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7297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5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 * 刘斌魏倩吕越祝坤福 内容提要: 当前,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 中国工业企 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企业数据等合并数据, 系统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 影响。计量结果发现: 首先, 制造业服务化不仅提高了我国企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 而且 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从服务投入异质性的视角, 运输服务 化、 金融服务化、 分销服务化的价值链提升效应作用明显, 而电信服务化的价值链升级效 应并不显著, 电信服务化改革需要引起更多重视; 其次,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 进一步考 察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产品升级的影响, 结果显

2、示: 制造业服务化通过垂直效应( 产品 质量) 和水平效应( 产品技术复杂度) 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品质。资产专用性越高的行 业,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产品升级影响越大。省际间服务要素投入对企业产品升级具有 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全球价值链产品升级Heckman 模型 *刘斌、 魏倩、 吕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 WTO 研究院, 邮政编码: 100029, 电子信箱: liubin2004boy 126. com, wqjian1018 163. com, nklvyue126. com; 祝坤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 电子信箱: zhukunfu 163. com

3、。本文获得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的二元边际与价值链升级” ( 7150304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金融市场 开放与本土制造业的出口价值链升级: 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 ( 7150304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6YQ08) 、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 “北京市服务业开放对京津冀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 2015SKL014) 、 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科建设专项经费( 324 8110051205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CXTD4 08) 的资助。

4、同时, 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 当然, 文责自负。 一、引言 当前, 全球经济呈现出从 “工业型经济” 向 “服务型经济” 转型的新趋势。制造企业为提升竞争 优势, 逐步将产业链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一些世界级制造业企业, 传统上的制造业 企业, 如通用公司、 飞利浦公司、 IBM 公司等纷纷通过业务转型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企业 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过程称之为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一词最早由 Vandermerwe ada 等于 1988 年提出, White et al ( 1999) 、 eiskin et al ( 2000) 等对制造业服务 化

5、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 归纳为: 制造业服务化是通过顾客参与、 服务要素的投入和供给, 最终实 现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从价值链 “微笑曲线” 看,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通过上、 中、 下 游的价值链延伸提升企业出口附加值。在产业链上游, 制造业服务化更多地表现为高效的企业组 织、 充裕的人力资本和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 高传胜和刘志彪, 2005; 原毅军等, 2007) 。在产业链 中游,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通过生产业态创新、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Francois,1990) 等促进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提升。在产业链下游, 制造业服务化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 物流运输和售后服务等途径,

6、促使企业由传统制造环节向价值链下游延伸。 我国是制造大国, 但大而不强, 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高是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和西方制造业回流加快, 中国制造业出口正面临着双重挤压。制 151 2016 年第 3 期 造业服务化作为破解中国出口之困的重要手段, 不仅有助于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而且有 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 关于制造业服务化“价值链升级” 的研究文献极度匮乏。鉴于 此, 本文首先依据 Koopman et al ( 2012) 提出的 KWW 方法, 将我国出口增加值精确细分。在此基 础之上, 计量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企业价

7、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的促进效应, 进而分析运 输、 电信、 金融和分销等四类服务化影响效应的差异; 其次, 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 综合考察制造业 服务化对产品升级的影响, 并从资产专用性、 省际服务要素投入两个视角作扩展分析。 二、机制分析 基于 “服务中间投入” 的视角, 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价值链升级的基本逻辑颇为直观。但由于服 务投入的异质性, 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从制造业运输服务化的视角, Arrow Kurz( 1970) 等证实了交通运输作为企业生产投入的重 要作用。从企业内部角度看, 制造业运输服务化有利于企业有效地调整生产要素, 减少出口交货的 时间成本

8、, 降低出口风险和不确定性, 提高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 Moreno et al ,2002; 王永进等, 2010) ; 从产业链角度看, 制造业运输服务化可以加深企业间工艺流程的分工合作, 优化供应链的 空间布局, 促进全球和区域性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 延伸产业链条和企业“生产步长” , 增加企业出 口附加值。 从电信服务化的视角, 电子商务、 互联网 + 、 两化融合是当前企业运营的新模式, 电子信息技术 具有渗透性、 倍增性、 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胡汉辉和邢华, 2003) 。制造业电信服务化的“价值 链升级效应” 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从企业角度, 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

9、融合, 企业可 以有效控制产、 供、 销各个环节的经营运作, 提高产出效率; 二是从供应链的角度, 供应链信息化有 利于企业间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 消除各 “节点” 企业的信息阻隔, 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从金融服务化的视角, 金融服务要素投入是加深企业价值链参与程度、 提高企业出口附加值的 关键因素。第一, 与异质性贸易理论强调的类似, 金融异质性是解释企业国际化行为的重要原因 ( 吕越等, 2015) 。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 “储蓄动员” 功能, 有效缓解企业的流动性约束, 降低交易 成本,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二, 金融服务投入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金融机构通过为技术创新和 研发投入提

