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输电线路弧垂调整作业指导书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41.95KB
约13页
文档ID:58561232
输电线路弧垂调整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3

Q/YNDWQ/YNDW 113.2.0102005Q/YNDW 113.2.010-2005 前 言 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输电线路弧垂调整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罗正贵 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刘建会 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罗正贵 王洪武 本指导书审定人:赵建宁 本指导书批准人:廖泽龙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Q/YNDW 113.2.010-2005 目 次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引用标准 …………………………………………………………………………………………………1 4 支持性文件 ………………………………………………………………………………………………1 5 技术术语 …………………………………………………………………………………………………1 6 安全措施 …………………………………………………………………………………………………2 7 作业准备 …………………………………………………………………………………………………3 8 作业周期 …………………………………………………………………………………………………5 9 工期定额 …………………………………………………………………………………………………5 1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5 11 作业流程 …………………………………………………………………………………………………6 12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6 13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9 14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9 附录 紧线质量等级标准及检查方法表……………………………………………………………………10Q/YNDW 113.2.010-2005 输电线路弧垂调整作业指导书 1 目目 的的 规范输电线路弧垂调整作业方法,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所属企业各类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导、地线的弧垂调整施工作业 3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SDJ3-79《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GBJ-233-90《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SD165-87《电力建设施工机具设计基本要求》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篇) SDJJS 2-87《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试行)》 GB/T2900.51—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工术语架空线路》 4 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电力线路工程技术标准规程应用手册》 《供电企业技术标准实用全书》 5 技术术语技术术语 5.1 弧垂 架空导、地线两悬点连线上的任意一点到架空导(地)线间的垂直距离称该点弧垂。

通常所说的弧垂是指架空导(地)线上的最低点到导(地)线两悬挂点连线的垂直距离 5.2 耐张段 输电线路中一耐张杆塔与相邻耐张杆塔之间所包含的线路段 5.3 画印 1Q/YNDW 113.2.010-2005 架空导、地线提升到杆塔挂点上在满足弧垂要求后在挂点处导、地线上所作的印记过程 5.4 观测档 架空导、地线弧垂观测时在耐张段内所选定的杆塔位置 5.5 初伸长 架空线受到张力或温度变化后产生的塑性伸长和蠕变伸长简称为初伸长 5.6 等长法观测弧垂 又称平行四边形法观测弧垂是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空线两悬挂点处各向下量观测档档距的中点弧垂 f 距离绑扎弧垂板, 然后登杆塔在测站端的弧垂板处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弧垂 5.7 异长法观测弧垂 与等长法相似,只是在观测档两端弧垂板绑扎位置距悬挂点不等高进行的登杆塔弧垂观测 5.8 角度法观测弧垂 用观测架空线弧垂的角度以替代观测垂直距离,实现用经纬仪在地面直接控制架空线的弧垂 5.9 档端角度法观测弧垂 将采用角度法观测弧垂的经纬仪摆放在观测档一端的杆塔中心处观测弧垂的方法 6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 6.1 导、地线的弧垂调整时紧线或松线应严防抽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观测弧垂人员在弧垂达到设计值时应迅速、准确通知紧线指挥人 6.2 弧垂调整时导、地线上使用的工器具及绳索必须受力安全、可靠,有专人检查,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导、 地线弧垂调整 所使用的开门滑车应将门钩扣牢固或用绑线绑牢, 防止绳索滑脱 6.3 交叉跨越的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导、地线的弧垂调整时需设专人看守 6.4 弧垂调整时应检查架空导、地线有无障碍物挂住紧续松线时应检查接续管或接线头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有无卡住现象,如有,应用绳索或木棒处理 6.5 紧线或松线作业前应检查拉线、拉桩及杆根,如不能使用时应加设临时拉线加固,主牵引绳与杆塔夹角不小于 60º,滑车必须绑牢 6.6 杆塔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带必须绑在杆塔牢固构件上 6.7 紧线或松线作业中注意感应电和人身触电 6.7.1 作业中下方有被跨越的电力线路,必须搭设好越线架,架子一定要搭设牢固,搭架工作必须有专人指挥、检查,防止搭设的架子倾倒,造成人身触电和摔伤 6.7.2 紧、松线过程中越线架始终要有专人看守,防止线被架子挂住或掉到架子外边,滑到带电线路上 6.8 进行导、地线牵放工作时严防砸伤、抽伤 2Q/YNDW 113.2.010-2005 6.8.1 牵放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担任,由有经验的人领导,并应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明确分工, 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对起重工作和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无问题方可作业 6.8.2 牵放机械如绞磨、汽车吊、手摇绞磨等必须安置平稳、牢固,并设有制动和逆制装置 6.8.3 在起吊牵放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导、地线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和通过 6.8.4 牵放工器具应妥善保管,定期检查试验钢丝绳应定期浸油,发现有断丝、断股或损伤严重,不准使用 7 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7.1 导、地线的弧垂调整需视紧线段杆塔数的多少配备作业人员,一般在观测档需配备 1 名弧垂观测人员和 1 名记录人员;牵放导、地线端需配备 8 名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中有 1 名负责指挥(工作负责人担任) ,1 名负责安全,1 名负责开机动绞磨, 2 名负责绞磨绳头,3 名负责杆塔上作业配备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适应野外高空作业弧垂观测人员还应熟悉架线全过程作业,能熟练使用经纬仪、水平仪和望远镜 7.2 进入作业现场前工作负责人应办理好导、地线的弧垂调整相关作业场地临时占用手续和青苗补偿手续,并平整、清理好牵放导、地线作业场地清除弧垂观测通道内的障碍物 7.3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将紧线段架空导(地)线安装应力曲线、百米档距弧垂曲线及施工记录等资料准备齐全, 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向所有作业人员作技术交底, 并清楚交待人员分工、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弧垂观测人员在作业前需选择弧垂的观测档, 且对观测档的弧垂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编写成《弧垂观测表》 7.4 导、地线的弧垂观测档选择 7.4.1 当紧线段在 5 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7.4.2 当紧线段在 6~12 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7.4.3 当紧线段在 12 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7.4.4 弧垂观测档应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跨越物附近的线档等观测档位置应分布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 4 个线档 7.4.5 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应选择对邻近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作测站,不宜选择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7.5 导、地线的弧垂观测档弧垂计算 7.5.1 导、地线的弧垂观测档弧垂计算的依据是设计部门提供的导(地)线安装应力曲线或百米档距弧垂曲线图设计部门提供的导(地)线安装应力曲线或百米档距弧垂曲线图在初伸长方面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曲线图已按降温补偿法考虑了架空线的初伸长,在计算观测档弧垂时不再考虑初伸长影响;另一种是曲线图未考虑初伸长影响,查应力曲线图时应注意设计说3Q/YNDW 113.2.010-2005 明,弧垂计算时应考虑降温,一般情况下,钢芯铝绞线降温 20℃,钢绞线降温 10℃。

