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844350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医 儿 科 学 发 展 简 史,概 述,1.中医儿科学研究对象及范围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2.特点与内科相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 从生理、病理、诊断,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均有不同。,医学课件,3,概 述,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中唯一按人的生命过程(年龄段)纵向划分的学科。 学习儿科的方法注重儿科特点,医学课件,4,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 为小儿医。” 这是最早关于儿科医

2、生的记载,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内经有关记载 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歧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又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如何?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这些论述对后世医家进一步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疾病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西汉名医淳于意记载了用“下气汤”治疗婴儿“气鬲病”的儿科医案。儿科最早的医案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儿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先论述了小儿脉法,认为“小儿之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并首次

3、论及了小儿变蒸。,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1.最早的儿科系在唐朝(公元624年)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2.始有儿科专篇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其中论述小儿疾病6卷,病候达255候。 第一次对儿科病病因病理及证候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 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儒方”2卷。重视小儿优生,从小儿初生护理到伤寒杂病分为9门,专篇论述 ,收集儿科用方300余首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3.始有专著颅囟经(原著已失传)提出小儿体属“纯阳”的观点,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癫、疳、痢、火丹等疾

4、病的证治。下卷首论火丹十五侯,次论杂证,所论治法切实可行。 是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中医儿科学在宋代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科,其中以“小方脉”为小儿的独立专科,此时,儿科专业医生遍及全国,儿科专著大量涌现,其中对儿科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钱乙。,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儿科之圣” 1.明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重视望诊,总结小儿面部望诊特点 提出“面上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3.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 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五脏辨证纲要;次辨虚实;再辨兼证。使五脏辨证

5、体系系统而完整。,4.据小儿特点立法制方 创立新方,化裁古方,作为五脏补泻方剂; 所用制剂以丸、散成药为主,方便小儿用药,切合临床应用。5.对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 认识详尽 提出“急惊宜凉泻,慢惊宜温补”的治疗大法,6.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 对儿科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山东名医董汲善用寒凉法治疗,著作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该书是论述小儿痧、痘、斑、疹的第一本专著。 寒凉派南宋的名医陈文中,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他力倡固养小儿元阳,善用温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弱,邪毒内陷所致的逆证和坏病,大胆提出用温补方药治疗,并取得起死回生之效。

6、 为痘疹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钱乙、董汲主寒凉,陈文中主温补,这两种学术观点,对后世儿科的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后世儿科领域内长期存在的寒、温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即始于此。 两者争鸣,丰富了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内容,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 展。,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元时代是中医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名医辈出,各家均有所长,促进了临床各科的独立发展。明清时代,中医儿科学又较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科专业人员激增,儿科专著大量涌现,儿科理论与临床的研究全面深入。,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金元四大家在儿科方面的贡献:刘完素认为:“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主张用寒凉泻

7、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 张从正重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 李杲善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他们的学术争鸣,丰富了儿科学的内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代儿科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口议20卷和活幼心书3卷。其学术特点: 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 二是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因证脉治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 三是活幼心书以七言歌诀形式编撰,便于初学者诵习,对于儿科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20卷,共

8、论证200余种。 针对当时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很高,提出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是儿科第一要事,指出此病是由断脐不洁感染所致,采用了烧灼法断脐以预防。 对各类小儿外科病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约70余种,辨证用药精当,内治为主,配合外治,必要时手术兼施。 为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明代名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儿科专著,其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1. 提出了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即五脏“二有余三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了儿科学基本

9、理论 2. 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 3. 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幼科发挥调理脾胃说:“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 对于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4. 重视推拿。首次运用于小儿。,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疾病的药、方。 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的幼科铁镜重视望诊,提出“有诸内而形诸外”的著名论点,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

10、,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是乾隆年间“敕编钦定”的,把清初以前的儿科学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立论精当,条理分明,内容极为丰富,适合于临床和教学。 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较有影响的麻疹专著,综合各家治麻心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合并症的辨证治疗。,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陈复正(游医)清代具有代表性儿科医家之一,著有幼幼集成。 1.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2.力辟惊风之说,促进了惊风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倡导胎教学说,重视“胎禀”、“护胎”; 3.辨证突出八纲,治疗善顾脾胃; 4.广集治疗之法,尤重外治方药,全书共收外治方法20多种

11、,外治方180余首,用于外治的药物150多味。 实为一部集大成的儿科名著,对临床有较多的实用价值。,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温病条辨解儿难 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 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从三焦分证论治,治病求本,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 二者为小儿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包括多种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记载了作者长期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

12、心在脑”的观点,总结了“活血化瘀”治则的实践经验,创制了“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名方,促进了“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和发展。,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人痘接种法开免疫学之先河明清时期,麻疹、天花广泛流行,儿科医家在诊治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撰写了大量的麻、痘专著 。 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西医传入我国,中医学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摧残,但同时,保持和发展中医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进行。,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支持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氛围中,中医儿科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

13、,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控制传染病 在中西医儿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古代儿科痧、痘、惊、疳四大要证中的“痘”(天花)已经消灭,“痧”(麻疹)已成强弩之末的散发性疾病,“惊”(惊风)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疳”(疳证)逐渐减少,其中的干疳、疳积也较为少见。由于广泛开展了预防接种工作,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在治疗方面 1.应用小儿暑温理论指导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降低了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2.应用胎怯理论指导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提高了生长发育速度,增强了体质,降低了死亡率。 3.对肺炎喘嗽、哮喘、泄泻、癫证、胎黄等儿科常见病的

14、研究不断深入; 4.对厌食、儿童多动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等疾病的辨证论治总结出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5.对肾病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急性白血病、新生儿硬肿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取得了成果。,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医学教育方面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和高等教育,全国各地建立了中医院校,发展了中医儿科教育。 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士生教育,8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90年代又开始进行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 编写出版了不同层次的中医儿科学教材、参考资料、各种类型的题库,整理出版了大批中医儿科著作。 建立起来的这种完整教育体系,为中医儿科界输送了大批人才,

15、使中医儿科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了中医儿科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剂型改革方面 除了进一步研究的丸散膏丹外,同时又研制出了一批新剂型,如颗粒冲剂、口服液、滴鼻剂、栓剂、膜剂、注射液等,以便于儿科临床使用。 外治疗法可免除小儿服药困难,深得家长和患儿的欢迎,在医疗保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学术交流方面 全国各省市已建立了中医儿科学会,1983年9 月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儿科学术委员会,对于促进中医儿科界的团结和推动中国儿科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0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儿科专业委员会 成立,09.12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会议。目前正在研究开展的中医儿科学多媒体网络课程教育,必将促进中医儿科学走向世界,为世界儿童服务。,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学术继承方面 上世纪90年代,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至今已三期。 2004年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纳入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设立“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专项课题。对百余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传承研究。儿科专家:湖北倪珠英、北京刘弼臣、四川王静安、天津李少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