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9212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下列事件不可以作为这句话的注脚的是A.七国之乱B.靖康之难C.靖难之役D.八王之乱2.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造成这一状况直接原因是A.世卿世禄制度下一批统治者高血统低能力B.征辟察举制度弊端重

2、重C.九品中正制度被地方门阀把持D.八股取士使然3. 近代史一份史料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此材料的评述正确的是A.这份史料出台标志着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崩溃B.南中各省倡议指的是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建立了共和制度C.北方诸将的主体是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D.清政府的理性,基本实现了“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的目标4. 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

3、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此地的妇女徒步或骑马公开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一点也不害怕外国人。”这应当是何时何地的情况?A.1842年的北京B.1860年的南京C.1911年的武汉D.1968年的上海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研制“飞船”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的照片或图像,点石斋画报的画师把“飞船”画成一只“带有4只鸟翼的船”(右图)。从上述图文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近代中国的绘画受到了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的影响B.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在西方影响下拉开了序幕D.近代中国的一

4、些报刊具有时效性足、可看性强的特点6.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东西方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7. 1620年,102名移民到达北美新大陆,41名成年男子以上帝的名义签下了五月花号公约“以上帝的名义,阿门。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

5、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这一公约的内在精神最有可能来自于A.社会契约论B.权利法案C.圣经 D.人权宣言8.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张伯伦爵士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某种原因,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具体表现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B.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壁垒,以图自保,减少经济大危机的损失C.同盟国的建立以对抗协约国的侵略行为D.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对

6、立集团的建立9. 据统计,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 相差只有1/3多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此现象的解读评价正确的是A. 冷战背景下,世界动荡因素加剧,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B.西德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而东德未能获得这些援助C.资本主义的西德较之于社会主义的东德具有发展经济的先天制度优越性D.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错失了发展的重要机遇10. 冯友兰把人分为四个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

7、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对此叙述正确的有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比较注重追求道德境界文艺复兴着眼于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种貌似退步的进步思潮老庄道家和中国的道教均以天地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世园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天地境界的精神追求A.B.C.D.11.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对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古代日本都城城市经济发达B. 唐东都洛阳“市”的规模扩大C. 宋代城市中特色商业街已经出现,商业分区专业化趋势明显D.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成就辉煌12.

8、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军”在第二年最具影响的战略行动是A.初步粉碎敌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B.转入战略大反攻C.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D.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第卷 (非选择题52分)13. (20分)材料一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固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迭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

9、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 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

10、用”。(4分)(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6分)(3)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6分)(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导致中国近代“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的最主要因素?谈谈你的启示。(4分)14. (12分)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

11、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

12、想和方法。(6分)15.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10分)(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10分)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