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599838 上传时间:2017-04-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青报社采编环节激励机制的框架设计方案建议(给各位主编的报告)(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4/12 1 建立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 -与中青报各位编辑记者沟通会 机密文件,不得转载 2017/4/12 2 面对改革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我天天上夜班,我的工资不比别人高? 为什么我的同学们在其他公司和其他媒体工作,赚的比我多? 为什么我的下属刚到报社的时候,工作很积极,但几年过去,干活不出力?还经常吵着要离开? 与很多市场化的媒体相比,我们版面人均采编人员数量并不低,为什么还经常闹稿荒? 为什么我们好多人才刚刚锻炼出来,就流失了? 为什么报社这几年通过各种方式加 /涨工资,大家还是不满意?而且涨了工资的人都觉得不满意? 为什么我让编务人员做点事,还得“求”这他们? 为什么有人拿

2、着工资,给别人干事? 。 2017/4/12 3 改革的敏感期大家关心的问题 改革了,我们就应该涨工资吧? 我的工资究竟能发多少?比我以前低还是比以前高? 要市场化了,我以前的职称,职务工资怎么办? 我的工作还有保障吧? 你们凭什么说给我定多少多少级? 你们怎么还不宣布每人究竟拿多少钱? 你们秘密地给岗位打分,秘密地定级别,秘密地定工资,怎么不征求征求我们一线人员的意见? 2017/4/12 4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你我的收入? 1. 工作的职责的大小 2. 工作职责的范围 3. 工作的复杂性 4. 工作的任职资格 5. 工作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工作的环境 7. 部门的效益 8. 公司的效益

3、 9. 行业的效益 10. 与市场相比是否有竞争力 11. 什么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技能,资历? 12. 我工作是否达到了业绩的要求? 13. 。 2017/4/12 5 目录 中青报目前的薪酬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中青报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设计薪酬体系的步骤 薪酬体系框架介绍 目前方案与原有薪酬体系的对比及所出现的问题 中青报采编环节薪酬过渡方案 2017/4/12 6 中青报现行的薪酬结构( 1) 基本工资 节日奖金 工龄奖 职务奖 补贴 洗理费 通讯补贴 房租补贴 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奖金 采编费 基本工资以人事部颁布的标准制定 工龄奖和职务奖比重较大 每五一、十一、春节、元旦多发一个月工资,实为固

4、定收入 编辑、记者的采编费相当于计件工资,记者编辑的采编费占总收入的相当比例 2017/4/12 7 中青报现行的薪酬结构( 2) 中青报现有的薪酬体系兼有年功工资体系和职务工资体系的特点: 根据员工的实际年龄和在报社的连续工龄确定工资。 实质是将价值创造因素具体化为工作时间,并认为个人的能力、工作熟练程度与个人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年龄相对应 。 特点 资格作为一种才能的认定,是能上不能下的,造成资格等级结构的 “ 倒三角型 ” (威胁到工资等级差) 以往的贡献并不能确保现实与未来也会作贡献 会出现资力比较老的员工拿着高工资,却不用作贡献 缺点 年功工资制 职务资制 根据职务的性质、地位和责任大小

5、确定工资。 它是围绕职务价值和职务价值评价运转的。 实质上它是把价值创造因素具体化为职务的价值。 引发人事结合上的一系列弊端 攀附权威、谋求高职、出工不出力,使职位失去价,人不值这个钱 其它难题 职务的稳定性 职务稳定晋升困难 2017/4/12 8 中青报现有的薪酬结构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报社员工的浮动工资与固定工资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报社由于采取“计件”的方式发放采编费,员工浮动工资与固定工资的比例平均值高达 61%,这种方式偏重于对员工的短期激励而对员工的长期激励相对较弱; 固定工资相对较低,即使是年年基本公司上调,也对员工起不到充分的激励作用,员工会受“落袋为安”的影响,有市场竞争力

6、的员工会逐步流失; “计件”工资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模式,员工的主要注意力会集中在完成生产任务,而不关心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口味,是否卖的出去而且能卖个好价钱,因此员工将缺乏公司整体绩效的概念和意识; 采编费用按照部门发放下去之后,由于没有标准和基准,编辑部负责人基本平均分配采编费,造成部门内“大锅饭”现象。 2017/4/12 9 中青报现有的薪酬水平( 1) 根据我们对报社中层收入最高的 20个人(包括中心主任、主编、责任编辑)与同行业市场薪酬水平横向比较,虽然岗位的总体收入水平与都市报相比,不具有太大的竞争力,但按照中青报仅 8个版面的工作量而言,岗位薪酬水平基本合理。 总收入

7、排名姓名 岗位 全年总收入全年月均收入浮动/固定1 曹竞 138734 11561 221%2 唐为忠 109088 9091 119%3 高山 100671 8389 145%4 李大同 99494 8291 52%5 谢湘 98489 8207 63%6 何春龙 98209 8184 62%7 梁长春 97915 8160 61%8 刘健 91315 7610 70%9 张坤 89949 7496 83%10 焦育红 89793 7483 50%11 王胜春 89720 7477 90%12 陈为民 87717 7310 79%13 聂北茵 86210 7184 42%14 王江华 850

