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51357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i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串讲资料串讲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2 一、一、 考试介绍:考试介绍: 1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4 4 月月 2525 日(周六)日(周六) 1414: :3 30 0- -1717: :0 00 0 2 2、考试题型:考试题型:选择题共计选择题共计 5050 分:分:单选(单选(30*130*1) 、多选() 、多选(10*210*2) 、) 、 大大 题共计题共计 5050 分:分:简答(简答(5*65*6) 、论述() 、论述(2*102*10) 3 3、题型分析:题型分析: (1)(1)单

2、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主要应注意:首先要认真审查题干,不要把题目的意思一开始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然后就要仔细看每个选项,切忌刚看完一两个选项就匆匆作答。 (2)(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给分,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将各个选项与题干的题意仔细加以比较,从中挑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竭力防止多选和漏选。 (3)(3)简答题。简答题。这种题型答题时要注意:首先论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知识要点;逻辑要严 密,对于各个知识要点一定要分层次仔细作答,切忌层次混乱,表达不清。 (4)(4)论述题。论述题。论述题与简答题相比在内容上会更加复杂一些,主要应注意:答题时观点一定要全面,不能只答要点,对观点

3、还要进行适当的阐述。 二、复习计划:二、复习计划: 第一周:全面复习各章第一周:全面复习各章重要重要知识点,结合课后练习或同步训练 ,这一周一定要增加选择题知识点,结合课后练习或同步训练 ,这一周一定要增加选择题 的熟练度,选择题一定要多拿分的熟练度,选择题一定要多拿分 第二周:结合真题集 ,选择题查缺补漏,集中背大题第二周:结合真题集 ,选择题查缺补漏,集中背大题, , 大题注重梳理思路大题注重梳理思路。 三、各章考点:三、各章考点: 说明:加说明:加双下划线双下划线的一般为易出选择题的考点,或需要大家记忆的关键词。的一般为易出选择题的考点,或需要大家记忆的关键词。 加红星加红星的的是高频考

4、点,希望大家认真复习,顺利通过考试。是高频考点,希望大家认真复习,顺利通过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3 绪论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至今已有 160 多年的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体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 1825 年发生的。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

5、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3、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 二、马克思主义三大直接理论来源二、马克思主义三大直接理论来源 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最高成果的代表人物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威廉配第 (创始人)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1、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847 年 7 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

6、1848 年 2 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节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

7、的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结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科学性的三大表现是实事求是、深刻性、与时俱进。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的含义:党的全部理论和工

8、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4 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1)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 (2)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

9、根本方法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0、的关系问题。 3、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2)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5 类型 关键词 代表人物及观点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感觉、经验、“心”等 英国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 “物是感觉的集合” 宋代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代王守仁: “心外无物” 、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 客观唯心主义 “理念” 、 “绝对精神” 、 “天理”等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11、宋代朱熹: “理在事先” 神学唯心主义:上帝、真主、佛祖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四个局限性: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因而也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12、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的定义: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属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13、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先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第三,它指出客现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 体现了个别和一般、 特殊和普遍、 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替一般,将特殊等同于普遍,不能合理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

14、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讲义 6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能很好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4、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绝对主义认为静止就是绝对地不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相

15、对主义强调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3、四维时空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时空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无限性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空的相对性、有限性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实践的观点。 2、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3、实践主体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