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64836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复习课ppt培训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单元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过渡时期 194919561承前: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19491952 (1)背景: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帝国战)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 (3)结果:恢复了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条件,A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4980S末,一过渡时期 19491956 2启后:发展经济 建立社制 19531956 (1)背景:经济恢复,但工业基础薄弱 (2)措施及结果: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356的三大改造(实质:改生产资料所有制)社制基本建立1953195

2、7的一五计划(重点: 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工业化基础,二5070S社会主义建设的得与失 探索中曲折前进,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1)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新形势 新主矛 新任务(入社) (NOT阶矛) (经建)(2)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多快好省”强调了“多快”X(3)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出现经济困难X(4)八字方针提出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初步纠左,得失,二5070社会主义建设的得与失 探索中曲折前进,2文革

3、时期 19661976 (1)左倾导致对经济的严重破坏X (2)19711973周恩来和1975邓小平的努力 总结:5070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失得,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革结束、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深刻思解、奠定思基)、中央工作会议和邓小平讲话 (2)决策: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开放 (3)意义:重大转折,标志开始结束左倾,重确路线(思想政治组织)重心转移,决策伟大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继承并发展了八大),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1978年始先从农村改革: (1)原因:农业是基础,是实现现代

4、化的根本保证;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2)内容: 经营分配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农业大发展,开始大变革 管理体制: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流通体制:改革统购统销,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促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新路,归纳中现史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完成新民 废封剥制,地主 农民私有,彻底废除封剥 农民翻身 为农发工化开路,小农经济束缚发展,私有公有 家庭互助组、合作社,社制 确立,主观认为公社是提前建成社和过渡到共的最好组织形式,人民公社 平均分配,严重影响农民利益和其社建积

5、极性,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公社家庭 平均分配按劳多得,调动积极 解放农力 推动农发,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384年始以城市(esp国有企业)为重心改革: (1)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中心环节: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政策上放权让利、两权分离) (3)内容: 管理体制: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政策性调整制度性调整),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6、)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范围:80S沿海(1980、1988五个经济特区-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90S内地(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内容:外资、技术管理,第二产业金融等第三产业,经济领域文化教育领域 战略:初期“请进来”20C末起“走出去”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必须实事求是!坚持党正确的领导!,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过程:1992中共

7、“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1997中共“十五大”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2000年底初步建立200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0S起),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118401949年(旧中国) (1)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表现:断发易服、西式食品和洋房、废缠足、婚丧、社交礼仪与称呼)、采用公历

8、、增新节日219491978年(新中国前期) (1)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物质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精神1950年制定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31978以来(新中国新时期) (1)原因:改革开放的进行 (2)表现: 物质1987年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吃饱吃好合理膳食)衣服人均量提高以及颜色款式多样化1995年在城镇启动的“安居工程” 精神休闲方式多样化大众媒体发展 总结: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生产力发展、社会性

9、质变化、历史事件影响、有识志士推动,二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晚清时期,二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民国时期,二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总结作用 推动各地交流发展 改变人民思想观念 影响人民社会生活,新 中 国,三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旧中国,三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总结-作用 开阔人们视野 改变思想观念,新中国,概述1950S1970S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放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了解近代以来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