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955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关键词】 无痛分娩 分娩疼痛给产妇带来莫大的身心痛苦及不良反应,全产程镇痛在我院已成功 应用 ,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和较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并 分析 如下。 1 资料与 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硬脊膜外腔阻滞禁忌,自愿要求行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重大并发症的产妇29例作为A组;另选产妇35例为B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两组孕妇ASA级,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及产次差异无显著性。 镇痛方法 A组于第一产程宫

2、口开大至2cm左右时,经L23或L34椎间隙行常规硬膜外腔穿刺并向头置管45cm。平卧后先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35ml,观察5min后,无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征象,用针刺法测试麻醉绝对阻滞平面在T10以下,相对阻滞平面在T8以下,然后根据病人对宫缩痛的反应情况再注入%布比卡因+芬太尼2g/ml的混合镇痛液57ml,首次局麻药总量为512ml,以后平均每间隔1h注入混合镇痛液6ml,至宫颈口开大至10cm时,可降低布比卡因浓度为%,也可暂时停用麻醉。这些应根据产妇的腹直肌及盆底肌肌力情况灵活调整,并正确指导产妇协调产力往下用力,胎儿娩出后再注入镇痛液56ml,然后拔除麻醉导管停止麻醉。 观察项目

3、 镇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以0100分计。于产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别评分并与B组比较。将镇痛分娩后的产妇进行镇痛分娩后的认知调查。观察产程进展、胎儿宫内窘迫、麻醉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数据均数差异t检验,P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3。一般情况:A组有1例因胎先露异常改剖宫产退出观察,实际完成试验29例。产时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产前,而A组则和产前差异无显著性。产时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A组与B组比较,宫颈扩张明显加速,产程明显缩短,胎儿宫内窘迫率明显降低

4、。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均未发现明显的低血压、心动过缓、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表1 两组产程中镇痛程度VAS评分比较 表29例镇痛分娩后的认知调查 讨论 .1 分娩镇痛的必要性 因分娩疼痛可促进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并抑制有效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子宫收缩,对分娩若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可使部分产妇产程延长。 .2 分娩早期即采取止痛措施,可收到下列两方面预期效应 第一产程中如果麻醉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不存在胎位、胎先露等异常因素,就可达到潜伏期明显加速,活跃期子宫收缩和产程不受明显 影响 的目的。原因是阻滞子宫下段、宫颈运动神经及盆底、阴道的运动神经,降低了软

5、产道阻力,有利于胎头下降及宫颈口扩张。而宫体的运动神经未被阻滞,故不影响子宫收缩,保证了正常的子宫收缩力。第二产程中,降低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浓度,保留腹壁、盆底肌肉张力及其收缩力,把局麻药浓度降到最低或停用30min,就可防止麻醉引起的第二产程延长。 .3 镇痛分娩中以硬膜外阻滞的效果理想,在无痛的同时,产生某些有益的生理效应 母体儿茶酚胺释放减少,子宫血流和收缩活跃性可获得显著改善。镇痛分娩时,产痛解除,改善了子宫收缩频率,产妇保持清醒状态,可稳定产妇的生理内环境,减轻了烦躁,消除焦虑,消除产妇“过度通气”和“通气不足”的不良循环,维持了正常肺通气量,降低了氧耗,减少了酸中毒,对产妇和胎儿是有

6、利的。可根据分娩进展的需要,灵活提供剖宫产的麻醉。 .4 对胎盘和胎儿血流的影响 有 文献 报道, 应用 硬膜外无痛分娩时,如果不发生低血压,重视母体的体位和有效循环血量的条件下,胎盘和绒毛间的血量不仅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可显著增加。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可能是产痛引起母血中儿茶酚胺的增加,导致胎盘血流量减少使胎儿处于低氧状态。 .5 硬膜外腔并用麻醉性镇痛药和局麻药 两类药的机制不同,取两者优点加以并用,证实适应分娩各期,运动影响最轻,其效果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协同增强。 .6 镇痛分娩的安全性 从麻醉开始到分娩结束,不但有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对产程进行观察,还有麻醉医生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加强了分娩期母体和新生儿的保健,提高了安全性。 .7 麻醉注意 麻醉药物不能错用,给药剂量要正确。麻醉经验要充足,技术要熟练。急救药械要充足,不能失灵。麻醉前开放通畅的静脉通路。麻醉前后30min不要行人工破膜,以防羊水栓塞等意外的发生。麻醉观察要细,管理要妥当。 .8 产科注意 宫口开全后,不要让产妇急于用力,待胎先露为+2时再正确指导产妇随子宫收缩往下用力。产程中密切观察宫缩,出现宫缩弱时,及时应用缩宫素加强宫缩强度,促使产程进展。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