8、76 7090 89%15 马年华 84852 7071 69%16 张英杰 83063 6922 112%17 贺延光 83049 6921 27%18 苏敏 82664 6889 80%19 吴苾雯 82147 6846 36%20 毛浩 81738 6812 56%2017/4/12 10 中青报现有的薪酬水平( 2) 将报社领导的年度现金收入与市场上“副社长”岗位的现金收入相比,中青报社高层领导的收入与市场值差距不小: 姓名 年度固定收入 年度采编费 年度现金总额 25% 分位 中位数 7 5 % 分位 平均值徐祝庆 77434 37141 114575 132719 211299 2

9、48000 182987李学谦 72134 37141 109275樊永生 74484 37141 111625周志春 75434 37141 112575陈小川 67524 37141 104665王宏猷 66094 37141 103235宁光强 61184 37141 98325李忠 46974 37141 841152017/4/12 11 中青报社的薪酬体系的关键问题总结 薪酬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比薪酬水平存在的问题严重,内部不公平可能比外部不公平更为严重; “产品”导向的薪酬体系,使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在办报,而不是办读者爱读的报; “计件”工资 /固定工资比例较大,偏重于短期激励,不利于

10、员工的长远职业发展,不利于留住优秀的员工; 工资体系过于刚性,不能随报社的效益整体调整,因此报纸发行逐年下降,工资成本确逐年上涨,而且员工的薪资的满意度确没有提高 2017/4/12 12 目录 中青报目前的薪酬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中青报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设计薪酬体系的步骤 薪酬体系框架介绍 目前方案与原有薪酬体系的对比及所出现的问题 中青报采编环节薪酬过渡方案 2017/4/12 13 薪酬体系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根据中青报社薪酬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本次总部岗位薪酬设计的十六字方针: 内外兼顾、重点倾斜、优化结构、稳步提升 营造读者至上、绩效至上的企业文化,创造内部公平的氛围。逐在近期内

11、要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制度,逐步拉大岗位薪酬差距; 立足报社现实,借改制的契机,把有限的资源用好用足,采用 2/8原则,薪酬重点向关键岗位倾斜,保证持续中青报的核心竞争能力 丰富薪酬类型,加大与业绩挂钩的考核与激励,不同的部门和职系采用不同的薪酬结构; 加强人力资源规划,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人员效率,精简富余人员,使报社的总体薪酬水平稳步提升,逐步建立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内外兼顾 优化结构 稳步提升 重点倾斜 2017/4/12 14 目录 中青报目前的薪酬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中青报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设计薪酬体系的步骤 薪酬体系框架介绍 目前方案与原有薪酬体系的对比及所出现的问题 中青报采编环

12、节薪酬过渡方案 2017/4/12 15 薪酬体系设计的步骤 进行岗位分类 进行岗位评估 确定薪酬结构 确定薪酬水平 2017/4/12 16 进行岗位分类 报社编辑部门的岗位基本分为三类,即管理职系、技术职系、支持职系,管理职系分为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技术职系分为记者和编辑,其他属于支持职系 2017/4/12 17 进行岗位评估 -选择评估工具 评估方法:我们运用专业的人力资源岗位评估方法 -点因素法,对采编环节的所有岗位从 6个维度进行了评估: 职责的大小 职责的范围 工作的复杂性 工作的任职资格 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的环境 2017/4/12 18 进行岗位评估 -组织评估 我们组

13、织了采编环节的领导和资深记者编辑共 15人,运用专业工具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下: 岗位评估值分布图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总编辑社长第一新闻中心主任 第二新闻中心主任记者中心主任记者中心行政副主任总编办主任 军事部主任 摄影部主任社会调查部主任副刊部主任要闻编辑室主编青年话题主编特别报道副主编 国际新闻部主任 经济新闻部主任 教育新闻部主任 体育新闻部主任 法制新闻部主任 新闻周刊部主任记者站站长视觉总监总编办主任助理检察员美术编辑模写员团的生活部编辑记者舆情版编辑记者社会调查部研究员副刊部责任编辑 国际新闻部记者 教育新闻部记者 法制新闻部记者记者站记者第

14、一新闻中心编务记者中心编务新闻信息中心数据操作员 社会调查部编务兼资料员副刊部编务岗位评估值平均分2017/4/12 19 进行岗位评估 -对岗位进行分级 工勤职系职等 高级管理岗位 高级 中级 初级30 800 77029 770 74028 740 71027 710 68026 680 65025 650 62024 620 59023 590 56022 560 53021 530 50020 500 48019 480 46018 460 44017 440 42016 420 40015 400 38014 380 36013 360 34012 340 32011 320 300

15、10 285 3009 270 2858 255 2707 240 2556 225 2405 210 2254 195 2103 180 1952 165 1801 150 165分值范围管理职系 技术(编辑记者)职系中层管理职位2017/4/12 20 确定薪酬结构 高层 管理 人员 中层 管理 人员 编辑 工勤人员 保底 工资 岗位 工资 绩效 工资 年底 奖金 福利 股权 激励 超量稿件费 记者 特殊 津贴 超额利润分配 2017/4/12 21 确定薪酬水平 等级 薪点 点值基本工资岗位等级工资餐费固定工资合计特殊津贴季度考核系数绩效工资月收入合计年底考核系数管理系数部门考核系数年底奖金 岗位总收入岗位平均月收入30 800 770 785 7 500 5495 200 6195 6195 1 2.0 131880 20622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