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721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试题重点考查: 宗法制和分封制瓦解、察举制、筒车、清朝军机处、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国民党改组、抗日战争、对外开放、祖国统一大业、 十二铜表法 、新航路的 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 、 “斯大林模式” 二战后 苏联的经济改革、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行 省制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文】1、 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说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 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 义的文化成长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 ”材料所 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知识点】A1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瓦解 【答案解析】 C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

3、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说明当时宗 法制和分封制已经走向崩溃,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这是政治制度的变化,应该从经 济的角度去考虑其根源 故选: 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瓦 解的根源的准确分析、理解。 【题文】2、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 诸生试家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 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规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 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

4、径选拔人才 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A B C D 【知识点】A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讲述了左雄对东汉察举制完善的建议, “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 法(经术)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表明东汉察举制完 善过程中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的理解是正 解的;“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表明“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的理解是 正确的;“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表明如有人有异行,不要拘于年齿(通龄) ,即不 要一定达到四十岁以上,“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

5、上”理解不正确;“结合科举制度 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史实表述不正确,科举制是隋唐时期才出现。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东汉选官制度察 举制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 【题文】3、 “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 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 ”诗中所述工具2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 D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精湛技艺 【知识点】H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发 达的古代农业农业灌溉工具筒车

6、 【答案解析】 A 解析:依据材料“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题干阐述的是一种水利灌溉工具, 结合材料描述“水激轮转、众筒兜水”应为唐代的筒车,筒车的发明,有效地推动了当地 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 B、C、D 项。 故选: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准确的解读,并对筒车的特点以及农业 灌溉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准确解读。 【题文】4、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 ,与“乾纲独 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 此数人” 。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 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C应予以撤销 D

7、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知识点】A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清朝军机处 【答案解析】D 解析:由材料中“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 ,可分析出嘉庆 帝认为军机处权势过大,可能会给皇权造成一定威胁。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清朝军机处的特点、 实质等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 【题文】5、右图是光绪二十七年的一份吏部档案,但是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 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 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 ”与这份档案相关的 历史事件应该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

8、华战争【知识点】C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 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光绪二十七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等信 息可分析出,该侵华事件发生于光绪年间并占据北京,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八国联军侵 华,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外国军队并没有侵入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咸丰年间。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内 容准确把握。 【题文】6、下表是某一阶段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该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商企业年代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

9、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 年5346971916196103280001895-1913 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3B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阻碍民族资本发展 C甲午战争后到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较快 D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知识点】J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答案解析】 B 解析:从表格材料中“18721894 年” “商办设厂数”仅有 53 家, “资本 4697 千元”说明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A 项正确;“18951913 年” “商

10、 办设厂数”有 463 家, “资本 90801 千元”说明相对于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发展较快,C 项 正确;官办资本在甲午战争前所占近代工业的比重为 33%,而在一战前占近代工业的比重 13%,D 项正确。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数据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近代民族工 业发展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 【题文】7、 蒋总统集中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 产阶级。 ”国民党党员组成的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5 年 B1931 年 C1939 年 D1945 年 【知识点】C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

11、的十年对 峙国民大革命国民党改组 【答案解析】 A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可知这一现象是 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代表工农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所致,故时间上应该存 在于 19241927 年间,A 项符合题意;1931 年国共处于对峙,B 项不合题意;19391945 年国共第二次合作采用党外合作,不会导致国民党党内成员成分变化,C、D 项与题意无关。故选: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 历程准确把握。 【题文】8、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 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

12、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 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 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A B C D 【知识点】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答案解析】B 解析:从材料中“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 一个喜讯” “晋北的初步进展中”可分析出该战役是山西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错误; “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

13、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可知 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中的防御阶段取得的胜利,错误。 故选: 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 战役的特点准确把握。 【题文】9、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41962 年到 1965 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 产到户。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知识点】K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14、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解析】 C 解析: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自然灾害、 “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当时 19591961 年的三年困难时期,1960 年冬天实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针,重点是调整“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的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材料中出现的现象即 “调整”所达到的效果,它促使国民经济逐渐得以恢复。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1978 年实行改革 开放后,排除 B 项;农村的生产关系仍以公有制为主,排除 A 项;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已经全面完成是在 1965 年,排除 D 项。 故选: 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 20 世纪

15、 60 年代初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准确的把握。 【题文】10、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新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 半个中国”,它是 35 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文中“最大胆行动”是指 A开发开放浦东新区 B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知识点】K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 【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开放整个海岸” 、 “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的提示, 再结合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的步骤,应该是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A 项只是在上海;B 项错误, 并未涉及到整个沿海;D 项是在海南,都与材料中心意思不符。 故选: 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 对外开放相关内容准确的把握。 【题文】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