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834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离娄上9-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关键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一、关键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 (7.9)【注解】 尔也:如此罢了。 圹:kung,通“旷” ,旷野。 爵:qu,通“雀

2、” 。鹯:zhn,一种像鹞鹰的喜欢吃雀鸟的猛禽。 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 畜:x,通“蓄” ,储备。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柔 。他能有什么好表现呢?只会让我们跟他一起淹死罢了。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1 下列选项对本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章分为两部分,前半自“孟子曰”到“桀与纣也” ,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观;后半则批评时君不致力于仁政,终究陷于灭亡。孟子指出,君主应力行仁政,体察民心,聚民所欲,去民所恶,自然可得民心,成就王业。B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政得民心,

3、不仁则失民心。水獭为深塘赶走恶鱼,鹞鹰为树丛赶走乌雀,桀、纣两位暴君替汤、武带走了暴民。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促成了善。C孟子在本章所强调的政治理念,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一致的。 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君若能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无疑地就是拥有了最宝贵的政治资源,所以孟子说“得乎丘民(人民)而为天子” 。D虽然古有明训,殷鉴不远,但是当时诸侯却往往旁若无闻,无视王道仁政的重要性。即使发现了问题所在,仍然只像那患了七年的病,才想到要求取存放三年才能治病的艾草一样,如果人君不能积渐以行仁政,最终不免灭亡一途。2孟子认为得民心则得天下,而得民心之道何在?请谈谈你的理解。答

4、: 3孟子引用诗 “载胥及溺”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 4翻译:(1)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2)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二、关键词:自暴自弃二、关键词:自暴自弃 居仁由义居仁由义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7.10)【注释】 暴:犹“害” ,糟蹋的意思。 弃:抛弃。 非:诋毁。 居仁由义:存仁行义。居,居心、存心。由,行。

5、 安宅:可安居的住宅。 正路:正大的道路。 旷:空。1下列选项对本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说仁是安宅,指其安而可处;义是正路,指其正而可遵。二者皆是本性之所有,凡有所念不仁,所事不义,便属于自暴自弃。B对自暴自弃的人,跟他说什么话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信仁义, “言非礼义” ;跟他一起从事事业也不能成功,因为他不能“居仁由义” ,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C孟子以为“安宅”与“正路”是人们不断修行才具有的,只有不断修行,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达到“居仁由义” ,成为圣贤。D孟子哀痛暴弃仁义者自甘堕落。不能居于“安宅” 、行于“正路”的人,真是可哀。其所以如此,乃是自放其良心,不能存养善性的

6、缘故。2孟子所云“自暴自弃” ,与现代人所认知的“自暴自弃”有何不同。孟子以为怎样才能避免自暴自弃。请谈谈你的理解。答: 3翻译: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三、关键词: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三、关键词: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 (7.12)1.结合原文理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

7、翻译;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四、关键词:善战者服上刑四、关键词:善战者服上刑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 (7.14)【注释】 求也为季氏宰:求,冉求,孔子弟子。季氏,指季康子,鲁国卿。 连诸侯:联合诸侯,发动战争。 辟草莱任土地:开垦荒地,分土地给百姓,以收租赋供战争军需之用。辟,开辟。1下列选项对本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8、( )A在孔、孟的时代,各国当权者都喜用孔、孟的弟子,正是看中他们的忠诚。冉求就是其中一位。但孔子鄙弃冉求所为,认为他为不仁之君击鼓鸣金发动战争,是不义之举。B “善战者服上刑”是个著名的诊断。理由很简单:惟其善战,故杀人亦多,以致“杀人盈野” 、 “杀人盈城”!“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之谓也。C孟子这里提的“善战者服上刑” ,是就发动非正义战争的人员来讲的。他以孔子对冉求的态度为例,鄙弃那些为不仁之君卖命打仗的行为。D “春秋无义战。 ”春秋二百多年战乱不已,至孟子所处战国时期又一百年间战争更加频繁,民不聊生,故本章是孟子有感而言。2由“善战者服上刑”的论断,推知孟子反对一切战争。你同意这一

9、看法吗?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答: 3翻译: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五、关键词:五、关键词: 授受不亲授受不亲 天下溺,援之以道天下溺,援之以道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释】 淳于髡:齐国著名辩士。髡,kn。 权:本指秤锤,衡量轻重。引申为衡量轻重而变通处理,即变通之意。 (权,与“经”相对。经,即常,指原则。权,指有意违反通常的原则

10、“经” 。 ) (7.17)1.孟子以“男女授受不亲”为例,意在阐释什么道理2.翻译;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1.如何理解“易子而教” 。2.翻译;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3目的是要告诫君王,一个懂得仁政之道的明君,自然得民心,人民也乐 于归附。相反,如果一个君王纵使知道要改善治国之道,却不愿意立志笃行仁政, 他就会活在担忧与耻辱里,终会民心背离,国土沦丧,走向灭亡。 4、 (1)人民归服于仁,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 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 (2)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都得不到啊。如果不立志行仁,必将终身 忧愁受辱,

11、以至最后陷入死亡的地步。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 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 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为他们聚积;他们厌恶 的,就不施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服于仁,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奔向旷 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 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现在天下的国君,如果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 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并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那些想称王 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都得不

12、到啊。如果不立志行仁,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最后陷入死亡的地步。 诗经上说:他能有什么好呢?只会让我们和他一块儿淹死罢了。 说的就 是这个意思。 ” 二二 1C孟子以为仁义礼智之心皆属本有,但要成为圣贤,还必须经过不断 的存养修为。本章中提及的“居仁由义”就是存养之方。 2孟子所说的“自暴自弃” ,是指自己不愿意守仁心,行正义,而且还出言 诋毁礼义的行为。现代人所说的“自暴自弃” ,多指自甘堕落,不求上进。现代 人所认知的,是由孟子所说的引申而来,也就是自己不愿意学好人做好事而自卑 自贱,自甘落后,甚至自甘堕落。今天使用这个成语时,多指那些受挫后不能重 新振作的人。孟子认为,仁、义都是人性天生

13、所具有的,以守仁、行义为生活准 则,才能避免自暴自弃。 3、说话诋毁礼义,这就叫残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守仁行义,这就叫抛弃 自己。 【译文】孟子说:“残害自身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抛弃自己的人, 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就叫残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守仁行义,这就叫抛弃自己。仁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全的 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 三三、1.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由“明善”到“诚身” ;由“诚身”到“悦亲” ;由“悦亲”到“信于友” ;由 “信于友”到“获于上” ,直到“民可得而治矣” 。实际上也

14、就是大学所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序列。 2.极尽诚心却不能使人感动,是从不会有的事;如果不诚心,自然也就没有 人会被感动。 【译文】孟子说:“身居下位而又不被上司信任,是不可能治理好百姓的。 要取得上司信任是有办法的:如果不被朋友信任,也就不会得到上司信任了。要 得到朋友信任是有办法的:如果侍奉父母得不到父母欢心,也就不会被朋友信任 了。要让父母欢心是有办法的:如果反省自己的孝心不够真诚,也就得不到父母 欢心了。要使自己诚心诚意是有办法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不会使自己 做到诚心诚意了。所以,诚是天下自然之道,追求诚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极尽诚 心却不能使人感动,是从不会有的事;如果不诚心,自然也就没有人会被感动。 ” 四四、1A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中的“小子”并不是指代冉求。理解有 误。 2孟子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在这里提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