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5165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捏塑造型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方法。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2 、掌握基本的捏制方法和步骤。3 、运用揉、搓、捏、粘等多种方法塑造一个形象。二、教学重点、难点 、泥塑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捏制的基本方法、培养立体造型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 导入新课(以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导入)、学生回答问题:知道老师带来的这个是什么作品吗?2、学生回答问题:雕塑,泥塑,泥巴造型.教师点评:同学们回答的很不错!我这个呢是一件泥塑作品。师:我想同学们应该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了,是哪一课啊?生:第五课 捏塑造型师:同学们太聪明了,那今天我们就来了学习第五课 捏塑造型。(插入课件)。三、新

2、课教学1. 介绍捏塑捏塑同学们说说什么是捏塑?用泥土(石膏,和面粉等)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这就是捏塑造型。咱们今天主要学习泥塑泥塑的材料泥巴,同学们都很熟悉。我们在农村,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泥巴,四周的山上都是泥巴。泥巴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什么是泥塑呢?怎么样制作一个漂亮的泥塑呢?我们一起去学习。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形式,有圆雕和浮雕之分。它主要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或素或彩。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泥塑的材料一般用含沙少、质地细。黏性强的泥土。原始魅力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

3、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它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远涉重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制作工艺泥塑的基本用料

4、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

5、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的佳品。流派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

6、、“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现代著名艺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庆成等人。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惠山泥人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现在已无从可知其确切时间了。在这里,一到农闲季节,几乎家家都作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

7、,户户会彩的说法。每逢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盘子里放着自己作的泥人到处叫卖,这也是农家的一份收入。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彩塑师王春林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清代乾隆皇帝的赞赏。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大量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四十多家,专业匠师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供奉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题材多为戏曲人物,或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寿星等。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匠人特别重视彩绘,有所谓三个坯子七分画之说。常用的色彩有大红、

8、绿、金黄、青等原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如果说泥人张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则鲜明艳丽。 惠山传统彩绘中必须做到“新、清、齐、爆”四字诀:新:是抓住人的视觉的第一印象,色彩要新鲜,明快醒目,要“落台鲜”,不能“落台蔫”。意思说一台泥人作品至少数十件(套),彩绘结束时,满台泥人鲜明光亮,欣赏者看了会喜欢。清:一是指清爽、干净,在画的过程中保持清洁;二是指用色要纯。要求十分严格:“红要红得艳”;“黄要黄得鲜”;“蓝要蓝得纯”;“白要白得净”。要保持色的明度;使人感到明朗爽快。用笔干净,不邋遢。齐:是指笔法整齐,“直线要直,曲线要活,线界要清晰”;“落笔如飞,厚薄均匀”。图案纹样疏密得当,简洁得

9、体。爆:是指用色强烈的意思。因为泥人本身体积小,泥坯的内结构起伏变化不大,因此要求在色彩上调子大胆强烈,底色采取原色对比,以引人注目。惠山泥人的手捏技艺与彩绘装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而在色彩上,惠山泥人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现方法。首先要处理好图案纹样与底色的关系:“远看颜色,近看花”,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经得起近看,局部不影响整体,底色与纹样相互衬托。图案纹样要做到“少里看多,多里看少”。即妙在多而不乱,达到细细品赏、有看头的艺术效果。再说手捏戏文中常用的图案花样,不是按照舞台戏服原样搬抄的。在不失人物角色身份的前提下,基凋色不变,衣服上的图案纹样则是随意发挥,“所以很多艺术家在空闲时

10、喜欢赏花、种花、养猫、喂鸟。这些爱好可以很自然地融化到作品中去。”赵馆长介绍道。例如大师王锡康的说书女,捏的是位民国初的女性,梳着螺旋型的发髻,手抱琵琶,身穿浅绿底、粉色月季花的上衣,下为雪青裤,配上墨绿色的袖口衣襟边,桌上是一盆兰花和梅花,台桌前挂着大红花配黑边水波纹的台布,流露出南方清雅明静的情调。陕西凤翔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经考证专家们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所不同。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凤翔彩绘泥塑,

11、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泥塑内容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作品,也有浮雕式的挂片。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将粘土和纸浆搅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凉干,上白色底粉,随后涂彩、绘画和上光。凤翔泥塑的色彩别具一格,非常鲜艳,对比强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的笔法涂染,给人以 明快醒目的感觉。凤翔彩塑取材立意极为广泛,戏剧脸谱、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俗生活等无所不有。黑牛、卧虎、坐狮、虎头为拳头产品,造型洗炼夸张,神情生动,别具一格。(北京)兔儿爷的历史泥玩“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说是“兔

12、面”,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它部位更象人脸。兔儿爷的起源已难考证,至少明代就已经流行了。明朝人纪坤在花王阁賸稿中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代此俗更盛,兔儿爷的品种也更多,一般形象都是金枪红袍,雄踞在黑虎、白象、麒麟等身上,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泥巴观察它的特性总结:泥塑特点:可塑性强 、韧性差(板书)根据泥巴的特性,在制作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有骨架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泥塑的方法。泥塑技法(19)A 、泥条盘筑法B 、挖空法 C借助他物法 D、泥块堆叠法。E、粘贴法F、捏制法。请学生们分组讨论:从设计到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先让学生分组探讨,

13、然后教师小结。(1) 首先,要认真且整体观察,不能被实物的小细节吸引。(2)其次,在制作时要巧妙的运用所学技法,抓住特征进行概括。四、课堂捏塑下面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大师:(课堂捏塑)(1) 在半个小时内,制作出一件泥塑作品。(2) 作品新颖、独特、制作手法多样( 练习过程注意速度、纪律)(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展示作品,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评出优秀作品和优胜组,并对优胜组加以表扬。对学生的能力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这个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五、学生作业1.课后收集可以用于捏塑的材料,捏塑一个作品,与同学交流。2.继续完善课堂上的作品。(独特,有创意,

14、制作有特色,材料不限。)六、评价:将学生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创意作品、造型作品、精美作品等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中间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技能,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一种实践探求精神。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些知识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泥塑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制做泥塑的方式以及生活之间的联系。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践”“体验”、“自身感知”,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能愉快的成长。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就是,教师自身的泥塑知识和技能积累积少,平时对泥塑的了解不够,所以教学准备比较仓促。这一点充分说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提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