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445859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8月住建部培训--城市规划原理讲义a_ppt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 城市规划原理 复 习,城市规划原理核心内容,认识城市 城市的特色、作用 城乡差别 城市与城市化 规划城市 前期调研 现状分析 规划设计(各个层次的规划) 建设与管理城市 规划的实施 规划的保护 政策法规的制定 政策法规的执行,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与乡村 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三、城镇化及其发展 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2、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

2、程及当前状况 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产生 (1)从军事防御到商品交换为城市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剩余品交换和争夺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4)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 2、城市的概念: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

3、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1)城市产生的定义: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市功能的定义: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 (3)城市集聚的定义: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与周围区域保持密切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 (5)城市的景观定义: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物、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的巨系统。,一、城市与乡村,3、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城乡之间界限日益模糊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

4、本特征的:人口、建筑、生产、消费、交换 ,城市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城市的未来不断发展变化 (4)城市具有系统性:包含相互流动的经济、政治、社会、空间环境、要素流动子系统等 4、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集聚规模的差异 (2)生产效率的差异 (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5、我国市制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二是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广域型市制:市区与市域) (二)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的”二元化”:城乡分治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

5、:1-7: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三、城镇化及其发展,1、城镇化的定义:是一个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镇常住人口与区域总人口比例,质量指标更反映发展水平)。 2、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区域总人口. 3、城镇化的涵义 (1)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人口集中、空间形态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2)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4、城镇化发展的基本阶段 集聚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 5、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当前状况 (

6、1)当前状况:沿海化、大城市化、城市群化、部分发达城市的郊区化 (2)推进健康城镇化:不是单纯追求人口意义的城镇化,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注重城镇化质量,城镇,城镇,城镇,城镇,6、新型城镇化内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四化同步的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四化协调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 布局合理的城镇化:城市群、中小城市、小城镇联动发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 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弘扬文化的城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7、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3)建立多元资金保障体制 (4)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5)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6)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1、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2、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快速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空间拓展 3、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4、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健康的城市发展

8、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城市装饰,城市精神,城市约束,城市载体,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一、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 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3、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二、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割据 2、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 3、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三、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1、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2、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一、国外

9、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1、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古希腊(广场为中心,方格网为道路骨架) 古罗马(纪功柱铜像)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米利都、雅典,巴黎、伦敦,营寨城的十字形街道 中世纪城市以城堡、教堂为空间主导地位:古罗马、佛罗伦萨;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城市放射轴线,巴黎的星形广场和香榭丽舍大道,2、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问题: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市政设施缺乏,城市环境卫生条件恶化 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的乌托邦);欧文1817年在美国实践的“协和村”;戈定1859-1

10、870年在法国的实践 法律基础: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豪斯曼) 技术基础: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 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3、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3.2万人的规模,中央公园的圆形城市,每一个田园城市的城区用地占总用地的1/6,城区之间是农业用地,各个区域联系依靠从中心向外放射道路(莱彻沃斯) (2)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希望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内部改造,从明天城市、光辉城市到雅典宪章(1933) (昌迪加尔) (3)其他理论: 索里亚.玛塔的

11、线形城市理论(依托铁路大发展,马德里的市郊),指导了哥本哈根的指状式发展和巴黎的轴向延伸; 戈涅的工业城市(结合工业区布局),孕育了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原则;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城市建筑艺术); 格迪斯的学说(进化中的城市),调查分析规划,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芒福德形成综合研究与区域规划,霍华德“田园城市”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 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2万人)

12、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形成城市群.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建设工厂、仓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letchworth)(伦敦东北部56公里处)由恩温、帕克完成,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1933年雅典宪章 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布局中部为中心区;40万人24栋60层高楼、60万人板式住宅、200万人花园住宅;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1

13、931年“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思想集中体现 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4、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1)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化理论(诺瑟姆):三个阶段:起步70% 戴维斯认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越晚,城市化越快,从1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转变为30%,英格兰和威尔士用了79年,美国用了66年,德国是48年,日本36年,澳大利亚26年 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理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广亩城理论)、城市集中发展理论(超大城市、世界城市) 城市体系理论:贝利较好的结合了分散与集中发展理论,职能、规模、等级与空间分

14、布,(2)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 工业区位理论、廖士市场网络区位理论) 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 城市功能组织(雅典宪章) 城市土地使用形态(伯吉斯的同心圆、霍依特的扇形、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 经济合理性(地租理论) 城市道路交通(铁路主导的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柯布西埃提出的汽车时代城市规划方案、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 空间形态(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的城市建筑艺术) 城市生活(马丘比丘宪章、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凯文.林奇的城市意想、雅布斯的社会调查、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3)城市规划方法论: 综合规划:麦克劳林、

15、林德布罗姆 分离渐进:林德布罗姆 混合审视:爱采尼(城市规划决策方法) 连续性城市规划:布兰奇 倡导性规划:达维多夫,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都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雅典宪章(1933年)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的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16、。 核心内容是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C、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认为雅典宪章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