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1483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pdf)(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 清单 初中课标古诗词曲 首鉴赏 一、关雎 诗经 原 文赏 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表达技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了“兴”的手法,以一对雎鸠鸟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了和谐的气氛;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领全篇,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表达技巧:用采摘荇菜起兴,写主人公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 “悠哉悠哉”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主人公 难耐的相思之情。 炼字:“悠”形容其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 这里的两个“悠”字都以感叹的语

2、气道出,加重了感情色彩,表现 出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 “寤寐思服”将主人公追求、想念淑女的迫切心情表现得 淋漓尽致。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表达技巧:这几句用采摘荇菜起兴,虚写出了男子想象把意中人娶回家后的情景。 “采之”“友之”“芼之”“乐之” 写出了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主旨 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质朴、直率,以清新动人的笔墨表现了青年男子追求爱情的纯洁愿望。 二、蒹葭 诗经 原 文赏 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

3、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表达技巧:以“蒹葭”起兴,描绘了一幅萧瑟冷寂的晚秋图。 前四句既点明了时节和环境,又点明了地点,渲染 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借景抒情,写出了主人公思不可及、行之不易、欲见伊人而不得的形象。 情感:“萋萋”“采采”与前文中的“苍苍”对应,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 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 形象地写

4、出了时间的发展轨迹,说明主人公追寻时间之久。 “方”“湄”“涘”三字的变换,把伊人在彼岸等待主人 公的场景和主人公盼望与伊人相会的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 主旨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抒写了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 的心境。 三、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原 文赏 析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表达技巧: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 得归”与“从军征”呼应,表明其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炼字:一个“始”字,巧妙地

5、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为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 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表达技巧:后两句采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 主人公亲友的离去。 年中考 年模拟 续表 原 文赏 析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表达技巧:近景描写,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家中无人、庭院芜杂的荒凉破败的画面。 内容理解:诗人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后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摄取了中庭、井边 随意生长的谷物和葵菜两个“镜头”,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家中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揭露了封建

6、 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情感: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有粮食;“不知饴阿谁”,表现出主人公的孤苦伶仃。 表达技巧:后两句采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 发得淋漓尽致。 主旨 本诗借写一个老兵从军回家后的见闻,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控诉,反映了百姓在战乱社会中的痛苦。 四、观沧海 东汉曹操 原 文赏 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

7、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炼字:“临”“观”两字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 雄浑的特点。 表达技巧:采用写实手法,三、四句写俯瞰沧海,海水荡漾、山岛耸立;“树木”“百草”写近观静景;“秋风”“洪波” 写远观动景。 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出大海的波澜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炼字:“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和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大海的惊叹和赞美。 从“若”字 可以看出,“日月之行”四句是虚景,通过诗人的主观想象,写出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 图景。 表达技巧:借用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

8、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同时还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诗人渴望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了一起。 主旨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 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五、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原 文赏 析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情感:写诗人虽身处闹市,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表达技巧: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 无名利之念

9、的精神世界。 以对客观景物“菊”“南山”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炼字:“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描写采菊时无意间见到南山,南山静穆 超然的风景正好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结构:“山气日夕佳”承上启下,写南山傍晚的景色,引出下句飞鸟的归还。 表达技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 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内容理解:“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以哲理句结尾,给人留下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 主旨 这

10、首诗融情入景,写出了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 六、木兰诗 乐府诗集 原 文赏 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表达技巧:运用比兴手法,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女叹息”暗示木兰此 时无心织布。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内容理解: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感到疑惑,从而引出问和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表达技巧:“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征兵催促之急。 情感:“从

11、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对父亲的爱以及对国家的忠心。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 续表 原 文赏 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内容理解: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的情景。 前四句在叙事中写出木兰忙忙碌碌准备戎装的情景,真实地 刻画出木兰对应征一事的极度重视。 表达技巧:后八句以反复的句式写木兰从家中出发,途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时间,夸张地表现了木兰 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以及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

12、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表达技巧:前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征途之遥,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飞驰万里,穿过关隘、飞越层 峦的矫健身姿。 中间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军营的艰苦生活。 最后两句运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 手法,概述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悲壮。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内容理解:木兰还朝辞官既出于她不慕富贵的品质以及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也因为她身负秘密,即她是女儿 身。 天子不知实情,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表达技巧:前两句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

1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内容理解: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爷娘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了家中的欢乐气氛,展 现出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为,写出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 表现她归家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以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 的高潮。 表达技巧:“火伴皆惊忙”表现出伙伴的惊诧和赞叹,侧面衬托出木兰在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

14、。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表达技巧:比喻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秘密加以巧妙 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主旨 这首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歌颂了劳动人民崇高的精神品质,体 现了劳动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英雄主义理想。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原 文赏 析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 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

15、但营造出了开阔的意境,还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感情基调。 内容理解:开头写景,点出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 情感: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友人,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情感:前两句既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 理。 后两句“歧路”照应送别,以豪迈之语相送,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 主旨 诗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要乐观面对离别。 本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 八、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昻 原 文赏 析 前不见古人

16、, 后不见来者。 情感:回首过去,望不见古代的贤君;展望未来,看不到当今的英主。 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炼字:“念”字表现了诗人包含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 之感。 主旨 诗人通过抒发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的文人们遭受困厄的境遇,表达 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年中考 年模拟 九、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原 文赏 析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表达技巧: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先写“客路”,后写“行舟”,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 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炼字:“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 “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 种无限的感觉;“悬”字写出了海上孤帆行船的景象,突出了大景中的小景。 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