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49955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的方针任务及要求(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的方针、 任务及要求,参加培训须知,请勿在教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接、打电话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安全生产的,原则,意义,方针,一、安全生产术语,(1)危险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造成伤害的潜能,是系统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具有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生产活动中断的趋势。,(2)安全 安全是指系统中免除了危险的状态,是系统呈现的另一种状态,也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因此,安全是与危险、威胁、事故等状态和结果相对应的。,(3)事故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

2、伤害、疾病、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负面事件。,(4)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二、安全生产的内涵,所谓安全生产,是指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而采取的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遭破坏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目的是保障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三、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从安全生产的概念来看,安全生产无处不在;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安全就伴随着生产而存在。安全生产

3、是安全与生产的对立统一,是与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无限夸大安全生产与盲目忽视安全生产都是错误的。,安全生产的宗旨是:,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促进生产,四、安全生产的意义:,(1)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3)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4)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

4、首要任务来抓。,(5)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如果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只重视生产,重视经济工作,轻视安全工作,把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必然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势必影响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6)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做基础,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经济的发展。,五、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六、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我国在解放初期,曾把毛泽东主席关于“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

5、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指示作为生产方针。随后又提出:“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方针,经过讨论,又改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方针。,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总理密切相关。 第一次;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第二次: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南省井陉煤矿时指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第三次:1960年,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后,周恩来总理对当时的交通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要安全第一”。 后来,安全第一纳入了党和政府的许多文件。

6、,1985年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确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后来这个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公认。,1987年4月,劳动人事部在北京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厅局长、劳动保护处长、矿山监察处长、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长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2002年在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定为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俗称为安全生产八字方针。,2005年在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将

7、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补充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俗称为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安全生产方针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遵循这一方针,这是因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八、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含义,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有效防范事故,综合治理隐患,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1、安全第一的含义:,“安全第一”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生产应该服从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

8、全生产方针,对大家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把它当成了一个口号,这可就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包含了博大精深的具体内涵。,首先它是一个理念,它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应当把安全摆放在什么位置。 “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其含义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在工程建设、运输生产、科学研究,社会生活,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求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和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人们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自觉地把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当作应尽的职责和神圣的义务。,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解决安全问题,保证劳动者在安全条

9、件下进行生产劳动。,(1)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生产和安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离开生产活动,安全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安全保障,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因此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必须把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2)抓生产首先抓安全,组织和指挥生产时,首先要认真全面地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和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数量、性质、来源、危害程度、危害途径及后果,可能产生危险有害作用的过程、设备、场所、物料和环境,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搞安全、防事故,首先要知道哪些有害危险,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危险预知是第一位的。,(3)当生产任务和安全工作发生矛盾时,

10、应按“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处理,把安全作为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确保安全才进行生产。 (4)在评价生产工作时,安全有“一票否决权”,不抓好安全生产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 (5)各岗位上的生产人员,必须首先接受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2、预防为主的含义:,第二,它说明了对待事故,我们应当采取事前预防的方法。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工作千千万,必须始终将“预防”作为主要工作予以统筹考虑。,除了有些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任何运输生产、工程施工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关健是将工作的立足点纳入“预防为主”的轨道。“防患于未然”。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所有因

11、素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预 一一 事先。预计也。以施工安全而言,必须先分析危险点、危险源。危险场地,预测和评价危害程度,发现和掌握危险呈现的时间、过程和演变规律,划分等级,分责控制,采取科学手段、措施,把危险消灭在转化成事故之前。,防防护。科学决策也。针对预先分析的各种危险点。危险源。危险场地及危害程度,分别研究,制定科学的防护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把危险转化为安全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预防为主”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技术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预防为主”,就是要把预防生产安

12、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进行事故调查,找原因、追责任、堵漏洞,而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虽然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还不可能完全杜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只要思想重视,预防措施得当,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是可以大大减少的。,预防为主,就要坚持培训教育为主。 在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3、综合治理的含义

13、: 由于现阶段我过的安全生产工作出现这样的严峻形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还与整个民族安全文化素质有密切的关系等等,所以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就要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创新、弘扬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真正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如果仅仅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当成一个口号,那对任何

14、从事大工业生产的人来说,那将是灾难性的。 回顾新中国的历史,那种“口号文化”带给我们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1、“一票否决”原则。生产必须安全,不得从事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 2、”两管五同时”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必须坚持“五同时”原则 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卫生环保工作。,九、安全生产的原则:,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 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 新、改、扩建项目、技改及引进外资项目等,其安全、卫生、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4、“四不放过”原则 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广大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五、必须坚持“三同步”原则 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要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