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537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

2、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以把握。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别离不

3、开默思冥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儒家孔子的“默而知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

4、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是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2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

5、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阁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体到抽象,崇尚观物取象,立象取意。B从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借助卦象具象地直观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推断天地人物之间变化的思想方式。C“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命题,同样表明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中国思维特点。D道家认为,“玄

6、览”、心斋”、“坐忘”都是为引发直觉思维,从而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理性思维,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B老庄都主张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涤荡心灵,深入静观,达到物我两忘的思维状态。C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成摒弃了语言形式,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D 禅宗顿悟成佛的过程,是直心而行,关注内心的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人可替代的过程。3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解读相近的一项是( )A“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踏破铁鞋无

7、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C“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D“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答案】1D2C3B来源:Z.xx.k.Com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3【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2来源:学科网 ZXXK试题分析:C 项“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于文

8、无据。原文只是说“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选项 C 无中生有。【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9、合 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本题选择选文之外的诗句来验证文中作者的观点,考生需要对这些诗句进行解读,然后再与例句一一比对,得出答案。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4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

10、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

11、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

12、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有何阙焉?(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注释:滫瀡(xi su):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4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倚:灾祸B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是:提宾标志,不译C非特负足下也 特:特意D其实出矣 其实:那(你的)真实情况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5B京城人 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

13、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C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D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名为书信,实际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奇物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B柳宗元引用颜回、曾参的事例,目的是要鼓励朋友学习先人的安平乐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志趣。C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

14、,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D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祝贺王参元家失火,看似违背常情,实则愤世嫉俗,鞭挞了那些在朝的卿士,挞伐了那些谗言伤人的小人,揭示了制度扼杀人才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5 分)(2)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5 分)【答案】4C来源:学科网5B6D7(1)我实在恨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那么耀眼,平时的好名誉(清白的名声)没能树立起来,竟被世人把这种猜疑加到我身上,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

15、情,非常痛心(为此痛心) 。 (仆、良、素、为、痛各 1 分)(2)现在我说的这些情况,与古代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打算慰问您的时候又转而(改为)向您祝贺。(所陈、是、乎、吊、更各 1 分)【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6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

16、下: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语境分析推断。本题可概括语境来分析。5试题分析:第一处断句在“有积货”后, “言”的主语是“京城人”, “多”是修饰“言”的。如果“多”修饰“京城人”,则与后语言没有联系,所以排除 A 项;第二处“士之好廉名者”的谓语独立来看, “皆畏忌”或“皆畏忌不敢道”都可以,但是若在“不敢道”后断开,后面的句子就无法处理;“自得之”“心蓄之”结构一致,可以排除 CD 两项。【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