7.5.2 以耐张段作为紧线段的观测档弧垂计算 a 观测档的导(地)线悬挂点等高,弧垂较小时,依据导(地)线应力曲线图计算观测档弧垂导(地)线应力曲线为δ=f(lab) ,根据观测档所在耐张段的代表档距 lab查不同温度下(一般是每变化 5℃有一条曲线)的紧线应力δab,然后按下式计算观测档的弧垂 f=g1l²/8δab ( f:观测档的弧垂 m;g1:导地线的自重比载 N/m.mm²;l:观测档的档距 m;δab:观测档所在耐张段的代表应力 N/mm²) b 观测档的导(地)线悬挂点等高,弧垂较小时,依据导(地)线百米档距弧垂曲线计算观测档弧垂首先查出观测档所在耐张段的代表档距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百米档距弧垂f100,然后按下式计算观测档的弧垂 f=f100(l/100)² c 观测档的悬挂点等高,但弧垂偏大,即 f/l≥5%时,按下式计算观测档的弧垂 f2=f[1+4/3(f/l)²] (f2:悬挂点等高,且 f/l>5%时的观测档弧垂 m;f:观测档的弧垂 m,按上两个公式计算所得) d 观测档的悬挂点不等高,且高差角Ψ≥10º时,应按下式修正观测档弧垂 f3=f/cosΨ (f3:悬挂点不等高时的观测档弧垂 m) 7.5.3 孤立档的弧垂计算 在一般情况下,仍以式f=g1l²/8δab或式f=f100(l/100)²进行计算,只是式中的 l于 lab。

以孤立档为紧线段紧线时,通常挂线端已联好耐张绝缘子及金具串,观测档弧垂应按下式计算 fG=f[1+λ²cos²Ψ(g0 -g1)/ l²g1]² (其中g0=Gn/nλS) (fG:孤立档的观测弧垂修正值 m;λ:耐张绝缘子串的长度 m;l:孤立档的档距 m;g0:耐张绝缘子串的自重比载 N/m.mm²;Gn:每相单侧导线耐张绝缘子串的重力 N;n:耐张绝缘子串所联架空线的根数;S:架空线的截面积 mm²)挂完线后检查孤立档弧垂时的弧垂为(两端已联好耐张绝缘子串及金具) fG1=f[1+4λ²cos²Ψ(g0-g1)/ l²g1] (fG1:孤立档的验收弧垂 m) 7.5.4 连续上(下)山时的观测档弧垂及调整计算 a 连续上(下)山时挂于放线滑车的架空线,因两侧出口处张力相等,而水平张力因高差而不相等:山下侧水平张力变小,其弧垂大于设计值;山上侧水平张力变大,其弧垂小于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