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11417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甘肃十三五搬迁计划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X年7月14日甘肃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增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促进我省“十三五”服务业加快发

2、展,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省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业态不断拓展,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XX年的159920亿元增加至XX年的33410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9%,超过生产总值增幅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全省GDP比重由XX年的387%增加至XX年的49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一、二、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X年14546

3、8387调整为XX年的141367492,第三产业占比增加近10个百分点。XX年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在XX年基础上翻一番,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0%左右,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生活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增长262%,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第三产业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4万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808%,年均增长3013%,超过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XX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65681亿元,增长2194%,超过第二产业投资,居三次产业之首。吸纳就业能力凸显。“十二五”期间,第

4、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大产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用持续增强。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等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占全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684%。二、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我省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等战略,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

5、大的空间、更广阔的资源整合平台和更积极的话语权,有利于推进服务业走出去全方位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集聚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了生活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行,有利于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减少金融风险,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第三产业占比,为服务业增长提供新的发展机会。三大平台支撑作用更加显现。以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

6、区为重点的经济平台,以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平台,对服务业即期增长和长远发展将起到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同时,我省服务业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不够,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制约了服务业的较快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新兴服务业增长缓慢、服务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使服务业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不适应群众的需求,生产服务业仍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生活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服务业消费环境亟待改善;新兴服务业统计制度尚不健全,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困

7、难。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进全省服务业发展。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省情,坚持市场主导、消费引领、创新驱动、多元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以促进转型升级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引擎,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益,推动生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为经济新常态下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

8、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以及内容创新引领服务业发展,推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鼓励服务业领域大众创业,推动服务业企业实现创新创业发展,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使服务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坚实平台。坚持协调发展。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区域特色优势,加强区域间分工合作,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等落后偏远地区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实现服务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加快转变服务业资源利用方式,完善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全面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

9、源,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加快引进优秀的服务业企业和项目、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优秀人才与资金。加强与周边地区服务业的融合与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我省服务业在丝绸之路甘肃段建设中的显著作用。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服务业发展过程,鼓励全民参与,为大众参与服务业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和资源。切实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实现服务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利用服务业发展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问题和就业问题,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三、主要目标“十三五”时期,要把服务业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10、,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总体规模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预计2020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到“十三五”末,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较“十二五”末提升6个百分点以上。发展水平不断上升。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满足市场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消费类产品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产业结

11、构不断优化。生产服务业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活服务业服务的领域和质量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传输、创意设计等新型服务业态加速发展。载体建设不断完善。重点建设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龙头骨干企业,重点规划一批主体功能齐全、辐射带动作用强、示范推动能力突出的服务业示范园区,点面结合,有序推动服务业载体建设完善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推行个性化定制、众筹等服务业模式;创新服务业态,鼓励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不断发展;创新服务业产品和项目,进一步丰富服务业内容。第三章重点领域

12、和任务顺应服务业发展新态势,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转变,推动生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培育交通运输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商贸流通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提升服务业综合实力。促进现代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服务业发展先机。坚持民生导向,进一步发展保健养生服务、“三农”服务、体育服务等行业,促进服务业统筹发展。一、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增强服务业综合实力交通运输服务。优化配置公铁水航各类运

13、输资源,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输服务。提升货物运输服务水平,形成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货运物流系统。提升旅客运输服务水平,形成统筹城乡、衔接紧密的客运服务网络。提高运输能力和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构建完善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和竞争有序的快递服务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国际货物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健全区域分拨、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网络。进一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联程联运”,实现跨境客运正班化、城际客运快速化、城乡客运均等化、旅游客运品质化、中转换乘便捷化。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挥河西走廊的战略通道优势、与中亚西亚联系密切的人文

14、优势,强化丝路沿线重要城市资源禀赋和区位功能的特殊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三大陆港建设,推进铁陆航多式联运,构建“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发展格局,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和陆路货物集散中心,形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加快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庆阳综合物流保税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发挥兰州的区位优势,以兰州国际港务区铁路综合货场为主要载体,建立多式联运监管场所,打造国际港务区信息化平台。加大物流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现代物流业。到2020年,各市重点扶持培育3-5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全省培育形

15、成2-3家面向中亚和西部地区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区域性物流企业。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基本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专栏2:现代物流服务发展重点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升级完善,打造物流集散大枢纽。加强农村物流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加快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改造和提升城市配送基础设施,优化重要节点城市物流设施布局。加强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建设。2进一步优化物流组织形式。加快建设一批铁路物流中心、航空货运枢纽、港口货运枢纽等,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依托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开放口岸和空港、陆港,实现中川机场国际空港与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联动,发挥物流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发挥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发展具有网络化运营能力的综合运输企业。3大力培育规模化物流企业。继续深入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引导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鼓励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电子商务物流主体发展壮大,推动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4加快提升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进物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搭建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