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7723175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全基础管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安全基础管理,1,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目 录,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管理、变更管理、承包商,危险作业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2,1.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实,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是安全工作实施的保障,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环境安全执行计划,【 通过能动性地参与及执行力实现 “环境安全第一, 无灾害工厂” 】,安全持续改进,卫生/保健,环境改善,-执行安全标准化 -PSM风险管理 -强化Leadership执行 -确保本质安全规范作业行为,-预防职业病 -改善工作环境 -健康检查及改进活动,-

2、遵守法律法规 -污染预防 -预知先行管理 -环境和谐的 经营体系,实现稳定的无灾害工厂,遵守安全法规及人性化的安全理念,遵守基本,实现环境安全事故Zero,全员参与的SHE管理持续改进,实现一等LG的安全管理文化,4,实施与运行,OH&S方针 环境方针,检查与纠正 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善,策划,EHS体系,5,EHS体系,培训教育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作业安全 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职业危害 事故与应急,持续改进,负责人与职责 风险管理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检查与自评,Check,Act,Plan,Do,*基于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6,7,8,2. 安全投入,安全投入 工伤保险

3、 安全生产责任险,9,中华人们共和国安全法第十七条、十八条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用人单位应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职工均有依照本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天津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本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保险公司投保安全责任险,投保安全责任险的,可以不再缴

4、纳风险抵押金。,10,11,12,3. 安全教育培训,资质培训持证上岗 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持续的安全教育培训是达成本质安全的重要保证,13,中华人们共和国安全法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中华人们共和国安全法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中华人们共和国安全法第二十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

5、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14,15,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均应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取得市安监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20,40,60,80,100,120,140,起重作业 21,水质分析 3,压力容器作业 103,锅炉作业 12,危化品 110,电工作业 11,制冷作业 8,17,4. 隐患排查治理,法律、法规、标准的识别和获取 风险评价 评价结果的落实宣传培训 隐患排查制度,进行隐患排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18,利用不同途径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6、,及时进行更新,并加以宣传、培训、贯彻执行1.政府发文;2.政府网站查询;,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生产设施进行风险评价,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制定改善的方案,并进行落实改进,以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1.日常安全隐患排查;2.HAZOP分析;3.工厂安全现状评价,19,20,21,22,项目:RE-3101水盘管下弯头(设计壁厚18mm) 内容:2011年7月检测结果 最小壁厚 = 11 mm。 最大腐蚀速率 = 2.33 mm/y 腐蚀表现:冲刷腐蚀 预计最小使用寿命:0.75年 数据分析:中心区域腐蚀严重 处 理:考虑到该设备每年停车一次,且正常开车时无法进行检测,故对使用寿命小于2年的弯

7、头进行外部加护套处理。 影 响:避免正常运行时弯头泄漏,导致装置停车。,壁厚跟踪,PM方式:壁厚检查 检查周期: S、A类设备:0.5 次 / 月; B类设备:2 次 / 年; C类设备:1 次 / 年。 判断标准: 最小允许使用壁厚=最小计算壁厚+腐蚀余量+材料偏差 最大腐蚀速度=(上一次检测壁厚-本次壁厚)/间隔时间 注:处于检测上一次壁厚采用设计壁厚。 预计最小使用寿命=(检测壁厚-最小允许使用壁厚)/最大腐蚀速度。,外圈为红色和蓝色为加护套位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使用寿命,报告方式: 视问题严重程度采取电子邮件,及电子审批的方式。由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问题跟踪: 维修前:每天对问题点进

8、行检查; 维修中:进行质量跟踪; 维修后:确认维修质量,生成维修报告,恢复计划检查周期。,23,项目:换热器HE-3402A(列管设计壁厚2mm) 内容:2011年7月检测结果 最小壁厚 = 0.72 mm 最大腐蚀速率 = 0.32 mm/y 腐蚀表现:列管外壁腐蚀 最小壁厚剩余:36% 数据分析:17根列管壁厚接近50%,且预计使用寿命小于2年。 处 理:考虑到该设备每年停车一次,且正常开车时无法进行检测,故对17根列管进行封堵处理。封堵数占列管总数的1.1% 。 影 响:避免设备正常运行时列管泄漏,导致装置停车。,IRIS检测,PM方式:IRIS检测(即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换热器列管进行无损

9、检测的一款检测系统。) 检测对象:换热器列管(需设备封头打开后进行) 检查周期: 1 次 / 年 判断标准: 最小允许使用壁厚=最小计算壁厚+腐蚀余量+材料偏差 最大腐蚀速度=(上一次检测壁厚-本次壁厚)/间隔时间 注:处于检测上一次壁厚采用设计壁厚。 预计最小使用寿命=(检测壁厚-最小允许使用壁厚)/最大腐蚀速度。 检测经验总结:当列管壁厚接近原壁厚的50%时,需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 1、对接近50%的列管进行封堵处理。 2、若设备列管状态不佳的数量达到列管总数的10-20%,准备更新设备。,报告方式: 封堵处理采取电子邮件及部门沟通方式;更新建议采用电子审批方式,外部腐蚀缺陷图像,24,

