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专题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8379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7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专题四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专题四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专题四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专题四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专题四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专题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专题四(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康廷虎康廷虎 副教授副教授 专题四:人格教育专题四:人格教育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概述 意识和自我意识意识和自我意识 意识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的高级阶段。 自我意识是指自己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自我意识是指自己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形式)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内容)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观念) 二、大学

2、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自我中心期 客观化时期 主观化时期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转化与稳定 自我认识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自我概念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自我概念的变化的变化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 丰富性与波动性;敏感性与情境性;自卑感与自尊感相互交织丰富性与波动性;敏感性与情境性;自卑感与自尊感相互交织。 自我调控自我调控 自我设计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

3、望强烈;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 全面认识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努力完善自我 品德教育品德教育 一、态度、品德概述一、态度、品德概述 态度的实质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品德的实质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结构品德的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4、态度和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内部状态;态度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二、品德发展的理论二、品德发展的理论 对偶故事法对偶故事法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 家里人叫他去吃饭, 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

5、,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两个孩子的行为结果是什么? 两个孩子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行为效果向行为动机转变 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变 两难故事法两难故事法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重病。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

6、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前习俗水平(0-9岁):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9-15岁):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班杜拉的榜样学习理论 三、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三、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依从 认同 内化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概述一、群体心理概述 群

7、体群体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群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 共同目标、有一定结构、有依存关系共同目标、有一定结构、有依存关系 群体心理效应群体心理效应 群体归属感 群体认同感 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社会助长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惰化 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群体动力群体动力 群体凝聚力

8、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是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中的倾向。 群体决策 从众和服从从众和服从 从众从众 影响从众的因素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女性要高于男性女性要高于男性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服从服从 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出的行为。 服从和从众的区别服从和从众的区别 服从主要是指令性服从主要是指令性、群体规范或是权威意志的服从群体规范或是权威意志的服从。从从众不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众不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舆论而是对舆

9、论、群体的气氛压群体的气氛压力的随从力的随从,即即“随大流随大流”。 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模仿模仿 影响模仿的因素影响模仿的因素 年龄与阅历;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相似性年龄与阅历;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相似性 感染感染 影响感染的因素影响感染的因素 被感染者与感染刺激发出者的相似性;被感染者与感染刺激发出者的相似性; 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二、大学生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的

10、特点 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定向阶段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交流阶段情感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纵向同一纵向同一具有自我同一性;具有自我同一性; 横向协调横向协调情知意协调情知意协调 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三个层次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好人特征好人特征” 密码:xinlixue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11、现状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抑郁指数: 0.47533.8 p40.1 p0.05 2011年对工科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277名大学生的调查。 基本结论基本结论 除抑郁之外,大学生的焦虑水平、社会孤独均高于常模水平; 与男生相比,女生所体验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更高,社会孤独感更强; 相对而言,低年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及孤独感体验更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向学生广泛地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传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 融合于学生社团活动或学术活动 针对特殊问题或个案实施团体辅导或个体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入学适应 学习心理 人际交往 恋爱与性 生涯规划与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