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0478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冀闽)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学案 苏教版必修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三)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例1NH3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3(g)3O2(g)2N2(g)6H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的H2O(g)占混合气体总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的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Av(N2)0.125 molL1min1Bv(H2O)0.375 molL1min1Cv(O2)0.225 molL1min1Dv(NH3)0.25 molL1min1答案C解析设转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4NH3(g

2、)3O2(g) 2N2(g)6H2O(g)n(始)/mol 4 3 0 0n(变)/mol x 0.75x 0.5x 1.5xn(平)/mol 4x 30.75x 0.5x 1.5x根据题意,则有100%40%,解得x2,v(NH3)0.25 molL1min1,则v(O2)0.187 5 molL1min1,v(N2)0.125 molL1min1,v(H2O)0.375 molL1min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1)根据已知数据,找出某一时间段内指定物质的浓度的改变值,然后根据c和t的比值计算得出反应速率。(2)已知具体反应方程式和某一物质的反应速率,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

3、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也等于变化量之比”求解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3)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来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时,不能认为其反应速率数值大,反应速率就快,一定要先转化为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4)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时要注意时间单位的转化。变式1在2A(g)3B(g)=2C(g)D(g)的反应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min1Bv(B)0.6 molL1min1Cv(C)0.35 molL1min1Dv(D)0.4 molL1min1答案D解析将用B、C、D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换算成用A物质表示,然后进行比较。B项,v(A)v(B)0.6 mo

4、lL1min10.4 molL1min1;C项,v(A)v(C)0.35 molL1min1;D项,v(A)2v(D)20.4 molL1min10.8 molL1min1,通过数值大小比较知,D项反应速率最快。二、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例2(2018北京市顺义区期末)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向2 mL H2O2溶液中滴入2滴1 molL1 CuSO4溶液,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最快的是()选项ABCDH2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1144反应的温度()540540答案D解析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硫酸铜的浓度相同,H2O2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D选项H2O2的浓度最大、温度最高,反应速率最快,故D正确。(1)确定变量: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影响实验探究结果的因素。(2)定多变一:在探究时,应先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只改变一种因素,探究这种因素与题给问题的关系,然后按此方法依次分析其他因素与所探究问题的关系。(3)数据有效:解答时注意选择的数据(或设置实验)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变式2(2017湖南五市十校教改共同体联考)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用4 mL 0.001 molL1 KMnO4溶液与2 mL 0.01 molL1

6、H2C2O4溶液,研究反应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与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表所示:组别10%硫酸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22022010滴饱和MnSO4溶液2301201 mL蒸馏水(1)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和_(用表示)。(2)实验中加入1 mL蒸馏水的目的是_。答案(1)催化剂(2)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不变和总体积不变,实验中c(H)不同解析(1)实验、中温度、浓度相同,研究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浓度相同,且不使用催化剂,则选实

7、验和。(2)实验和中,硫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加1 mL蒸馏水可确保两实验中各物质浓度和总体积相等。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3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2X(g)Y(g)(乙)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其中能表明(甲)、(乙)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混合气体的密度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BC D考点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判断题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答案C解析(甲)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

8、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故错误;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变,说明各组分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正确;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乙)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错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乙)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1)直接标志v正v逆0(化学平衡的本质)a同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b在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方程式两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或消耗)速率

9、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化学平衡的特征)a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b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2)间接标志“变量不变”反应体系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a.恒压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的可逆反应;b恒容且有固体、液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对于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有颜色物质的可逆反应,若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3)不能作为标志的条件定

10、量不能作为判据恒容容器中,对于全部是气体的反应体系,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恒容容器中,对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对于全部是气体的反应体系,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变式3(2017湖北恩施月考)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NO2(g)SO2(g) SO3(g)NO(g)的可逆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

11、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答案B解析A项,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恒容下,压强始终不变,故错误;B项,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C项,自反应开始,SO3和NO的体积比始终为11,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错误;D项,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均表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错误。四、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图像分析例4在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物质发生可逆反应,其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min内,v(A)0.2 m

12、olL1min1B在2 min时,图像发生改变的原因只可能是增加压强C其他条件不变,4 min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D增加气体D的浓度,A的反应速率随之降低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图像分析题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图像分析答案C解析从前2 min看,A、B、C、D改变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 mol、0.5 mol、0.6 mol、0.4 mol,且A、B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C、D的物质的量增加,应为生成物。故反应方程式为4A(g)5B(g) 6C(g)4D(g)。选项A,前2 min内,v(A)0.1 molL1min1;选项B,从图像看,23 min时的图像斜率变大,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变快

13、,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均可;选项C,4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体系压强不再改变;选项D,增加生成物D的浓度,A的浓度随之增大,故A的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图像题分析(1)看图像看面,弄清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看线,弄清楚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看点,弄清楚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曲线上的折点、交点、最高点、最低点等。看辅助线,作横轴或纵轴的垂直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看量的变化,弄清楚是物质的量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2)想规律如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

14、应速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等。(3)做判断利用有关规律,结合图像,通过对比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变式4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 2C(g)B到达t1 s时刻该反应停止C(t110) s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加快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1时刻达到平衡答案C解析A项,从开始到t1 s,A的浓度减小了(0.80.2) molL10.6 molL1,B的浓度减小了(0.50.3) molL10.2 molL1,C的浓度增大了(0.40) molL10.4 molL1,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