10、振动分析,PM方式:振动检测检查周期:S、A类动设备:1 次 / 周; 其它设备:视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标准: 根据振动频谱,振动值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设备的潜在固 执。处理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项目:CM-3514 内容:2010年12月7日振动数据采集结果电机驱动侧振动值较上次有大幅度上升 数据分析:频谱分析后判断可能是轴承润滑不良所致. 处理:和电气部门配合对驱动侧轴承进行补油. 处理效果:补油前驱动侧轴承振动值13.7gE,补油后振动值2.9gE,恢复到正常水平. .,25,PM方式:油品分析 检查周期:S、A类设备:1 次 / 月; 其它设备:视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标准:

11、 根据光谱元素分析,结合油品实际标准元素含量,判断油品状态。处理方式: 换油或更换油品牌号。,报告方式: 视问题严重程度采取电子邮件,及电子审批的方式。由维修部门进行维修。,项目:CM-1471A 内容: 一二段振动值从2010年9月份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润滑油取样发现油品被重度氧化有浅黄色透明状态变为黑色不透明状态,光谱元素分析发现润滑油中的抗氧化添加剂Zn元素剧烈下降. 处理:利用11月停车的机会更换润滑油. 处理效果:振动值恢复平稳状态.,压缩机测点测得的震动值呈现上升趋势,油品分析,26,项目:换热器HE-9704B 内容:2011年7月检测结果 腐蚀表现:列管内部点蚀 处 理:对点蚀严

12、重的列管进行封堵处理,并建议购买新管束进行更新。 影 响:避免正常运行时列管泄漏,从而导致装置停车。,内窥镜检查,PM方式:内窥镜检查 检测对象:换热器列管(需设备封头打开后进行),管道。设备内件等。 检查周期: 1、换热器列管:1 次 / 年(每台设备检查数按比列抽检) 2、其 它 :视实际情况。 判断标准: 通过图像反应的真实情况进行状态判定。 处理方式: 根据缺陷的实际分情况处理。,报告方式: 维修处理采取电子邮件及部门沟通方式;更新建议或需状态分析的采用电子审批方式,内部点蚀照片,27,项目: PU-1181S开关 内容:2011年3月检测结果 温度表现:开关上口红相 处理:更换内部电

13、缆 影响:避免因内部电缆过热导致开关损坏,造成设备停车,热成像检查,PM方式:热成像检查 检测对象:设备保温保冷,电器元件等 检查周期: 1、保温保冷 S、A类设备:0.5 月 / 次。 B、C类设备:2 次 / 年 2、电器元件:1 月 / 次 判断标准: 根据实际设备要求的温度上下限,通过图像反应出的高温点,判断设备状态。 处理方式: 1、保温保冷:进行修复及密封处理。 2、电器元件:维修或更换,报告方式: 1、保温保冷 局部问题:采取电子邮件及部门沟通方式 共性问题:采用电子审批方式 2、电器元件:采用电子审批方式,28,5. 事故管理,事故管理 变更管理 承包商管理,29,事故管理:1

14、.事故反应:1.1事故的应急处理1.2事故的报告2.事故的调查分析3.事故的处理(四不放过原则)4.事故统计,承包商管理:1.资质审查2.人员教育培训3.施工机具安全确认4.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5.监督作业行为6.施工质量验收确认,变更流程 a.变更目的 b.变更的合规性 c.变更审核确认 d.变更相关记录 e.变更进行1.规范设计2.危险辨识3.变更分析4.变更实施 f.变更审查 g.变更效果 h.变更后运行培训共享 i.变更后运行 j.变更档案管理,例如: VCM的HE-3301和HE-3513换热器使用 1.目的 2.变更合规性 a.压力容器的迁移手续 b.压力容器的检验 c.压力容器的注

15、册 3.变更审批确认 4.变更相关记录 5.变更的进行 a.设备使用变更前后的工艺参数确认 b.变更后的潜在危险 c.变更前后的数据分析 d.变更实施 6.变更审查 a.施工资质的审查 b.施工要求的审查 c.变更后的验收 7.变更后的效果 8.运行培训 9.变更后运行 10.变更的档案管理,变更管理,31,32,33,34,6. 危险作业管理,管理制度及标准 实施作业许可 落实安全措施 过程监督,实时进行危险作业管理,确保事故的发生,35,危险作业:1.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入容器八大必须3.动土作业4.临时用电作业-用电十不准5.高处作业6.吊装作业-吊装十不

16、吊7.抽堵盲板作业8.设备检修作业,许可证制度,36,37,38,39,危险作业前的危险因素识别:,问题点:,1.吊葫芦作业中钢丝绳没有挂在承重钢梁上;2.露在作业平台上的钢丝绳未加警戒带警示;,处理措施:,停止施工、增加警戒带、满足条件后继续施工,问题点:,1.脚手架扫地杆没有搭设;2.脚手架拦腰杆没有搭设;3.脚手架钢管两侧露出太长。4.作业过程中未用围挡进行防护,处理措施:,停止施工、修正脚手架铺设、满足条件后继续施工,问题点:,1.吊车司机未佩戴安全帽;2.吊车作业过程中没有拉警戒带;3.起重过程中,司机离开操作台。4.存在交叉作业,未出具施工方案,处理措施:,停止施工、整顿教育、满足条件后继续施工,问题点:,1.脚手架搭设不合格;2.踏板铺设数量不足;3.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带。4.作业过程中无监护人员,处理措施:,停止施工、整顿教育、满足条件后继续施工,问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