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21835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郑州一中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1至41题是必考题,42至48题为选考题。第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

2、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25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材料可以表明古代法律()A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B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C是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D以民间私法为主要立法方向26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颂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它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A励志入世救民B批判重利轻义C固守儒学传统D倡导经世致

3、用27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28美国学者普拉提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其在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A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B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C强调以世界史视野

4、研究武昌起义D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29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樊锥形象的大地球比作一个有血脉、有神经的人体。而近代的交通、电邮则有调神养血的功能。这反映出维新派()A认识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大体把握了当时科技走向C意识到蒸汽时代已经降临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城30近代某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科学、制度、道德和法律规范等都是从早先更原始更低级的形态发展而来,而这一发展是经由适应和淘汰过程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个体特性也会做出相应的调适。此观点()A是对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B为“人民主权说”提供了逻辑起点C促进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产生D为列强瓜分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3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

5、罗塔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此材料观点()A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32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指出,人民是指“聚合在一起并且基于他们对法的合意和对公共利益的一致性而转化为5社会的大众”。其意在强调()A民主是法律的保障B法律就是社会契约C法要体现公共意志D平等是自然法核心33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全面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的一切核武器试验。西方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认为该条约签订的目的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量的放射

6、性尘埃。”该条约的签订()A使美苏争霸格局出现实质缓和B加强了美国与欧共体各国之间的合作C恶化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34在加入欧盟后,英国议会只是在一些小问题上,同意让渡部分权力,但是在事关国家主权的大问题上,寸步不让,甚至不惜以退出欧盟相威胁。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后来所说:“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能同意的。我们不能同意放弃在像安全、税收、条约更改和对第三国公民的边境控制等关键领域内的否决权。”这说明()A英国致力于阻止欧洲一体化B欧洲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C欧洲一体化损害英国的利益D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中坚持民族主义35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

7、“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8、,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材料二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

9、尤其显著的社会。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式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度,没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有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10、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时间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1638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及部分与外国通商及外事关系事务。1729年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1859年设“总税务司署”,并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海关行政事务的机构。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事务,兼管通商、海防等洋务事务。1901年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6年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

11、部、邮传部、法部等。1911年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表中能够反映清代中央机构改革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该趋势的历史原因。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衰,特别是代德时期,中央权阉横行,地方藩镇跋扈,使朝政日紊,皇权不振。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即位。在其周围聚集了一批志在革除贞元弊政,重振大唐帝国雄风的仁人志士。在顺宗的支持之下,以王叔文、王为首的革新派雷厉风行,大胆改革。其内容有五:制宦官,抑藩镇,擢贤良,收财权,革弊政。改革内容切中时弊,如果能长

12、期贯彻执行,其效果自不待言。可惜好景不长,顺宗在位仅及七月,即被宦官及部分守旧官僚赶下台来,革新亦告失败。宪宗登基,面临的是与顺宗时同样的社会问题,颇有抱负的宪宗一上台,遂遵循了永贞党人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元和国策,从而完成了永贞党人的未竞之业,并因此成就了“中兴”之美名。贾艳红论唐宪宗对永贞革新之继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永贞革新”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贞革新给唐朝带来的影响。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政治为道德的延伸,参政是道德精英儒生、君子的特权;所以当20世纪初引进西方新政治体制势在必行时,

13、在未经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中,“共和”显然比“民主”更有市场1900年后,新一代知识分子出现了,这些受新式教育培育出来的新青年,不再属于绅士阶层。在他们看来,推翻帝制之后仍然由绅士阶层垄断政治和文化是不可接受的。故当民初共和政治面临危机之时,新知识分子立即发起批判绅士阶层和儒家伦理的新文化运动,从此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主角。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材料中所说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民初共和危机以来,“新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影响。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44年9月,罗斯福给蒋介石的电报:如

14、果你不给你在缅甸的军队补充兵员你必须准备承受后果并承担个人责任我确信,为了防止日本人达到他们在中国的目标,当前你唯一能做的是立即增援你在萨尔温江的部队,并要求他们发动攻势,同时立即授予史迪威将军指挥你全部军队的权利,并不加限制。我现在要求你采取的行动将有利于我们做出决定即保持并增加对你的援助如果再拖延下去,你们和我们为挽救中国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摘编自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材料二1944年10月,赫尔利致罗斯福电报:“除史迪威外,在您和蒋介石之间并不存在分歧我的意见是,如果在目前的争论中支持史迪威将军,您将失去蒋介石,并将可能因此是去中国如果我们让中国崩溃,如果我们不能让

15、中国军队继续参战,那么美国势必在中国遭到失败我谨建议您解除史迪威将军的职务,任命另一位美国将军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指挥在中国的一切防空部队。”摘编自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赫尔利建议罗斯福解除史迪威职务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二战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48.(15分)【中外历史任务评说】材料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