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532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

2、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3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A BC D4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C要选择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5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ADNA的解旋

3、B蛋白质的合成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6根霉若产生可遗传变异,其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低温影响7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间分别是()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中期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分裂期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征(XXY型)患者的孩子,病因是()A与母亲有关B与父亲有关C与父亲和母亲均有关D无法判断9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有道理的指导应是()A不要生育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C只生男孩D只生女孩10下

4、列属于单倍体的是()A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B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C由花粉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小麦植株D由三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直接发育成试管幼苗11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A诱变育种 B细胞融合C花粉离体培养 D转基因12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1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

5、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14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15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CAaBb Daabb16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1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性突变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

6、短,因此基因突变频率很高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如航天器搭载种子或幼苗产生的突变多是定向的18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子番茄的方法分别是()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生长素处理A BC D219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20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

7、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2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的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22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23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B

8、突变和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的基因基因,经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的形成24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厌氧需氧 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D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25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下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

9、回答:(1)过程称为_,是以_为模板在细胞的_上进行的,翻译者是_。(2)过程在细胞的_中进行,因为这一过程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一改变称为_。(3)上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这一碱基序列被称为是缬氨酸的_,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种。(4)谷氨酸和缬氨酸的通式可表示为_。27(10分)下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1)用秋水仙素处理_时,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这时的细胞具有_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在此为_。(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_。(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果实,其果肉细胞为_倍体,种子中的胚为_倍体。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

10、减数分裂的原因是_,由此而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4)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无子,这些事实说明染色体组倍增的意义在于_;上述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周期为_。28(16分)某水稻颜色有黄、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E、e、F、f表示)。科学家利用甲、乙两个纯合的白颖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黄颖品系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杂交实验组合后代表现型实验组合1实验组合2P甲丙乙丙F1类型及比例全是黄颖全是黄颖F2类型及比例黄颖:白颖9:7黄颖:白颖3:1(1)两白颖亲本的基因型为:甲_,乙_。(2)杂交实验组合1的F2中,白颖的基因型有_种;杂交实验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

11、型所占比例是_。(3)针对表中的实验结果,科学家的解释是:“该植物只有同时具有E、F基因时才表现为黄颖。”现有纯合的黄颖品系和隐性纯合的白颖品系,请你补充完善“实验组合3”来验证这一假说。让_与_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与_测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为黄颖白颖_,则说明该植物同时具有E和F基因时才表现为黄颖。29(14分)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妻子已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

12、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_性遗传病。(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_性遗传病。(3)医师通过咨询得知,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_(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4)丈夫的基因型是_,妻子的基因型是_。(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女孩患病的概率是_。(6)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的卵细胞或_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_。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CDCBA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ADBCBCC题号212223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