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355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学案:2.3《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列传屈原列传学案学案 本课关键词:娴本课关键词:娴 属属 伐伐 疾疾 穷穷 间间 见见 迩迩 绌绌 患患 佯佯 去去 币币 诚诚 毋毋 如如 立立 咎咎 致致 举举 迁迁 从容从容 颜色颜色 形容形容 叙事叙事 分析评价分析评价 人物评人物评 传传 一、一、 自学发现(自习完成)自学发现(自习完成)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 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通读一遍,独立感知。(1010 分钟)分钟) (1)读出文言节奏,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意 思,并划出一时不能理解的

2、词句。 (3)读完后,合上课本,在脑子中形成对本文的整体印象。 2 2、写出你的整体感知、写出你的整体感知 我的感知是:我的感知是: 3 3、再读文本,分条写出你的个性发现。、再读文本,分条写出你的个性发现。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 和我交流的同学的有价值的发现:和我交流的同学的有价值的发现: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属(zh )草稿 惨怛(d) 帝喾(k ) 靡不毕见(m) 濯(zhu)淖 (no) 蝉蜕(tu) 滋垢(gu ) 浊秽(hu) 皭(jio)然泥而不滓(z) 既绌(ch) 既咎(ji ) 眷(jun )顾

3、被(p )发 渔父(f) 憔(qio )悴(cu ) 哺(b )育 啜(chu )泣 罹(l )难 (三)研读文本:(三)研读文本: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句式:判断句 )。为楚怀王左徒(担任 )。 博闻强志 (记忆力 ),明于治乱,娴(熟悉 )于辞令。入(对内 )则与王图 议(计议,计划)国事,以出号令;出(对外)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 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连词,表原因)心害(作“患”讲,嫉妒)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动词,写作)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 夺(动词,强取)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 出,平伐(动词,自夸,炫耀

4、)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 (连词,表因果)疏(动词,疏远)屈平。 温故知新: 伐 :1、夸耀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讨伐 其后秦欲伐齐 3、功业 此五霸之伐也 4、砍伐 伐竹取道 属:1、写作 屈原属草稿未定 2、通嘱,嘱托 属余作文以记之 3、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 造:1、制定,起草 怀王使屈平造为宪令 2、到.去 (少年好事者)径造庐访成 微:1、含蓄 其文约,其辞微 2、无,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不显露的 微服私访 屈平疾(动词,恨,痛心)王听(名词,听力,识别力)之不聪(听觉灵敏) 也,谗谄(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国君)之蔽明也,邪曲(同义复词,邪恶,不正, 形容

5、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故忧愁(内 心很痛苦)幽思而(连,表因果)作离骚。“离骚”者,犹离(通“罹”, 遭遇)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处境艰难)则反 (通“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内心痛苦),未 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目的连词,来)事其君,谗人间 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大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表目的, 来 )。明(动词,阐明)道德(古今异义,道理品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通“现”表现)。其文约,其

6、辞微(含蓄),其志洁,其行廉。其称 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事物)迩而见(通“表现”)义远。其志 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自疏濯(通“浊”)淖污泥 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o,洁白)然泥而 不滓(污黑)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温故知新: 疾:1、恨,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病 君有疾在肌肤 3、强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类:1、事物 举类迩而见义远 2、像 佛印绝类弥勒 屈原既绌(通“黜”,罢免官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通“纵”, 合纵,联合抗秦)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名词作状语,拿着丰 厚的

7、礼物)委(动词,呈献)质(通“贽”,见面礼)事楚,曰:“秦甚憎齐, 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连,表因果) 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 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gi),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 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 大困。 温故知新: 既:1、已经 屈平既绌 2、.之后 既罢,归国 从:1、通纵,合纵 齐与楚从亲 2、使.随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3、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

8、弗从也 患:1、忧虑 担心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2、忧患,灾祸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绝:1、断绝 楚诚能绝齐 2、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非常,极 佛印绝类弥勒 质:1、通“贽”,见面礼 乃使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人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质地,底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黒质而白章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 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介,用)厚币用 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 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回来。顾,还),谏怀王曰:“

9、何不杀张仪?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名词作状语, 像虎狼一样)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连,并)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 不听。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复之(动,到)秦,竟死于秦而归 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内:1、通“纳”,收留 亡走赵,赵不内 2、在国内 内立法度,务耕织 3、在宫内 内惑于郑袖 劝:1、劝说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2、鼓励 劝学 归:1、运回 竟死于秦而归葬 2、旧时指女子出嫁

10、后五年,吾妻来归 3、回来 田园将芜胡不归 楚人既咎(责备)子兰以(介,因为)劝怀王入秦而不反(通“返”)也。屈平 既嫉(动,恨)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副 词,彻底,全部)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念;振兴)之,一篇 之中,三致(表达)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 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没有才能),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为自己),举贤以自 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一件连着一件),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 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fn),故内惑于郑 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

11、子兰。兵挫(被打败) 地削(被分割),亡(失去)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此不 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动,诋毁)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 迁(动,放逐)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通“披”)发行吟泽畔,颜色(古今异义,脸色)憔悴,形 容(古今异义,形体容貌)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 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被动句)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 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被 动句)?”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

12、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 察察(洁净的样子),受物之汶汶(mn,浑浊的样子)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 (介词“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皎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之温蠖 (ho 尘垢)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这)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 皆祖(动词,效法)屈原之从容(古今异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辞令,终莫敢 直谏。其后楚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 二、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上课进行二、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上课进行) 1 1、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交流要求: (1)各学习小组将个性

13、发现和所探究问题进行交流,丰富知识,集思广益,开 拓思路,查漏补缺,使个性发现最大化。(2)交流中要在个性发现栏目和探究 问题栏目记下别的同学有价值的发现,记录越多收获越大。(3)选出小组发言 人,向全班同学报告你们小组的个性发现和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交流完后,由小 组书写员迅速将成果写在黑板上。交流发现数量:至少一个。 2 2、 班级交流班级交流 交流要求:交流要求: (1)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个性发现(2)合并所探究问题,选出最值得探究 的一个问题。由中选者担任临时教师组织同学探究。 我所记录的其他小组同学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解答: 三、总结发现(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

14、三、总结发现(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 交流完后请你梳理你的记忆,看看留在你脑子里的发现交流完后请你梳理你的记忆,看看留在你脑子里的发现 1 1、 你认为本课重要字词你记住了多少?试着迅速写写或说说字词及其意思用法。你认为本课重要字词你记住了多少?试着迅速写写或说说字词及其意思用法。 2 2、 你认为最个性的发现是:你认为最个性的发现是: 理由:理由: 3 3、 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理由:理由: 4 4、你还有什么疑难:、你还有什么疑难: 四、基础检测练习四、基础检测练习 1下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 A短于顷襄王 短:揭露短处 B顷襄王

15、怒而迁之 迁:调动官职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列:班列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称为鼻祖 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母者,人之本也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 袖,外欺于张仪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夫圣人者,不凝滞 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离骚者,犹离忧也 AB CD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爱国忠君的一组是(C)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屈平疾王听之不 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虽流放,眷 顾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AB.CD. 4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形容:形体和容貌 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 5选出加点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B) 何故而至此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遂自投汨罗以死 A相同,也相同 B不同,也不同 C相同,不相同 D不同,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