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何时放开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9906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何时放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划生育何时放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划生育何时放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划生育何时放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划生育何时放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何时放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何时放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计划生育何时放开李大鹏:政府“计划生育”该何时放开?中央最近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了大动作,放开了“单独二胎”、“全面二孩”,但其政府“计划”的本质没有变,家庭仍然没有自主自由决策的权利。随着“计划生育”40年的发展变化,到现在每个人都清楚,政府“计划”是早晚要放开的,问题就是这个时间点是哪一年?我的答案是尽快、直接全面放开,或分步走来避免形成人口洪峰,在23年内完成整个过程,把“计划生育”的决策权还给家庭。下面从人权、法治、经济、养老、人口结构、未来发展这六点来表述。一、人权国际上有

2、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其中有一条:“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政府的强制“计划”是部分符合这一条的。还有就是平等权,作为一个人,拥有与其他人平等的权利,为什么在其他国家没有强制执行的“familyplanning”,到中国就变成了“governmentplanning”,而且单从国内来看,还区分了户籍、民族、头胎男女、父母行为等各种生育条件。二、法治从法(来自:写论文网:计划生育何时放开)律上说,“社会抚养费”算不算罚款,生育“二胎”、“三胎”到底算不算违法?卫计委的解释是“社会抚养费”属于行政征收,不属于罚款,多生育的行为也不是“违法”。既然不违法,那么征收正在抚养未成年人

3、的父母的财产,直接造成很多家庭经济窘迫,就伤害到了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该怎样保护他们呢?是不是经济收入达不到某个水平,就不能征收“社会抚养费”?再说说法律中最高的宪法,宪法中各民族平等,男女平等,那么为什么吉林延边的朝鲜族生育二胎可以奖励5万元,还有很多地方以“头胎男女”来决定生育权?最后从成年人是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体角度来说,父母的行为不应影响子女的权利义务,为何卫计委以父母的生育行为来决定子女的生育权呢?地主、贫农等区分祖辈父母的因素早已经取消,父母的生育行为因素也应该同样取消。三、经济先来看一下数字,在卫生厅和计生委合并以前,XX年的统计数据:计生委一年的计生事业费813亿,加上计生罚款接

4、近300亿,其他各种社会成本,政府“计划生育”的总成本超过千亿。这些开支大约阻止了300400万婴儿的出生,我们回过头想一想,如果上千亿的资金用于这些婴儿的教育、卫生医疗,是不是能培养出大量人才,直接提高中国的软硬实力呢?四、养老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形成上有老下有小的脆弱倒三角,每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都难以为继。整个算起来亿万个家庭组合在一起形成国家,生育率,养老难题还是不可能神奇地解决。有人说,不是有人生了“二胎”“三胎”吗?那么,中国的养老以后还靠那些“二胎”“三胎”家庭,现在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养活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被政府强行剥夺“社会抚养费”,拿走孩子的奶粉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承前启后,现在“计划生育”却把孩子说成是负担,这是悲剧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还是要继续发扬,养老的同时养育子女后代,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传承。五、人口结构从人口结构来讲有两个内容:一是年龄结构,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造成了梭型人口金字塔,青壮年多,但老年人、儿童都相对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壮年进入老年的同时儿童成长为青壮年,老龄化形势会极端严重,劳动年龄人口严重不足;二是男女比例,中国近20年的出生人口中,男女比例大约6:5,这将造成男女数量上的3000多万的差距,直接影响每一个组成社会的小分子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六、未来发展上面所讲的中国人口结构畸形,

6、一个是影响未来的抚养比,老年人占比极大,他们又处在社会的决策层,将直接吞噬大量的社会福利,恶化30岁以下人口的待遇环境,使得年轻夫妻不愿再养育子女;二是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女性数量偏低,这样直接毁灭了可生育人口的潜力。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口出生高峰接近70岁,中国每年死亡人口超过1300万,同时90后成为中国的生育主力军,中国人口将直接崩溃,不得不从南亚、非洲引进大量劳动人口或女性人口作为补充。我再来说几个数字:一是中国的剖腹产比例达到46%,这部分人群,要多胎的可能性就极小,即使要二胎也会自觉间隔2年以上;二是中国的不孕不育比例接近15%,尤其是城市人群,生活、工作压力大,结婚一拖再拖,3

7、0多岁结婚了,想要孩子却要不上;三是中国的9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中国的育龄青年平均接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他们自觉就不会有很高的生育意愿;四是往后推到2100年,现存的亿人将死亡13亿,加上6087岁的死亡人口亿,60岁以下死亡亿,从今往后85年内,中国死亡接近15亿。担心中国人口爆炸只是杞人忧天,尽快放开政府“计划”,还每个家庭自主决策权,就是缓解未来中国人口危机的一个好办法,原来用于强制减少人口的经费,完全可以用于医疗卫生、婴幼儿的养育费用,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人口素质,人民享有自由快乐的幸福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应全面放开了XX年02月28日10:38访谈嘉宾:梁建章携程网董事会主席兼C

8、EO,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李建新人口问题研究学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凤凰评论时事访谈员熊志怎样评估“单独二孩”的实施效果?放开“二孩”还有多远?3月3日,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北京团代表报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人口政策千万别被数据误导凤凰评论:根据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截至XX年底,全国共有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可以说,“单独二孩”在现实层面严重遇冷。客观上看,申请人中,多少是符合条件,又有多少通过审核,多少最终成功生育,这些数据都还无法准确知晓。它至少说明对于人口的增长

