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692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第第 1 1 节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知识点自主学习知识点自主学习】 活动一:活动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 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凉拌西红柿时,常常要放一些糖,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

2、 (或当你把白菜剁 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见有水分渗出, )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 的? (3)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活动二:活动二:感受扩散与渗透 (一) (感受生活中的实例)花香的飘散;蔗糖的溶解等。 (思考)1、水分进出细胞与上述实例有何不同?2、这与细胞膜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 (二)模拟生物学实验渗透作用: 要求分析教材 P60渗透装置示意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何为半透膜?(明确何谓“半透”?)装置中的半透膜可用哪些材料制取?( )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试说明原因。液面会持续上升吗?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

3、会升高吗?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对比观察、讨论,总结:对比观察、讨论,总结: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_,从相对含量_的地方向相对含量_的 地方(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_;_。 比较扩散与渗透:比较扩散与渗透:扩散扩散泛指物质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向相对含量少的地方运动,可以通过半 透膜,也可以不通过半透膜,如花香的飘散;蔗糖的溶解;氧气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壁进入 血液;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上皮吸收等过程,习惯上一般相对于溶质而言。 渗透渗透仅指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向相对含量少的地方 (低浓度溶液

4、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如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 水等。 -所以说渗透是一种_活动三:活动三: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按照感受生活经验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思 路学习)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感受实例: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食用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口腔和唇的黏 膜会有干燥难受感觉。 提出问题: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 作出假设: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 失水; 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验证假设:回顾细胞膜获取实验,结合教材插图分析实验现象:当

5、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 的浓度 时,细胞 . 的浓度 时,细胞 . 浓度 时,水分进出细胞 处于 . 思考、讨论与小结:(对于教材中的的思考题,四人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并总结) 动物细胞是一个 系统,其细胞膜相当于 ,细胞质是动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当 细胞内外的溶液出现浓度差时,就会发生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即 。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结合下图认识成熟植物活细胞作为严格的渗透系统所具备的结构。(结合上图及原有知识回答:细胞壁的特点_;原生质层包括_ _;细胞液是指_; 感受实例: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见有水

6、分渗出;对 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_现象。 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当植物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 当植物细胞外界 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验证假设: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第二课时将进行动手实验) 当_时,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当_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得出结论:1. 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严格的渗透系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液泡内的液体就是细胞液。当 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 )

7、;当 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 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 。 ) 2.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证明水分子是可以出入细胞的物质;而且水分子进出细胞的 方向取决于 两侧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_进行跨膜运 输的过程。同时也证明细胞膜是_膜,因为,蔗糖分子并未像水分子那样进出细 胞膜。从而也可以此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活动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活动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问题: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那么其他物质的 跨膜运输是怎样的呢?参照插图阅读教材 P63文字,进行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8、1、水稻培养液里的 Ca2+和 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提示:从化学角度思考培养液里的 Ca2+和 Mg2+浓度增高的可能性有哪些?)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_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 _。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微生物实例) 归纳与总结:(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既有_梯度的,也有 _梯度的,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即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 _。由此可见 。 (2)选择透过性膜的涵义: 可以自由通过; 也

9、可以通过, 而细胞生命活动不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物质 。 (知识链接选择透过性膜的关键是具有选择性,其结构基础是其上具有各种蛋白质(载体) ,由于不同的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因此细胞膜对物质透过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当 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性丧失,成为全透性。 ) (问题探究与知识延伸)(问题探究与知识延伸) 1 1、你认为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认为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花 生种皮,猪肠衣,鸡卵的卵壳膜,离体的膀胱膜,蚕豆种皮,鱼鳔,青蛙皮,火棉胶等。根 据半透膜是否具有

10、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具有 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液泡膜、叶绿体膜等。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 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性透过,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2 2、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植物细胞主要有三种吸水方式,即吸涨吸水、渗透吸水、代谢性 吸水。一般来说,细胞在形成液泡之前的吸水主要靠吸涨作用。如风干种子的萌发吸水,果实种子形成过程的吸水,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水等,都是靠吸涨作用。这种吸水方式的原理是细胞中存在亲水性物质,如淀粉粒、纤维素、蛋白质等凝胶物质。吸涨

11、作用大小与凝胶物质亲水性有关,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三者的亲水性依次递减,所以含蛋白质较多的豆类种子吸涨现象非常显著。例如桃、杏等植物播种前的“沙埋”处理;利用种子吸涨打开人的颅骨研究中都是对这个原理的应用。 成熟的植物活细胞具有大液泡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这也是植物吸水的最主要方式。渗透作用是指水分从水势高(浓度低)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浓度高)的系统移动的现 象。其发生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一是半透膜两边有水势差。成熟的细胞含有大液 泡,液泡中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液泡外是原生质层,在讨论细胞吸水时,常把它当作一半 透膜。这样一个细胞放在水或溶液中时,如果原生质层两边有水势差,就具备了

12、进行渗透作 用的条件。当外界溶液水势高于细胞液的水势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一般情况下, 土壤溶液的水势是比较高的,因此根系可从土壤中吸水。但当外界溶液水势低于细胞液的水 势时(如一次施用过量的化肥),细胞不仅不能从外界吸水,反会使细胞中的水分外流,从 而造成对植物不利的影响。由于一株植物的全身细胞大都是成熟细胞,所以植物吸水,以渗 透吸水为主。 (附)植物根尖及主要吸水方式示意图【思想与方法总结思想与方法总结】 (1)本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要不断关注相关生活问题,如以 “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 所作假设来设计实验,去验证假设

13、(2)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分析相关素材,积极参与 小组讨论,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典例精析典例精析】例 1、 将胡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清水颜色没有变化。若把胡萝 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人沸水中,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 ) A沸水破坏细胞壁结构 B 沸水使细胞失活 C水温升高,色素溶解度增大 D沸水使反应加快 解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细胞是活的,才具有此特性。通常情况下,色素等物 质是大分子,是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的,所以在清水中,红色色素是不会出来的。若放 入沸水中,高温杀死了细胞,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里面的色素物质就可以不受限 制地出来了,故使水变成红色。答

14、案 B 例 2 a、b、c 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 a 细胞液浓度 b 细胞液浓度 c 细胞液浓度,如图所 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精析:三种溶液中 a 细胞液浓度最大,根据水的跨膜运输特点 可知: b、 c 中的水分均应流向 a;又因 b 细胞液浓度 cacbacbacbacb细胞液浓度,所以 c 中水分应流向 b。答案 C 例 3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于 半透膜(允许溶剂R和M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 ,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 ) 。 A. 甲高于乙 B. 乙高于甲 C.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 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精析:在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 所以同样的体积内葡萄糖分子数目多于蔗糖分子,即单位面积内半透膜甲侧的水分子数少于 乙侧,水分整体表现为由乙向甲流动,导致乙侧溶液越来越高,水分又流向通过半透膜而蔗 糖不能,导致乙侧溶液浓度越来越高,水分子又流向乙侧,最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