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65003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骶髂关节炎海南医学院20131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医学院 赵益龙 沈宽鸿,骶髂关节炎,目录,解剖结构 病因 骨科检查 症状 诊断 治疗 注意事项,相关解剖,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 骶髂音dqi)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在结构上属滑膜关节,从运动方式上可看做屈戌关节或滑车关节。其大小个体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个人两侧也不尽相同。 骶骨的耳状面在上位3个骶骨的侧部,朝向后外,其前面较后面宽。髂骨的耳状面朝向前内。相对的关节面之间间隙很小,关节面粗糙不平(这样,使两关节面密切相嵌,使关节面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骶骨的关节面覆盖一层较厚的透明软骨,髂骨关节面上的透明软骨则极薄(仅为骶骨关节软骨面厚度的1/3)。关节软骨上

2、可能覆盖一层纤维软骨(到青年时期,这些软骨板紧密融合,关节腔甚至完全阻塞)。,骶骨,骶骨(sacrum)dg: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突称岬,中部有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为骶正中嵴,中间部为骶中间嵴,此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孔外侧部有骶外侧嵴.骶前后孔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下端的裂孔为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为骶角.骶骨外侧部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骶粗隆.骶骨 骶骨,髂骨,髂骨(ilium):是髋骨的组成部分之一,构成髋骨的后上部,分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前部宽大的为髂骨翼,后部窄小为髂骨

3、体。髂骨体肥厚,构成髋臼的上部2/5,髂骨翼在体的上方,为宽阔的骨板,中部较薄。,屈戌关节,又名滑车关节。一骨的凸面与另一骨的凹面形成滑车关节。一骨关节头呈滑车状,另一骨有相应的关节窝。通常只能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如指间关节,肘关节。,骶髂关节,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属微动关节。关节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十分紧密,关节囊坚韧,并有坚强的韧带加固。主要的韧带是骶髂骨间韧带,位于关节面的后上方,连结于相对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在关节的前后还分别在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加强。骶髂关节的这些结构特征,增强了该关节的稳固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关节的活动,从而有利于重力通过该关节向下肢

4、传递,以及自高处着地或跳跃时起缓冲冲击力及震荡的作用。,骶髂关节,结构部位,结构部位在关节面周围特别是后部,骨骼极为粗糙,以作为韧带的附着点。这些韧带对该关节起着重要的加固作用。 前骶髂韧带:宽而薄,位于关节的前面,链接骶骨骨盆面的侧缘与髂骨耳状面的前缘。 腰骶韧带: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状面后部及髂后下棘,斜向内下方,止于骶骨外侧嵴和骶关节嵴。 前纵韧带:骶髂后短韧带的浅层,自髂后上棘达第2至第4骶椎的关节突,向内与腰背筋膜相连,向外与骶结节韧带相链接。 髂腰韧带:为坚强的纤维束,被骶髂骨后韧带覆盖,连接髂骨粗隆与骶粗隆间,由纵横交错的短纤维构成,填充于关节囊的上方和后方。 骶结节韧带:位于骨盆

5、后方,强韧而宽阔,呈扇形,起自髂后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后外侧。纤维斜向外下,集中止于坐骨结节的内侧缘。 骶棘韧带:呈三角形,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于骶、尾骨的外侧,集中止于坐骨棘,其起始部位为骶结节韧带所覆盖。,肌肉,很多肌肉对骨盆起到稳定作用,但是没有肌肉直接控制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运动。只有下腰椎和髋关节周围许多附着于骶骨或盆骨上的肌肉运动会影响到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运动。,外侧群的深层纵行肌肉系统(包括竖脊肌、胸腰筋膜深层、骶结节韧带和股二头肌),外侧群肌肉系统,A.外侧群后斜肌肉系统 B.外侧群前斜肌肉系统,外侧群的侧方肌肉系统(包括臀中肌、臀小肌和对侧大腿的的内收肌),内侧肌肉系统,骶

