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5835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与用心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同行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观后感付俊杰最近,在学校教工团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李镇西老师以心灵赢得心灵的视频讲座,感觉确实非常精彩。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上既有提纲挈领式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的方法提示,可谓是我们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指南。在这里将讲座中的个人深受启发的教育箴言与大家分享、共勉。一、总体感受之前就听说过李镇西的名气很大,“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卡娅还称赞他:“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

2、的教师”,但对李镇西的具体教育行为与思想并不太了解。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有一个总体的感受:这是一位用心的实践者与研究者。作为一线班主任与语文教师,他必然是一名实践者,而且他也乐于实践,放着成都市教科所的工作不做,非常回到中学当老师,视频中提到他自己在教科所时感觉空落落的,看着窗外的小学生眼馋。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博士,是一个善于研究的老师。早在其担任84年届班主任的时候,就搞了一个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验班未来班,写下其教育诗篇的第一行美丽的文字。李镇西每接一个新生班,便确立一个教育科研课题,为了搞科研他甚至主动去担任后进生班的班主任,在带后进生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当然其科研水平还具体体现

3、在他发表了许多论文与专著,曾经一学期就写了63万字的教育笔记,被出版成了两本教育专著。李镇西还是一位用心的实践者与教育者。为了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他在开学前就给学生写一封信;每带一个新班,李镇西先生都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工整地抄贴在自己书房的最醒目处,在每个学生生日那天,镇西先生都送上一本小书、笔记本或其它小礼物。他还用心去研究班集体的“法制管理”,力求让每一条班规具有广泛性与可行性.二、教育箴言教育箴言一:同理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在谈到班主任的情怀时,李老师首先就谈到班主任应该有一颗童心,要多从儿童的角

4、度去思考事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里面包含着班主任的同理心。人与人交往中,同理心或是否做到共情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共情,对方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信任,被接纳,才能效的思想与情感沟通。同样,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只有学会放下身段和学生站在一个水平,把我们的眼光与学生的眼光保持平齐,我们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门,有效地开展工作。教育箴言二:依恋师生之间要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对孩子的依恋之情是在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他说,他与孩子之间有一种真诚的依恋之情,只有生活在孩子中才幸福的感觉。历届学生对他的依恋怀,不但是其工作的动力而且是不竭的动力,同时也是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李镇西非

5、常重视与孩子间的相互依恋之情,认为这是其所要建立的新型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正因为这种强烈的依恋之情(转载于:写论文网:李镇西以心灵赢得心灵(2-1)心得),他的孩子才会在他要外出培训时在车站的月台上依依送别,也正是这种依恋之情才使他宁愿放弃教科所相对轻松的工作,回到学生当中,追寻他的教育幸福。在心理学上,依恋是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这种依恋关系能给婴儿以安全感,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我认为李镇西用依恋这个词恰到好处,师生之间的有关系虽然不比亲子,但师生之间也应该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结。如果建立了这

6、种情感联结,学生就会感到安全与被信任、受到保护,这种情感氛围对其它教育行为应该能促进其它教育行为,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师生间依恋关系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一些没有形成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学生起到代偿作用,让他们也在家庭之外重获一份安全与信任。另外,以师生之间的依恋关系为起点,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把这种对他人的信任以如何与他人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法迁移到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对其社会性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箴言三:爱心与民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我们的教育要讲爱的智慧,看是什么爱。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

7、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使是真诚的爱心,也可能有两个导向。或导向民主,或导向专制。我们无意当中在施爱的同时,剥夺了孩子的权利,例如压堂现象,表达爱的同时又伤害着学生。在李镇西看来教育要从爱心教育过渡到民主教育。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也认为要对学生充满爱,让课堂充满爱。于是,我认为总觉得孩子们犯错误是正常的,对孩子的错误总是非常宽容,以实现自己关于“爱”的教育的信念。但还来发现这种宽容实际上是一种纵容,孩子的错误并不能“自觉”的纠正。看了李镇西的讲座后,我才发现原来教育不光是要讲爱的,爱只是教育的起点,爱的不正确也会伤害到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爱心教育是我今后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箴言四:集体主义教育班

