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869098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旋转经典练习学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如图ABD 和BCD 均为等边三角形,E 为 AD 上的一个动点,F 是 CD 上的一个动点,且 EBF=60。 (1)判断E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 AB=4,求EBF 面积的最小值。 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MNC 中CN=MN= ,将MNC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ABC,连 接 AM,BM,BM 交 AC 于点 O (1)求证:CAM 为等边三角形;(2)连接 AN,求线段 AN 的长 3、如图,等腰直角ABC 中,ABC=90,点 D 在 AC 上,将ABD 绕顶点 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后得到CBE (1)求DCE 的度数; (2)当 AB=4,

2、AD:DC=1:3 时,求 DE 的长 4、如图,在ABC 和BCD 中,BAC=BCD=90,AB=AC,CB=CD延长 CA 至点 E,使 AE=AC;延长 CB 至点 F,使 BF=BC连接 AD,AF,DF,EF延长 DB 交 EF 于点 N (1)求证:AD=AF; (2)求证:BD=EF; 5、如图,ADBC,D=90 (1)如图 1,若D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交于点 P,试问:点 P 是线段 CD 的中点吗?为什么? (2)如图 2,如果 P 是 DC 的中点,BP 平分ABC,CPB=35,求PAD 的度数为多少? 6、已知:如图,ABC 中,ADBC,BD=DE,点

3、 E 在 AC 的垂直平分线上 (1)请问:AB、BD、D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B=60,请问 BD 和 D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 D 为顶点作一个 60角,它的两边分别交 AB 于 M,交 AC 于 N,连接 MN,求证:MN=BM+CN 8、如图,已知 D 是等边ABC 内一点,P 是ABC 外一点,DB=DA,BP=AB,DBP=DBC 求BPD 的度数 9、如图已知ACB 和D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如图的位置摆放,直角顶点 C 重合 (1)求证:AD=BE; (2)将DCE 绕

4、点 C 旋转得到图,点 A、D、E 在同一直线上时,若 CD=2,BE=3,求 AB 的长; (3)将D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得到图,若CBD=45,AC=6,BD=3,求 BE 的长 | 10、 (1)问题发现 如图 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 A,D,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 BE 填空: AEB 的度数为_; 线段 AD,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 (2)拓展探究 如图 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 A,D,E 在同 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 DE 边上的高,连接 BE,请判断AEB 的度数及线段 CM,AE,BE 之间的数量关系,

5、并说明理由 1、如图,AOB=90,B=30,COD 可以看作是由AO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角度得到的若点 C 在 AB 上,则 的大小为_ 2、如图,P 是正等边ABC 内一点,且 PA=6,PB=8,PC=10,若将PAC 绕点 A 逆时 针旋转后,得到PAB,求点 P 与 P之间的距离的 PP 与APB 的度数 3、给出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该四边 形为勾股四边形如图,将ABC 绕顶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得到DBE,连接 AD,DC,CE,已知DCB=30 (1)求证:BCE 是等边三角形; (2)求证 DC2+BC2=AC2,即四

6、边形 ABCD 是勾股 4、两个全等的三角尺重叠放在ACB 的位置,将其中一个三角尺绕着点 C 逆时针旋转至 DCE 的位置,使点 A 恰好落在边 DE 上,AB 与 CE 相交于点 F,已知 ACB=DCE=90,B=30,AB=8cm,求 CF 的长 5、如图(1) ,等边ABC 中,D 是 AB 边上的动点,以 CD 为一边,向上作等边 EDC,连接 AE (1)DBC 和EAC 会全等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 (2)试说明 AEBC 的理由; (3)如图(2) ,将(1)动点 D 运动到边 BA 的延长线上,所作仍为等边三角形,请问是 否仍有 AEBC?证明你的猜想 6、如图,在ABC

7、 中,DM、EN 分别垂直平分 AC 和 BC,交 AB 于 M、N 两点,DM 与 EN 相交于点 F (1)若CMN 的周长为 15cm,求 AB 的长; (2)若MFN=70,求MCN 的度 7、如图,DEAB 于 E,DFAC 于 F,若 BD=CD、BE=CF (1)求证:AD 平分BAC; (2)直接写出 AB+AC 与 AE 之间的等量关系 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中,D、E 分别为 AB、BC 边上的两动点,且总使 AD=BE,AE 与 CD 交于点 F, AGCD 于点 G ,求的值。 题 为了更好地治理市环城河水质,市治污公司决定购买若干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 A、B 两种

