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创造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8385010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与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智力与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智力与创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智力与创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智力与创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力与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与创造力(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智力与创造力,本章旨在分析智力的理论及其测验,并论述青少年智力发展在水平、类型、性别和表现早晚上的差异,并探讨智力的早期发展及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智力及其理论 智力测验 智力的差异性 创造力的培养,第一节 智力及其理论,一、智力与智力结构,(一)智力理论,(二)智力结构的理论,主要观点有:,1、智力是一般的和单一的能力,2、智力是由广泛的和比较独立的因素群组成的,3、智力是无联系的和分离的能力的集合,也有把知识、技能和行为划入智力结构范围的西方心理学界的观点,因素论 智力结构论 智力形态论多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一)因素论,1、单因素论在古代,无论中外对智力、能力、知识、技能甚至

2、经验都是不加区分的,浑然一体地称为“本领”、“才性”。,2、二因素论,斯皮尔曼 (C.Spearman,1904年)在20世纪初使用因素分析方法对大量的可能与能力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后,提出的一种能力结构的理论。他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部分构成的 一般因素G 体现于人的各种活动,是人人都有的,但每个人的G的量有所不同;所谓一个人“聪明”或“愚笨”,正是由G的量的大小决定的。由此,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G在智力结构中是第一位的和重要的因素。 特殊因素S 因人而异,即使在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种类的S,它们与各种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空间认知能力等相对应,每一个具体的S只参与一个特定的能力

3、活动。,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 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包含G因素越多, 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 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评价: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对我们理解智力的结构有重要的启发。当然,斯皮尔曼强调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的区别,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3. 群因素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 瑟斯顿 主要观点:根据对实际智力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的结果,塞斯顿发现,在智力组成中并没有像斯皮尔曼所说的普通因素,而且也未发现所谓特殊因素。按塞斯顿的分析结果,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括了七种基本能力: (1)语词理解

4、(2)语词流畅 (3)计算 (4)空间知觉 (5)记忆 (6)知觉速度 (7)推理,(二)智力结构论,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Guilford,1959年)提出的智力结构三维模型。 第一维度是五种心理操作,有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第二维度是四种内容,有图形的、符号的、语义的和行为的 第三维度是六种信息形式或产品,有单元、类、关系、系统、转换和含义 这样在理论上就有可能有54 6=120种可能的智力因素,而每一种智力因素就是一种独特的能力,都分别由心理操作、内容和产品构成。,评价: 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对智力结构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看法,同时考虑信息加工的内容、操

5、作和产物,有助于智力测验研究工作的深入。但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显得过于精细。吉尔福特否定一般智力存在的观点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三)智力形态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l,1963)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形态的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是一种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认知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均属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的特征是,面对不熟悉的事物,能对信息准确地进行反应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 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

6、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在个别差异上,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则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凡是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晶体智力。 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但在个别差异上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联系,晶体智力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甚至有些人因知识经验的累积,其晶体智力反而呈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智力与年龄的关系,(四) 多元智力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 加德纳 主要观点: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

7、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他提出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1)语言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人际智力;(7)自知智力(自我内省智力)。(8)认识自然的智力。,评价: 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智力理论强调数理逻辑智力和语言智力,而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结构将各种智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工作。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五)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Ster

8、nberg,1985)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试图说明更广泛的智力行为。,他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结构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成分智力),智力包括三种成分(component)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metacomponent)是由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

9、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 performance component )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和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智力是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

10、ence)。 一般说来,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初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能适应或不愿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智力情境亚理论(背景智力),智力经验亚理论(经验智力),智力概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当遇到新问题时,有的人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它,有的人则束手无策;在面临新的情境时,有的人能很好地应对自如,有的人则不知所措。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

11、互作用。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的操作时,需要运用许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第二节 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 个体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量表韦克斯勒量表团体智力测验:美国陆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 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一)个体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量表 本世纪初,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提出来的 比纳早年就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1904年比纳受法国教育部的委托,参加筹建研究呆傻儿童的研究会,并接受研制呆傻儿童检测办法的任务,以便把他们从一般儿童中区别出来,给以特殊的教育。 1905年,比纳

12、在西蒙的帮助下,编制了最早的一个智力量表。之后经过三次修订,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量表之一,如何来确定儿童的心理年龄(mental age,MA) 呢? 把测验题目由易到难排列,一般来说,儿童的年龄越小,他所能通过的题目数就越少,不同的年龄的儿童所能完成的题目数是不同的,通过测试可以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一般所能通过的题数。受测者通过了几岁组儿童通过的题目数,他的智龄就是几岁。同一年龄的儿童,通过的题目数越多,说明其智力越高。,然而,如果年龄不同,所测得的心理年龄一样,那么,还能区分二者的智力高低;如果年龄不同,心理年龄也不同,两个孩子的智力就不好比较。 为了克服用智龄作指标的这种局限性,推孟在

13、修订斯坦福比纳量表时,采用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作为智力的指标。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先提出来的,其计算方法如下:,智商由于是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 )的比率,故又称为比率智商。按比率智商,IQ远远大于100,表示智力偏高,IQ在100上下,表示智力中等,IQ远远小于100,则说明智力较低。 比率智商的提出,部分解决了不同年龄的儿童智力水平的比较问题,比率智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年龄在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率智商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这与智力发展的

14、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如果有一个60岁的人,他的智力年龄为18岁,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个老人一定是智力过人的,但按比率智商的算法,他的IQ为30,显然是个弱智(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智商的理论解释,韦克斯勒量表,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1939年又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其基本做法是不再把不同年龄组的人相互比较,而是把同一年龄组的人进行相互比较,而假定每个年龄组的人中,高、中、低智商的人数分布情况基本相同。,X是指某受测者的测验成绩,M是指该受测者所在年龄组成员的测验的平均成绩,S则是指该年龄组成员的测验成绩的标准差。通常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参照标准。 举例:某施测年龄组的平均得

15、分为分,标准差为,某人得分,他的智商为多少? IQ10015(8580)5115 说明他的IQ比的同龄人高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的不足,即不会再由于一个人的智力年龄和实足年龄的不同步增长,而出现年龄越大智商越低的现象。,其韦克斯勒量表:,(二)常用的团体智力测验,1.美国陆军测验 2.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的一种团体智力测验,它是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 瑞文测验的优点在于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等条件的限制,适用的年龄范围也很宽,从5岁半直至老年,而且不排除一些生理缺陷者。测验既可单独进行,又可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以百分等级常模解释,直观易懂,因而该

16、测验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智力测验产生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目前,智力测验被广泛用于教育、医学等领域,为实现人才、选拔人才和因材施教等提供一定的指导。 智力测验也有它的局限性,对它的批评主要集中在: (1)智力测验出的是智力还是知识技能? (2)智力测验的公平性; (3)多元智力理论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测试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而其他智力则被忽略了,尤其是个体的创造性能力在智力测验中没有得到反映。 (4)智力水平虽然会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但并不能决定将来取得成就的大小,反而可能由于操作的不当,给个体的心理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因此,对智力测验我们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并不能代表智力的全部,充其量只是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罢了;第二,现行的智力测验所得的结果并不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的圆满,因为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是自尊、自信、尤其是自我努力的程度;第三,智力测验的实施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尤其是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必须十分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