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035133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一单元框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无棣一中历史组,一、金属冶炼业,二、纺织业,1、丝织业,2、棉纺织业,发明陶器,青瓷,白瓷,独立部门,大众用品,中国新象征,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出现斗彩和五彩瓷,出现粉彩和珐琅彩,三、陶瓷业,家 庭 手 工 业,官 营 手 工 业,私 营 手 工 业,自主经营,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规模小,技术落后,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积极性,局限性,农业的辅助,古代手工业的组成部分,明中期以前居于主导地位,明中期以后居于主导地位,征役制 (工匠世袭) (西周唐),雇募制 (唐以后),家庭成员 (春秋战国明中期),雇佣工匠 (明

2、中期后),家庭成员,积极性,局限性,官府统一规模经营,产品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中后期,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一、商业的发展 1.概况,(1)兴起:战国 (2)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3)不同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商鞅变法时:贬低商人,严格限制。 西汉初:严禁商人穿着丝绸,乘坐马车,入朝为官,征收重税。 唐宋: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明清: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格控制海外贸易。 4、评价: 在封建社会早期,对于稳定农业,促进社会经济

3、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晚期,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2.“重农抑商”政策,城中特定的位置,与民居隔开;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定时启闭,官设,严格监督管理,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长安: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坊市界限被打破,街市,草市等,时间自由化,夜市,晓市,不受官府监控,经济功能增强,北宋汴京:打破坊市界限,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二、城市的繁荣,(2)条件:,(3)基本特征:,(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近代前夜的发展,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4、农业、手工业、商业),2、资本主义萌芽,自由雇佣关系,(4)时间、地点:,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5)标志:,工场手工业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7)表现:,苏州丝织业劳动力市场; 景德镇制瓷业民营手工工场。,(8)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6)发展状况:,稀疏而微弱,发展非常缓慢,一些商人和工场主投入土地剥削之中,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影响了资本的积累;,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加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缺乏国内市场;,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缺乏劳动力;,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8)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商人和工场主往往将赚来的钱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近代前夜的发展,二、近代前夜的迟滞,1、重农抑商,2、海禁闭关,(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决定 直接原因: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的反抗 思想上:闭目塞听,虚骄自大,(2)是否完全禁绝?,没有。严格限制乾隆二十年(1757年)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3)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落后于世界; 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 中国社会最终陷入深重危机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