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79954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课改”到“改课“,直面课堂“新常态”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从“课改课改”到到“改课改课“,直面课堂,直面课堂“新新 常态常态” “千课万人千课万人”学习体会学习体会11 月 17 日,我有幸和本校 7 位教师一起,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观摩了“千课万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常态课堂” ,时间只有短短四天,在这四天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借此,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什么是新常态课堂?当前的新常态课堂具有什么特征?千课万人这本书是这样解说的:一、在课改上指向上的“新常态” 。由传统得形形式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开始转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新常态” 。二、在课堂模式上的“新常态” ,由传统的以教师

2、讲为主线,转向以学生为主线。课堂不能以“教”为本, “教”虽然很重要,但“教”又必须以“学”为本。因为没有学生主体的努力,别人是无法教会的,所有看似教会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三、在教学内容上的“新常态” 。教学文本是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既定教材的执行者,又是超越文本的创造者。教师既要立足文本、运用文本,又要超载文本,实行”超文本“教学。四、在教材选择上的“新常态” 。由使用、开发好规定教材到发现、启用更多的优质新教材,不仅有益于调动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促进现行教材的择优选用,以促进教材建设上的新陈代谢。五、在教学方式上的“新常态”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改课”最具

3、有标志性的景观。如“学习单”的全程运用;变“预学”为“先学”的机里转化;“小组讨论”的高效展开;“体验”教学的落地生根;“学习共同体”的组建;“随堂作业”的百花齐放;.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为“把握教学重点”并不是什么难事。第一,一般在阅读了教材内容之后,本节课的重点就可以有个大体的把握;第二,现在每一本教材都有教参,教参中的重难点也是可以参考的资源。但是经过这四天的听课,我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要把教材读透读精,要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掌握重点内容,实非易事。我从倪芳老师的1120 各数的认识一课说起。这节课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要是让初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学习也不是太

4、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单单的从学生认识这十个数就达到目的。一节普通的10-20数的认识能够上的如此精彩、生动、有深度,的确令人钦佩。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首先,挖掘教材有深度。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高人一筹,不止教出数字的表象,更是教出了数学的本质。其次,课堂和谐生动。本节课有六大亮点:1、本节课从看绘本故事,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引入新课: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数字宝宝还没有发明出来,古人还不会用数?他们用什么表示羊的只数呢?古人用一块石头代表一只羊,两块石头代表两只羊,那十只羊呢?十五只羊呢?二十只羊呢?大家想一想那么一大堆的石头摆起来不方便,那怎么办呢?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了一个好

5、办法:十块石头变成一块大石头,那一块大石头和三块小石头表示数字几?想一想用一块大石头表示 10 和前面的一块表示 1 相比,有什么好处?教师总结一小块一小块摆太麻烦,用一大块表示 10 就很容易又很快数出。这样又省时又省力气。古人真聪明,对不?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聪明的古人,用一根一根的小棒来表示数字。2、课前导入以古人的数数方法,引入新课,即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课倪芳老师通过摆一摆、扎一扎、比一比、说一说等,完成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课上通过学生摆小棒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 10 个 1 是 1 个十,掌握 1 个十和几个 1 表示十几。在数小棒时,教师引导

6、学生质疑: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几?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 1 个十,从而突破了本课难点,3、为了使学生能区分数位,认识 11 时,创设了这样的环节:你是“1” ,我也是“1” ,这两个“1”一样吗?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区分两个不同位置的“1” ,让学生体会站在不同位置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同。老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把十位上的 1 取名“大 1” ,个位上的 1 取名“小1” ,还通过两个 1 的争论,让学生思考两个 1 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思考。4、在教学 11-20 各数的顺序时并不是让学生生硬地去记忆,而是通过“找家”的小游

7、戏来学习,其实在这个环节不但学习了数的顺序,同时也包含了数的大小比较、相邻数等等这些知识,可谓设计巧妙,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了知识,很好地建立了数感。5、本节课用一捆小棒把数、数位、计数单位、十进位制进行了完美结合,精彩演绎出数字背后隐藏的数学真谛。6、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本节课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评价,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适时的评价,倪芳老师带了一根铅笔,说要把他送给“既会倾听又会思考的同学” ,在学生到前面数出 15 时,倪老师又说“不仅声音洪亮,还能数出比 10 大的数” “他的宝贵经验真值得推广” “你看他多会思考啊” ,适时恰当、内容丰富的评价语言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自信中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名师们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却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总结经验,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