9、,决策层面一直保持着过高的判断,这对人口政策有何影响?梁建章:从历史经验来看,计生部门一向高估人口数据。比如,“十五”期间,计生委规划的人口增长为6257万人,比实际增长的4013万人高出%;在“十一五”期间,规划的人口增量为5244万人,比实际增长的3418万人高出%。XX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生育率仅有,但却被调高到,根据XX年人口普查核实,当年的生育率不到。事实上,中国人口政策在几十年前就被夸大的人口数据所误导。比如,1980年2月,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百年预测报告”,该报告称,如果1979年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中国的人口到XX年将达到14亿,2050年将达到40亿。这一消息的发布,引

10、起极大震动。正是在这种离谱的“人口恐吓”下,一胎政策才得以启动。李建新:远的不说,以至今还有影响力的XX年底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为例。在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节中,有这样的判断,“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万1000万人”。但事实上,从那时至今,我国每年人口的净增长连700万都不到,显然,这种过高的误判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人口决策。开放二胎的紧迫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凤凰评论:有不少传言称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在即,但如上所述,马旭明确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那么,从现实的角度讲,全

11、面开放的紧迫性又到底有多大?梁建章:我个人认为,全面放开二胎是不够的,应该全面放开生育。由于堆积效应,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根据最宽松的估计,全面放开生育后,反弹最高峰的出生人数也将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即便应对反弹需要付出,但未来的回报将远远超过这些付出,短期内可促进内需,长期更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老化和锐减所带来的危害。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超过20年,所以,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后出生人数的短暂反弹,而是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数量的急剧萎缩,导致几年后新生儿数量再现1990年代那样的雪崩。因此,应趁着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还未开始锐减,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

12、。李建新:实际上,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我们已经错过了开放二胎的时机,要说紧迫性说破天也不为过。因为人口形势严峻,我所担心的不是放开生育政策之后的生育反弹,而是放开政策之后生育水平无法回升,起不到调整人口结构的作用。所以我不断呼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可以不动摇,但要与时俱进,重新思考一下这个基本国策的任务和目标,根据当下的人口形势,变控制人口数量的计生政策为鼓励生育、调整结构的计生政策,并着手制定各项有利于生育水平回升的政策。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极限是伪命题凤凰评论:在反思计生政策时,权利问题被广泛提及,不少人质疑,是否该为了国家的宏观层面的利益,来牺牲部分个体的生育权利?但这种质

13、疑,有个前提,即资源是有限度的,即便在这块号称资源丰富的广袤土地上,人口的承载也有极限,它是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不过在一些偏市场调节的学者看来,这其实是个伪问题,人口会自动调节,完成资源的配置。这种声音,是把讨论拉回了问题的起点:行政力量强制介入的计划生育是不是一定必要?梁建章:其实,生活和生产方式对资源消耗的影响远超人口政策。三十年控制人口所缓解的压力,两年经济增长就会抵消。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即使按最夸张的多生4亿人来估算,相对幅度也仅30%。中国XX年的能源消耗量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400%以上,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能够接受能源消耗增长400%多,那限制生育来避免人口多出不到30%消耗增长,

14、又有何意义?如果用与限制生育同样的力度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够节省的程度可能远大于30%。在现代经济史中,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是由于资源瓶颈而使经济发展受阻。有很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如德国、英国、日本、韩国、以色列,都发展得很好。相对来看,却有不少“资源诅咒”的例子,如一些拉美和非洲国家,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但政府腐败无能,人民不思进取,经济发展反倒不如资源贫乏的国家。所以,人力资源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根本性的资源,其重要性其实胜过自然资源。李建新:我国1980年以来的生育政策,实际上是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基础的,它把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当作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看待。不过从过往历史看

15、,人类人口突破资源环境极限的假说从未得到验证。我们必须清楚,第一,人口因素是影响资源环境问题的因素,但不是主因。主因是一国一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制度法规以及观念等因素;第二,许多资源环境系统是开放的,其人口承载力是变化的、相对的,所谓不控制人口就逼近资源环境承载力极限是个伪命题;第三,人口不会无限增长下去。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已经处于低于更替水平的惯性低速增长,人口增长不久之后就会走向衰退。所以,继续以生存资源有限、人口对环境有压力为由限制生育站不住脚。计生部门在人口决策中当回避凤凰评论:人口政策的放开,伴随着的是计生话题在公共领域的脱敏。以前,那种耸动的标语遍布城乡,计生执法引发的问题比较多,但

16、公共领域还是有谈论的禁忌,现在政策开始放开,全面开放的呼声强大,算是不小进步。但反过来,它说明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计生政策在论证和制定之初,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人口政策调整,又该吸取什么教训?梁建章:很多人觉得,制定人口政策是人口学家和计生部门的职责,但这是一个误区。严格来说,人口学研究的是人口自身和其他变量对人口的影响。但人口政策得关心的却是人口对经济、社会、国防、环境、文明兴衰的影响,这些问题不是人口学,而是经济学、社会学、国防战略、环境科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人口政策的方向性,并不是人口学应该或有能力回答的问题。但在中国,某些人口学家却被赋予为人口政策决策方向提供建议的职责,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