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67834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40每个1分,4150每个2分,共60分)1、“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段话是指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B.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C. 意大利的宗教改革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3长期

2、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

3、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7.据

4、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9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

5、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10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1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13“

6、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14“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15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7、16.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17“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18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

8、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19“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B法家 C墨家 D道家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2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

9、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22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23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4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

10、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5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6“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27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

11、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8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2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30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12、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3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3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13、33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34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35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36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