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传统文化的继承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14570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4.1-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4.1-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4.1-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4.1-传统文化的继承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1-传统文化的继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传统文化的继承(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张岱年,三大国粹,(京剧),(国画),(中医),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OOO600

2、0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当身体有不适时,用火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

3、本等国,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传到世界各地。,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请思考总结什么是传统文化?你能看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中医、武术、戏剧、书法、绘画、雕刻、印刷、铸造、窗花、剪纸,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继承性、( 2)稳定性、(3)民族性、(4)与时俱进,1、传统文化的含义: 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一、传统文化面面观,2、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传 统 习 俗

4、,传 统 建 筑,传 统 文 艺,传 统 思 想,一、传统文化面面观,二、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习俗的继承 (1)、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2)、作用: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3)、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1)传 统 习 俗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始见于西周周礼,但作为节日,它出现于宋代。按照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八月为秋季之中,故曰“仲秋”,这里的“仲”即为居中之意。八月十五,即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节”或“仲秋节”。因为中秋节和月亮有关,是日又要求合

5、家团聚,故又有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女儿节、团圆节之称。 中秋节,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全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你知道下列传统节日中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吗?,吃粽子、赛龙舟,吃月饼、赏月,登高、赏菊,鞭炮、年夜饭,吃元宵、赏花灯,踏青、扫墓,传统习俗的继承,思考:你能说说这些传统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 ?,传统文化面面观,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

6、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历史渊源)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现实需要),2、传统建筑的继承: (1)建筑凝固的艺术 (2)中国古代建筑以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3)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化面面观,永定土楼,江南水乡,布达拉宫,(2)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宫,(2)传统建筑 (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开平碉楼,蒙古包,福建围屋,北京故宫,福建,江南,陕北,内蒙古,世界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

7、中国“福建土楼”于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的造型酷似天外飞碟,又像是硕大的蘑菇,结构设计同时具有防御功能,见证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独特生活方式。每座土楼里生活着来自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人数多达800人。 土楼分布在永定县和南靖县, 曾经是土匪出没的地区。只有一个出入口,用厚重的木制和金属大门保护起来,墙上留有射击口,以便抵御强盗。 永定土楼外观呈三角形、五角形或八角形,土楼的内部采用木制结构,内部设计凸显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契合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 土楼是客家人主要的身份象征之一,包括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新加坡

8、前总理李光耀在内的很多名人都是客家人。 在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中国官方媒体都强调了土楼“天人合一“和与大自然相协调的特点,而这些理念正是中国政府大力提倡的。,3、传统文艺的继承 (1)文学艺术民族精神的火炬。 (2)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地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京剧,诗经,国画,(3)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传统文艺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书法,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清明上河图,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篆刻相交

9、融,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 (1)传统思想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2)地位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作用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人性本善 实行仁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君主专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以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经世致用,传统思想的继承,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4)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10、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有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菊儿胡同,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你知道会徽蕴涵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吗?,体现了中国

11、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材料一:清明节始于周代。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 材料二:清明节我们都要扫墓祭祀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习俗,清明节是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 材料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力提倡文明祭扫,低碳清明。采用网上扫墓、植树绿化等文明环保的方式祭扫,缓解交

12、通压力,消除因烧纸钱、焚香放炮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火灾隐患。,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2、你如何看待现在扫墓的新形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经过不同的时代仍然会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其核心内容是不容易改变的,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消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积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13、,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高校校训中的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大公、全能、创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诚信、朴实、志向、行动、实践)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浙江大学:求是 中山大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香港大学:明德 、 格物,请问:在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孝”道呢?,在世界文化遗产安徽省西递村的敬爱堂中悬挂着一个“孝”字。“孝”是一个象形文字,即是一个跪拜之“子”的意思,不孝则是“猴”,即非人也。,郭巨, 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

14、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埋儿奉母,“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们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又被逐渐推广到整个社会。 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

15、及爱国主义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孝文化”,思考:你个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传统文化中有害的部分,保持和发扬,改造或剔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态度:对待包括“孝”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 为今 用,取 其 精 华,去 其 糟 粕,批 判 继 承,2、意义:对民族、国家而言,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对个人而言,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

16、新生活。,2、为什么: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原因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 消极作用,意义 (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 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 才能发展进步 (3)从个人角度来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 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传统文化在今天,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 (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双重作用,态度,意义,课堂小结,传统文化的含义,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