8、型号的设备可 供选购,其中每台设备的价格和每台设备处理的污水量如下表: 经调查:购买一台 A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 B 型设备多 2 万元,购买 2 台 A 型设备比购买 3 台 B 型设备少 6 万元 (1)求 a,b 的值 (2)经预算:市治污公司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 105 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流溪河两岸的污水量不低于 2040 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 治污公司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 5、如图,将边长为 6 的正三角形纸片 ABC 进行两次折叠,展平后,得折痕 AD、BE(如图) ,点 O 为 其交点 (1)探求 AO

9、与 O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若 P,N 分别为 BE,BC 上的动点当 PN+PD 的长度取得最小值时,求 BP 的长度; 6、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图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 在 同一条直线上,连接 DC, (1)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2)DCBE 8、已知AOB,将AOB 绕 O 点旋转到COD 位置,使 C 点落在 OB 边上,连接 AC、BD (1)若AOB=90(如图 1) ,小亮发现BAC=BDC,请你证明这个结论; (2)若AOB=60(如图 2) ,小亮发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3)若AOB

10、为任意角 (如图 3) ,小亮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1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 1,AC,BD 是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若 ACB=ACD=ABD=ADB=60,则线段 BC,CD,AC 三者之间有何等量关系?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思路:如图 2,延长 CB 到 E,使 BE=CD,连接 AE,证得ABE ADC,从而容易证明ACE 是等边三角形,故 AC=CE,所以 AC=BC+CD 小亮展示了另一种正确的思路:如图 3,将ABC 绕着点 A 逆时针旋转 60,使 AB 与 AD 重合,从而容 易证明ACF 是等边三角形,故 AC=C

11、F,所以 AC=BC+CD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小颖提出:如图 4,如果把“ACB=ACD=ABD=ADB=60”改为 “ACB=ACD=ABD=ADB=45”,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线段 BC,CD,AC 三者之间有何等量关系? 针对小颖提出的问题,请你写出结论,并给出证明 | 一位同学拿了两块 45 三角尺MNK 和ACB 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 的直角顶点 M 放在ABC 的斜边 AB 的中点处,设 ACBC4 如图 1,两三角尺的重叠部分为ACM,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周长为_ 将图 1 中的MNK 绕顶点 M 逆时针旋转 45,得到图 2,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周长 为_如果将MNK

12、 绕 M 旋转到不同于图 1 和图 2 的图形,如图(3) ,请你猜想此时重叠 部分的面积为_在图 3 的情况下,若 AD1,求出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 1、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点 E,F 分别在边 AD,CD 上,若EBF=45,则EDF 的周长等 于_ 如图, 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C、D 是垂足,连接 CD,且交 OE 于点 F (1)求证:OE 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2)若AOB=60,请你探究 OE,EF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cm,将矩形 ABCD 折叠,使点 B 与点 D 重合,点 C

13、 落在 C处,若 AE:BE=1:2,则折痕 EF 的长为_ 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60,BC=6,把ABC 沿直线 AD 折叠,点 C 落在点 C处,连结 BC ,那么 BC的长为( )。 | 已知ABC 中,AB=AC,BAC=120,点 D 是边 AC 上一点,连 BD,若沿直线 BD 翻 折,点 A 恰好落在边 BC 上,则 AD:DC=_ 如图,已知边长为 5 的等边三角形 ABC 纸片,点 E 在 AC 边上,点 F 在 AB 边上,沿着 EF 折叠,使点 A 落在 BC 边上的点 D 的位置,且 EDBC,则 CE 的长是( ) 如图,矩形 AOBC,以 O 为坐标原点,OB、OA 分别在 x 轴、y 轴上,点 A 的坐 标为(0,3) ,点 B 的坐标为(5,0) ,点 E 是 BC 边上一点,如把矩形 AOBC 沿 AE 翻折后,C 点恰好落在 x 轴上点 F 处 (1)求点 F 的坐标; (2)求线段 AF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如图,在等腰 RtABC 中,ACB=90,D 为 BC 的中点,DEAB,垂足为 E,过点 B 作 BFAC 交 DE | 的延长线于点 F,连接 CF。 (1)求证:ADCF; (2)连接 AF,试判断AC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