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8381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概论讲课提纲序 一、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 1、现代经济学 唯一增设的诺贝尔奖 显学致用:大到安国安民,小到个人理财 体系庞大,有足够的研究深度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的区别 2、经济学的特点 历史与发展滞后 创造性地应用 未达到应用自由的程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特点 体系:从最简单的元素:劳动。最简单的细胞组织:商品 到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方法:哲学方法,逻辑方法 阶级性。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二、学习方法、要求(时间多,内容细) 1、讲授方法 大要(书) 核心内容(思想+逻辑) 问题(一般与结构深入研究的问题) 答疑 2、要求 阅读、思考、形成逻辑思维(应用) 3、纪律,

2、按照到课,不讲话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生存与社会发展基础,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目的(财富) 直接生产活动的三要素:(1)人的劳动;(2)劳动资料(手段) 、人的创造;(3)劳动 对象(天然与人工) 土地属于何种生产要素: 劳动资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 劳动对象:给消费者带来最终满足的、劳动支配的对象。 三要素划分,只适应于简单分工时期 当中间产品分工存在时,前一生产活动的劳动对象的产品,又被下游产业视为劳动手段 (原油汽油能源) 影响社会再生产的其他要素:技术、制度 二、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

3、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物质条件、技术等因素决定 技术进步表现:工具机、动力机、控制机、智能机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社会生产活动运行循环过程 所有制的决定作用:决策权源于所有权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和决定 问 题:试解释人民公社制度为何失效。 为什么先进生产力总能打破和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财 富创造能力的提高使得新的生产关系下的利益分配,更优于旧生产关系下的利益分配,且 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联 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的替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王权社会之替代莫不如此。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

4、力和上层建筑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 阶级性:学说带有反映阶级利益的特点 科学性:反映了社会中的必然性、客观性规律 规律:依时间和条件而必然(一定程度)出现的可重复的现象任务:揭示人类各个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较的特点 1、历史性质 建立中国的经济学,经济学有国家属性吗? 2、阶段利益背景 3、人的经济活动的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否有确定性很强、必然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实践、历史决定论? 波普尔 通向奴役之路 哈耶克 经济学的国家属性问题: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数学方法:

5、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 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政治经济学的名字来源,庄园经济学配第:劳动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体系矛盾 (1)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问题、思想) (2)创新(二重性、劳动力产品、生产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特点与问题(哲学+逻辑) (人类第一个体系的终结,庞巴维克的反驳,生产价格转型问题)二、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计划经济 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计划经济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6、学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对马克思方法的认识:一般科学方法、科学本身的方法、科学是否需要信仰!发展科学的 方法马克思: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年出版。何炼成:价值学说史 ,陕西人民出版社,年版。英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年版。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商务印书馆,年版。卫兴华:政治经济学研究 ,求实出版社年出版。吴易凤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出 版。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霍华德:马

7、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883-1929;1929-1990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二因素 定义 使用价值与价值 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产品 2、供他人消费 3、交换 交换价值:交换比例 决定交换比例的因素 (1)共同拥有(2)无差别可公共度量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价值 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有否或从属、让渡关系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满足市场(他人需要) 商品生产者有自主权,但产出能否得到社会认可 局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困难:多

8、因素影响下的度量的困难、权重不一导致评价的不一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劳动强度 满足社会需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供求总是平衡的) 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总需求相一致的总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实现问题:刚好:等于,如果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等于总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 超额: 小于,总和小于总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部分实现:大于 总和大于总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条件 劳动过程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众多的因素:生产条件、熟练程度、劳动强度等等 将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归结为其中

9、的一个主要因素劳动,理论上只能够假设其她因素可 以直接比较进行折算,但是在现实生会存在困难:这种困难甚至在逻辑上没有办法解决: 如股价指数计算、 ,阿罗不可能定理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劳动者之间的差异导致这种选择是不对称 的!三、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不同条件下,商品价值量、社会生产力变化)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与 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单个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问: (1)劳动是可以公共度量的属性吗?(多属性对象的度量) (2)怎样实现对具体劳动的社会价值度量? A、直接计量 B、由社会竞争过程间接由收入来度量 (3

