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735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声声慢 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声慢教案【教学目标】 1、品味词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 2、领悟词的艺术技巧。 3、了解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词中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李煜 初名从嘉,字重光,别号钟隐,钟山隐士。 长相: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因为重瞳子,后人以重瞳为帝王之相。 性情:好书画文辞,精通音律,性情多愁善感。 他所在的年代,南唐气数将尽,公元975年,宋灭南唐,他受封为违命侯,过了三年屈辱的生活,公元978年七夕,后主的生日,他命歌妓奏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宋太宗耳中,太宗大怒,赐牵机药将之毒死。 评价:政治上,他是亡国之君,文学上,

2、他是伟大的词家。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词风:分前后两期,以公元975年他39岁亡国时为分水岭,前期多写男女欢爱,基调欢乐,后期多抒发亡国之恨,基调伤感。 、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变。 他晓音律,据记载,教坊乐工每种新乐谱出来之后一定找他填词,每支曲子一经他手就马上风行,他的词流行十分广泛: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他个性浪漫不羁,曾写鹤冲天青春都一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到宋仁宗耳中,仁宗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遂抹去其进士功名。此后,柳永仕途不甚得意,后来虽又中进士,但只做小官,无甚政绩。

3、 词风:一类是写相思别离的风流之作,一类是抒发羁旅行役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悲哀。后者成就高。 成就:在柳永之前,词多以小令、中调为主,他大大促进了长调的成熟;作为婉约派的创新者,柳永将婉约派带入全盛期。 评价:清代冯煦蒿庵论词中评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拗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词贡献:他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将之由儿女艳科扩大为咏史、说理、怀古、谈玄、感时、伤事、山水、田园、身世、友情,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写词时,他不为迁就音乐性而限制文学性,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这也是他天马行空的性情使然;他的词风格刚劲,开宋代豪

4、放词的先河。 念奴娇写于1080-1084年,他谪居黄州期间,与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同期。 、秦观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著有淮海词,又名淮海长短句。 词贡献:他在诗文两方面均有造诣,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文坛上的知名度当时仅次于苏东坡,黄山谷。他也是使令词发展到慢词的关键人物,词风婉丽。 评价: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著名词人。 她自幼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礼部员外郎,散文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子,工词章,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的儿子,本身也是金石学家。婚前婚后一直生活在学术文艺空气浓厚的家庭中

5、的李清照,多才多艺,胸襟开阔,颇有政治、文学见解。 她工词,也工诗。她一般用词表现生活感受引发的喜悦哀愁;用诗评论古今,写与时事政治有关的题材。 词风:早年家庭生活幸福,词的基调清新欢娱;晚年金兵南渡后,国破家亡,词的基调伤感凄凉。 一剪梅写作背景:据伊世珍琅环记记载易安结螭未久,明诚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时代背景:南宋前期五十年,士大夫怀抱恢复失土的雄心壮志,以慷慨悲痛的心情,写苍凉激越的词句,所以当时的词一般承接了苏东坡的豪放系统。辛弃疾是主战派,因此,他的词中也多了悲壮之气,充满阳刚美。 词风:作为豪放派的又一代表,他

6、与苏轼被后人并称为苏、辛,王国维分析苏辛两人的不同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意思是说东坡能摆脱,遇事总能从窄处往宽处想;稼轩能担当,无路可走时,依然傲然特立。四库提要评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内容:他的词内容比苏轼更加宽泛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 、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时代背景:公元1141年,宋金和议后,南宋政府偏安南方,南宋早期收复失地的豪情渐渐失去,文人晚期追求形式,讲究词法,使晚期词格律化。代表词人是姜夔、吴文英、张炎。 他会石刻书法作诗写小品文,是个全

7、才。尤其精通音乐,有些词是自己谱曲的,比如扬州慢。 【教学过程】 虞美人 1、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说说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明确: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对比。将“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将词人心

8、灵上的波涛和忧思难平曲折地传出。 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雨霖铃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句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一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这些景渲染凄凉的送别氛围,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离愁。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

9、好在哪里? 明确:从呼应上阙来看,“酒醒”遥接“帐饮”,尽管“帐饮无绪”然而借酒浇愁,依然酒醉,于是借“酒醒”而设问,倍增惆怅。从以情带景来看,顶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尽管景色已甚暗淡,然而悲凉的心情随着星斗的推移而加深,倍觉孤寂;从意境上看,推想与好朋友分手后,在今夜酒醒的时候,扁舟空空,情景凄清,只看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在飘拂,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梢头。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杨柳”、“风”“月”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何作用?

10、明确:这首词正面描写赤壁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的古战场胜景。先写江岸,后写江水。“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 作用:环境描写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一个广阔的背景。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

11、十分自然。这一声感慨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做了铺垫。 3、苏轼是怎样塑造周瑜形象的?刻画此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美女衬英雄,侧面表现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小乔初嫁了”) 正面描写周瑜气概风度,表现周瑜风度翩翩,志气昂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描写功绩韬略,表现周瑜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非凡才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作用:诗人赞美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在年将半百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句话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

12、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感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中激荡这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鹊桥仙 1、本词写了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这首词又是怎样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开端(赴约):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发展(约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高潮(分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结局(别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景中含情:“飞星传恨”的“恨”和“银汉迢迢暗度”的“暗”写出了相思之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既是写“相逢”之景,更是抒“人间少有”之情;“柔情似水”写出甜美,“忍顾鹊桥归路”写出了难舍难分。情中含景:“佳期如梦”和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情化为景。 2、如何理解“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明确:尽管相会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舒婷双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声声慢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运用了七组个叠字,表现了哪三种不同的境界? 明确:“寻

14、寻觅觅”写出了词人在南渡之后孤苦无依、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一句把国破夫亡的遭遇、颠沛流离的经历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深刻地勾画出来。“冷冷清清”写的是眼前到处凄清,一派肃杀的秋色。“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总括词人内心的这种情感。这三小句,分三层,由浅入深,讲词人南渡之后的愁苦心情,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 2、本词写了哪些意象?怎样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明确:写急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写淡酒不敌晨风,表达“借酒消愁愁更愁”之意。写似曾相识的一群征雁,让人联想鸿雁传书,暗含丈夫已逝,无处可传之意,寄托怀乡之意,“思旧”之情。写满地憔悴损折的黄花,描绘一片花叶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词人自叹自怜

15、的悲愁情感。写淅沥秋雨滴打梧桐,更增愁意。加上守着窗儿,独自挨到天黑的主人公形象,更写出了词人度日如年的凄苦情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本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理想。 (人道寄奴曾住)刘裕表示北伐决心 (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比,不堪回首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霍去病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2、赏析名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明确:这一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