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31973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辛亥革命(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变革C.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解析】选A。20世纪初期,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工具,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

2、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剿杀【解析】选C。太平天国运动是新式农民战争,排除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排除B;D只符合辛亥革命,本题要求回答两者相同点,排除;C属于两者的共同点之一,即都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3.(XX厦门高一检测)下面的文物之所以作为一座丰碑值得后人缅怀,主要由于()A.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同盟会发动了最早的武装起义【解析】选A。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武昌起义

3、”这一关键信息。1911年10月发生的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巨变。故选A。4.(XX天津高一检测)老北京的象征正阳门是内城九门中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座城门,俗称“大前门”。近代一首竹枝词这样描述:“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戊戌变法B.八国联军占据北京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解析】选D。从“出入居然任脚跟”“几人走过正阳门”说明以前普通人是无法出入正阳门的,现在都可以出入正阳门。这与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有关。年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当时实际结

4、合起来的举措是()A.宣布主权在民C.实行三权分立B.规定国民权利D.实行责任内阁【解析】选D。所谓“中国当时实际”是指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但对其又不放心,所以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权力重心在内阁不在总统,想以此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选D。A、B、C都仅是照搬西方政治学说,均排除。6.(XX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解

5、析】选C。注意关键信息:“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反映了封建等级思想的消失,“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反映了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拓展延伸】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因此从最终结果上看,辛亥革命失败了。7.(XX嘉兴高一检测)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B.以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解析】选C。四项中只有C完全符合题目

6、要求,“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是洋务运动,排除;B尽管是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论述,但是没有“用现代化史观评价”;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表述不符合史实。8.(XX烟台高一检测)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A.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C.不打倒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解析】选D。从材料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没有解决,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

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加固训练】(XX韶关高一检测)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A.农民是皇权存在的基础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解析】选C。A存在理论性错误,D不符合史实,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皆排除。结合材料中“民国二年”及春联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后农民的封建思想依然很严重,只有C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8分)9.(XX临沂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

8、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材料二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为一大中华民国。清帝逊位诏书材料三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立宪时刻(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并分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4分)(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

9、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建立的政治体制来分析。第二问从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因素、思想因素来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其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第(3)题可以任选一个观点回答。同意观点可以从中华民国建立与“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相类似角度回答。不同意观点可以从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的角度回答。答案:(1)根本区别: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

10、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2)意义: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认可。(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答案2:不同意。清帝逊位诏书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XX届福建省福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

11、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3.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政府维护地权流转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D.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4唐朝颁布的关市令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

12、印署,然后听用。”这说明唐朝A商品经济活跃B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C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6.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南向北

13、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北向南房7明代朱元璋告诫官吏“律令之设,所以使人不犯法直解其意,颁布之郡县,使之家喻户晓”。清代雍正皇帝也强调“法律条分缕析,讲明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以上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肃正纲纪,重典治国B约法省禁,宽严相济C明礼导民,明刑弼教D法贵简当,通俗易懂8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9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

14、者和对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10“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A遵从革命史观来评价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C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D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11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2“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灭洋”与“扶清”B爱国与保守C反帝与反封建D正义与非正义1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