8、集体本身也是教育资源,靠班集体去影响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常常做法是班主任一个人在战斗,一个去指导整个班集体的所有事情,处理班集体的一切问题,往往特别地累,而且也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李老师吸收了马卡连科集体主义的理念,主张用集体的力量来影响所有同学。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的工作可能就不会那么累,但如何在我校构建一个具有积极影响力的集体也是一个随之而来的课题。箴言五:笔耕写作并不单纯的写作,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源泉,阅读是基础,思考是灵魂,而写作是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

9、。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教育事件,处处充满着教育智慧,我们经常为我们的学生而感动。但我们好像都不太喜欢动笔写作,让这些智慧与感动悄悄地从我们指尖溜走,当我们想回头捕捉的时候,它们却消失地无影无踪了。所以,是时候拿起手中地笔,记下自己的教育想法了。三、结语李镇西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与这位用心的实践者与研究相伴,共同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感慨颇多,在李镇西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敬业,感受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感受到的是一种奉献,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不易与艰辛,感受到了他的教育魅力。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

10、,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视作心灵培育的艺术,可以说爱和宽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教师只有了解信任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对待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成绩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一位教育家

11、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时,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要热情肯定,要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大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得成为一块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绞杀学生的上进心,甚至绞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一颗冷漠的心,必然会复制出无数颗冷漠的心,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彻底的失败。聆

12、听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让我们不停地思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们亲近信赖的朋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都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如李镇西老师说的那样,以心灵赢得心灵,用真心和学生交往,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放弃权威,走近学生,彼此的心儿才能贴得近些更近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们真正喜爱的老师。观看李镇西老师以心灵赢得心灵,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李镇西的言辞对我们这些老师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我要把自己听到的,记住的,想到的、写下来。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

13、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一、要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激情的行为。安东尼?罗宾斯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成为顶尖的渴望,就不可能创造卓越的成就,那种渴望可能是一个艺术家、运动员、科学家、一个平凡的父母或是一个生意人的抱负。要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做你身边最好的,做同行中最好的。人只有报着做最好的心态,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二、做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具备“三心”、“三家”。所谓“三心”,就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具有童心、爱心、责任心。具有童心,可以让你很快地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以便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爱心,是每一个做教师的人所必

14、须的,其实真正的教育便是爱的教育。只有真正从心底去爱学生为学生着想,才能让学生也爱你,才能真正地把学生教好。“三家”说的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成为一个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首先就是课要上得特别棒,在讲课上你应该是一个专家,课上得好也是一位老师征服学生的最有利的条件。再者,做为一位老师你必须在某一领域有特长、例如文学创作、发表文章、或下棋、画画等等,你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时,便能让学生佩服你,从而尊敬你、服从你。思想家,就是作为一位老师你必须要具有知识和思想上的魅力。我们做老师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做为一个引导者,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去影响你的学生。说不定因为你的某一句

15、话某一次行动而改变了某一个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心理学家,这是不用说,每个读师范类的都会去学心理学。心理学能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内心和想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三、要做一名反思型的老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每天都要做到四个不停,不停地时间、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协作,并持之以恒。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写作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教育的智慧。我们要在遇到困惑,解决困惑中获取教育科研的素材,在学生的变化发展中去研究学生。去思考研究你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让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四、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首先、多和学生打交道,学生的天真可爱,活泼开朗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你,让你去喜欢他们,从而减轻对教师工作的倦怠。再次、带着研究的眼光去从事工作。换一种眼光看教育,让每天都充满创造的乐趣。要做一名最好的老师,必须要从方方面面去提高自己,与新课改同步成长,为成为一个最好的老师去努力!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后,感慨颇多,在李镇西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敬业,感受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感受到的是一种奉献,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不易与艰辛,感受到了他的教育魅力。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