10、)商品之间的交换价值(比例)为何由劳动价值量决定(等价值为何要交换等价值为何要交换,分工、财 富生产力与收入水平提高) (4)不同时期的劳动价值能够比较或公共度量吗?(劳动价值非人追求的目标) 直证法:收入最大法,利益均衡财富最大化与资源最优化配置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是不是财富标准或是否富裕的标准深入的问题:有资本参与劳动过程时,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资本的作用和利润的来源非替代性定理:规模经济不变、不存在联合生产或范围经济、劳动是唯一不 可缺少的因素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归纳法) 简单、个别、偶然、相对价值因生产力的变化而变

11、化 扩大、总和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二、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和标准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前提升值(购买力或交换价值、价值)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问:黄金曾经定为世界货币,但现在已退出,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形式的演化 非贵金属货币、贵金属货币、法定纸币 二、货币层次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问题: 人们需要中的币值稳定指的是什么? (1)所代表的金属货币所包含的劳动量、 (2)交换价值或购买力(因相对劳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一、货币流通量 二、纸币流通规律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问题: 1、经济发展过程中金属货币交换价值的变化?

12、不足的升值,过多的贬值,有正反,不稳定 性 2、生产率提高对金属货币的交换价值的变化,币值的变化,一般来说,金属生产率提高相 对慢 3、信用货币的货值稳定问题,购买力不变的,其金属含量越来越小,联系,1973 年蒙代 尔对黄金走势的判断。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 市场经济 基本条件:社会分工(非家庭分工)属于不同利益主体(集团)从事不同的劳动、所有权 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交换经济所有权差异分工历史上的三次的分工: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农业、商业的出现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小生产(自雇、个体) 资本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企业:内部分工(企业产生的原因) 、雇佣关系)一、自然

13、经济和商品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由交换、分散决策、与计划经济相对应。 一、市场及基本构成要素 三类主体、相互关系和制度(系统论的思想) 二、市场体系(分类及完备性) 按生产要素、产品(产业)三、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风险补偿机制 市场机制的基本作用: 1、资源的有效配置 2、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 核心问题:信息(米塞斯、兰格) 、激励(科尔耐:预算软约束) 问题:市场经济为何和什么条件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阿罗德布勒的一般均衡理 论、瓦尔托斯魁奈 问题:市场经济的有效性问题(标准和论证逻辑)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两点:价值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等价交换 市场

14、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调节生产要素的根本(影响)技术进步(本质、与现代经济理论关系)优胜劣汰、竞争(适者生存) 问题: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否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 三、时间节约规律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 一、资本的含义 能够增值的价值:资本商品、劳动力 早期与当代西方学者:大都不从价值形态上来认识资本,而从效用角度来解释。 1960 年代,剑桥的罗宾逊夫人也有这方面的责问:资本如何计量与累加。 价值增值的含义区别:劳动价值增值、资本所购买财富数量的增加 二、资本

15、总公式及其矛盾与资本的形成 货币,根据其交换所实现目的不同,区别为货币资本与交换工具 货币资本:GWG G:Gold W:ware 交换工具:W-G-W (1)目的与动机不同 (2)流通内容不同,增值与不增值 (3)流通限度不同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增值与流通中等价交换的矛盾。 李嘉图体系方法之一:导致古典经济学体系解体。 三、资本形成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化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雇佣产生的条件 拥 有并自由支配的劳动能力 缺 乏生产资料 有 需雇佣劳动力的资本投资 讨 论:这些条件还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吗? 雇 佣与被雇佣的原因在现代经济中的原因是什么?这 是那时所归纳总结的现实,当代现

16、实却不一定,反映出其理论前提局限于资本短缺。 劳动力的价值 生存费用 家 属费用 劳动力成本 学 习与教育费用 历 史与道德因素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自身的再生产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一、劳动过程,具体劳动的耗费过程,创造使用价值过程 劳动产品应该为谁所有?是劳动雇佣资本还是资本雇佣劳动,当代公众公司中股东也无权 直接支配劳动产品。 二、价值形式和价值增值过程 劳动过程:创造价值和价值体制(增值)的过程 价值增值:源于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 部分价值。C+V+M=G问:劳动者不能得到其所创作的全部价值、符合价值规律吗?第三节 资本的特征和剩余价值率 一、特征 预付性(西方经济学否认对劳动力成本的预付) 补偿性(回流性) (亏损或支付危机下则不一定) 增值性:(劳动价值增值与购买力增值) 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