10、供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促进技术创新行为的长期化、 稳定化和持续化。 从分销服务化的视角, 制造业分销服务化是实现价值链升级和延伸的重要途径。一是可以有 效缩短厂商与顾客之间的 “距离” , 增强其在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参与程度, 减少信息不对称而导致 的生产盲目性, 有效缩短出口企业和东道国的文化距离、 制度距离和地理距离; 二是改变了以产品 为中心的生产模式, 充分满足目标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顾客体验式营销和参与式研发, 为顾客提 供 “产品服务” 包的完整解决方案, 最终实现目标顾客的锁定和产品价值增值( Correa et al , 2007) 。 命题: 制造业服务化( 运输服务化、

11、电信服务化、 金融服务化和分销服务化) 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增加了企业的价值链参与程度, 促进了价值链升级。 三、典型事实 1.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和价值链参与的典型事实 从制造业服务化横向对比看,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 70%” 现象, 即服务业占 GDP 的 70%、 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 70%, 而我国服务业占比和生产服务业占比均不足 50%, 差距十分明显。2011 年由完全消耗系数测度的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为 40%, 由直接消耗 251 刘斌等: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 作者对命题有较为严密的理论模型推导, 限于文章篇幅, 未予报告, 具体过程可索

12、取。 系数测度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到 15%, 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而且与巴西、 印度和俄罗斯等 金砖国家相比, 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依然偏低。从制造业服务化的行业差异看, 我国制造业服务 化水平的行业差异明显。如图 1 所示, 2011 年制造业服务化( 完全消耗系数测算) 排在前列的行业 是电器与光学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排名靠后 的行业包括: 食品饮料与烟草业、 皮革与鞋类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令人不解的是, 上述行 业在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非常高, 按照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是无法解释的。深入考察行业 特征后发现, 虽然这类行业

13、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但产品生命周期较短, 且在产业链中更接近最终消 费者, 因此需要更多研发设计、 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优质服务要素投入。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已经 积累了丰富的研发设计和产品营销经验, 因而占据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此类劳动密集型行 业在我国出口中占据 “半壁江山” , 但由于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普遍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 国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低端锁定。 图 1 2011 年各行业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从价值链参与程度看, 19952011 年间, 我国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率( 具体测算方法见下文) 呈 不断上升态势, 说明我国价值链参与程度在不断加深。特别是2001 年中国加入 W

14、TO 后, 上升趋势 尤为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 年我国价值链参与程度急剧下降, 但 2010 年后出现了明显反 弹。总体而言, 我国价值链参与程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这与我国的贸易结构密切相关, 外资企业 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主体, 加工贸易是主要的贸易模式。从价值链参与的组成结构看, 相比最终 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 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率占比在上升, 说明当前我国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 提供中间品参与全球生产, 贸易结构正在优化。但总体而言, 我国中间品出口的国外( 国内) 增加 值率仍然低于最终品出口的国外( 国内) 增加值, 且与发达国家相比, 呈现出明显的“倒挂” 现象, 说

15、 明我国价值链分工地位仍然处于低端环节( 刘斌等, 2015) 。 2. 相关分析 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同的行业, 其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存在较为明显差异。服务化水 平相对较高的金属制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及其制品业、 化学制品业等行业, 其价 值链参与程度相对较深, 且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相对较高; 而服务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食 品饮料与烟草业、 皮革与鞋类制造业、 纺织业、 废品回收业等, 其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相对较 低。从图 2 可以明显看出,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参与程度、 价值链分工地位均呈正相关关系。进 一步地, 本文测算了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参与程度

16、、 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的相关系数, 检验发现, Pearson 相关系数约为 0. 6( P 值为 0) , Spearman 相关系数约为 0. 5( P 值为 0) , 说明制造业服务化 与价值链参与程度、 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351 2016 年第 3 期 图 2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参与程度、 分工地位的散点图 四、计量模型 1. 计量模型 由以上分析可知, 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在行业层面建立普通最小 二乘回归的计量模型: GVCjmt = 0 + 1Servitizationjt + Controls + vj+ vt+ vm + jmt ( 1) 其中, 下标 j、 m 和 t 分别表示行业、 出口市场和年份。GVCjmt表示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 Servitizationjt表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Controls 包括引力模型变量和其他行业控制变量。vj、 vt和 vm 分别表示行业、 时间和出口市场固定效应。 计量分析的第二部分是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产品升级的影响。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