6、髂关节炎的病因,1、原发性骶髂关节炎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往往受年龄、体质、遗传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因之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肥胖体形的人发病率较高。,骶髂关节炎的病因,2、继发性骶髂关节炎 1髋臼发育不良 可产生生物力学的不平衡,使承重区范围缩小,承重区关节软骨承受压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起骨性关节炎。 2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 关节面不平整,机械性磨损,可引起骨性关节炎。 3髋关节某些疾病损害关节软骨 如化脓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 血

7、友病、神经性髋关节病等。 4医源性因素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软骨病变等。 5股骨头病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6髋关节创伤 如脱位及股骨颈骨折处理不当。 7髋关节内结晶病变 如焦磷酸盐关节病与痛风性关节炎等。 8内分泌异常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黄褐病等。,骨科检查,一.骶髂关节的主动运动和周围其他关节不同,骶髂关节没有其他肌肉直接控制它进行运动。然而其他关节的肌肉收缩可以对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产生一定的应力。,骨科检查,二.骶髂关节的被动运动1.同侧俯卧位运动试验2.骶骨被动后伸、内旋试验3.骶骨被动前驱、外旋试验,骨科检查,三、骶髂关节的特殊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是

8、检测腰椎周围神经组织的 试验,但是这个试验会对骶髂关节产生一定的应力作用.如果检查者做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都不超过70度的话,则提示骶髂关节有问题。 2.俯卧屈膝试验通常这个试验用来检查股直肌紧张度,上腰椎病变,上腰椎神经根受损或骶髂关节活动度降低等情况。通常在膝关节屈曲90度以前,同侧髂前上棘就已经开始向前旋转,则提示骶髂关节活动度降低。,骨科检查,3.骶骨固定试验该试验也称为同侧后旋试验,患者呈站立位,检查者坐于患者身后,一手拇指放于髂后上棘,另一手拇指平行放于骶骨上。让患者单腿站立,另一侧下肢尽量屈向胸部。这使同侧的髋骨和骶骨均向后旋转。同样可以重复另外一侧检查,双侧比较。如果膝关节屈

9、曲侧(同侧)骶髂关节移动的很少,则表示骶髂关节活动度降低,也称为“绞锁”,也就是说试验呈阳性。正常情况下,髂后上棘应该向下移动。,骨科检查,症状,1、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2018/10/23,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炎是关节炎中的骨关节炎的一种分支。大多数的骶髂关节炎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许多强直性脊柱炎初期的患者表现为骶髂

10、关节炎。,2、晨僵和粘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粘着感指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缓解。,症状,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症状,诊断,发病年龄45岁和背痛病程3个月,对符合条件者应进一步考虑是否满足以下4点: 背痛有炎性特征;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治疗有效。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确诊为SpA,既而行骶

11、髂关节影像学检查以判断是否有炎性改变。,炎性腰背痛活动后症状改善;夜间痛;隐匿性起病;40岁以前发病;休息后症状无改善。如果患者慢性腰背痛3个月,并且符合上面5条中的至少4条,即考虑为炎性腰背痛。,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与骶髂关节炎鉴别诊断,治疗,1、自我预防治疗:首先要让患者对该病有所认识,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防止关节过度运动和负重,避免关节机械性损伤。严重时应制动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减轻体重,使用把手、手杖以减轻受累关节负荷。与职业有关者,应调换工作。进行有关肌肉群的锻炼,可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2、药物方法当疼痛时可以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不要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如果是局部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l作痛点注射,57天1次,34次为一疗程。还有传统的中药,建议不要随便选择手术。,治疗,3、物理疗法热疗、水疗、红外线、超短波、电刺激等均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松弛肌肉,缓解疼痛,并能防止神经根相邻的组织形成粘连。,治疗,4、运动疗法 5、痛点靶向疗法,治疗,注意事项,1、睡木板床,不用枕或薄枕; 2、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 3、每日早晚各俯卧半小时; 4、应注意工作姿势,以利于防止畸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