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80341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四元聚焦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_必修2_专题7 第1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专题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1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3,4,5,一、“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1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 (1)国民经济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趋于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6,路线的提出:一方面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另一方面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其实质是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7,2“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目的:为了

2、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政府在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8,(3)工业化建设主要成就:“一五”计划的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多大幅度超额完成。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9,3三大改造: (1)时间:从1

3、953年起,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方式: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0,(3)性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 (4)影响: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11,二、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教训 1中共八大的召开: (1)时间和地点:1956年,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4、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2,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历史影响: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在八大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3,2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失误的原因: 党缺乏经验,对国情、经济规律认识不足。 革命战争年代习惯做法的影响。 骄傲自满,夸

5、大主观意志,急于求成,好大喜功。 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破坏了集体领导。 总之,是“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的恶果。,14,(2)失误的表现: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15,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

6、在全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16,(3)后果:“左”倾错误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也是19591961年严重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4)失误原因: 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模式。 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 忽视了经济建设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17,没有正确认识“左”倾错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致使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并恶性膨胀。 (5)教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坚持以经

7、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18,3国民经济的调整: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19,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1968年,“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工作机构陷于瘫痪,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文革”十年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2

8、0,3调整: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21,22,考点1:“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11】(2013安徽文综)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23,【解

9、析】D。从人均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来看,我们教育和卫生事业有所发展,材料问“取决于”,A虽然也有道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尚未完善,排除C。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B,选D。,24,【12】(2013山东文综)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25,【解析】D。题干中“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

10、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这一关键信息很容易判断出答案为D。A、B、C选项在当时的中国都是起到积极作用的经济活动。,26,【13】(2013福建文综)(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27,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11、。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28,【参考答案】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29,考点2:经济建设的探索和教训 【21】(2013重庆文综)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30,31,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

12、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32,【解析】A。此题数据表格题。此类试题的解题关键是阅读表格,获取表格信息。从表格数据看出19571960年我国工业产值,尤其重工业产值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1960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国民经济建设,A选项符合题意,D项的说法错误。B选项的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C选项“一五”计划时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33,【22】(2013江苏单科)“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

13、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34,“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B C D,35,【解析】B。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由此可知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大跃进”的实情,故正确答案选B。,36,考点3:国民经济的劫难 【31】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

14、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37,“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当“文化大革命”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文化大革命”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回升A BC D,38,【解析】D。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很容易确定正确;结合所学,19721974年及1975年分别是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对“左”倾错误的纠正,使经济回升。,39,【32】下面的趋势图中,能够显示“文革”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是( ),40,41,【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国民经济出现回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