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5395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10月)语文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 ,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 ,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2、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 。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 ,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

3、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领略领略它的滋味。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 “法官”要有“法” ,也便是“纪律” , “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

4、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 ,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 ,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

5、,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于

6、文学作品的欣赏,一般人把阅读产生的快感、联想当作美感,学者们则认为考据和批评就是欣赏,二者都是误解。B. 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来寻根究底,下一些考据学的功夫,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C. 从欣赏层面来说,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并没有进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D. 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则欣赏洛神赋 ,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关系;欣赏饮酒诗,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 “悠然见南山”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苦心孤诣拉史实来附会;止步于考据,而不进行深入领略:这些说明考据家们不明白艺术是创造的。B. 衡量

7、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预存的几条纪律,把“我”和作品割裂开来,以纪律代替欣赏,这是被称作“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缘由。C.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者秉承亚里士多德提出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的看法,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D. 印象派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的、主体的,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的嗜好,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体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派别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评认为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认为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B. “批评的态度”对待文艺作品,总是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冷静而不杂情感,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C

8、. 认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这两种现象都是错误的。D. 内行和外行遇见同一个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赏和评价也不一致,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都应该说出感受美丑的道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生而丰下,父意异之,曰:“此儿必起吾门。 ”因名起。幼敏慧如成人。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举进士,授将作监丞。擢著作佐郎,累迁户部度支判官。真宗北征,领随军粮草事,寻为东京留守判官,判登闻鼓院。以右正言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封泰山

9、,摄御史中丞,所过得采访官吏能否及民利病以闻。东封还,近臣率颂功德,起独以居安为戒。初置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已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之。擢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起尝奏事殿中,适仁宗始生,帝曰:“卿知朕喜乎?宜贺我有子矣”即入禁中,怀金钱出,探以赐起。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拜给事中,进礼部侍郎。起素善寇准,尝与寇准过同列曹玮家饮酒,既而客多引去者,独起与寇准尽醉,夜漏上乃归。明日入见,引咎伏谢,真宗笑曰:“天下无事,大臣相与饮酒,何过之有?”准

10、且贬,起亦罢为户部郎中,又降太常少卿。后复为礼部侍郎,以疾请知颖州,徙陈州。卒,赠礼部尚书,谥安惠。起性周密,凡奏事及答禁中语,随辄焚草,故其言,外人无知者。家藏书至万余卷。起能书。弟超,亦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B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C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D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

11、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真宗、仁宗。B泰山封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帝王受命于天的典礼,目的是巩固皇权,。 C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长官为礼部尚书。D我国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夜漏就是深夜时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周起关注民生,思虑长远。他把采访官吏能力大小及百姓疾苦报知朝廷;东封还朝后,皇上近臣都歌功颂德,唯有周起认为应该居安思危。B周起善于断案,明辨是非。担任纠察刑狱司官员时,

12、周起倾听犯人申诉,纠正以前虽已判决但确有冤情的案子,受到皇上慰劳。C周起交好寇准,受到牵连。他一向与寇准关系好,曾与寇准到同僚家喝酒,尽醉方归;寇准将要被贬官,周起也被连续降职。D周起为人谨慎,做事周密。凡是上奏事情以及书面应答宫中的文书,周起随后就烧掉草稿,他的言语看法,外人没有知晓的。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2)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89 题。小 村梅尧臣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

13、犹抱孙。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8.诗歌前二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言外之意是什么?(6 分)9.诗歌尾联抒情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要让一个人担负重大使命,一定会让这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困苦,最终“ , 。 ”(2)李白蜀道难中, “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3)杜甫登高中“ , ”两句写出了自己四处飘零、老病孤愁的凄凉人生境遇。乙 选考题来源:Zxxk.Com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

14、一大题作答。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绣枕凌叔华来源:学科网大小姐正在低头绣一个靠垫。天气闷热,小巴狗躺在桌底伸出舌头喘气,苍蝇热昏昏的满玻璃窗上打转。张妈站在背后打扇子,她瞧着主人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忍不住说道:“大小姐,歇会儿,凉快凉快吧。老爷虽说明天得送这靠垫去,可是没定规早上或晚上儿。 ” “说了明儿早上十二点以前,必得送去才好,不能不赶了。 ”小姐答完仍旧低头做活。 张妈走过左边,一面打着扇子,一面不住眼的看着绣的东西,叹口气道:“我从前听人家讲故事,说长得俊的小姐,一定也是聪明灵巧,我总想这

15、是说书人信嘴编的,哪 知道就真有。这鸟绣的真爱死人!”大小姐嘴边轻轻的显露一弧笑涡,但刹那便止,张妈接着说:“这一对靠枕儿送到白总长那里,大家看了,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听说白总长的二少爷还没合适亲事。唔,我懂得老爷的意思了,上回算命的告诉太太今年你有红鸾星照命,主” “张妈,少胡扯吧。 ”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此时屋内又是很寂静,只听见绣花针噗噗的一上一下穿缎子的声音和那扇子轻微的风响,忽听门外有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子叫道:“妈,我来了。 ” “小妞儿吗?大热天跑来干么? ”张妈问。小妞儿穿一身的蓝布裤褂,站在房门口,望着大小姐出神。她喘吁吁的说:“妈,昨儿四嫂子

16、说大小姐绣了一对靠枕,已经绣了半年了,说光是那只鸟已经用了三四十样线,我不信。四嫂子说,不信你去看看,过两天就要送人啦。妈,我看看,行吗?”张妈听完忙赔笑问:“大小姐,你瞧小妞儿多么不自量,想看看你的活计哪!”大小姐望望小妞儿,见她的衣服很脏,拿住一条灰色手巾不住的擦脸上的汗,大张着嘴,露出两排黄板牙,瞪直了眼望里看,她不觉皱眉答“叫她先出去,等会儿再说吧。 ”张妈会意这是嫌她女儿脏,不愿她女儿看,对小妞儿说:“瞧瞧你鼻子上的汗,还不擦把脸去。大热天的这汗味儿别熏着大小姐。 ”小妞儿撅着嘴出去。大小姐换线时偶尔抬起头往窗外看,只见院子里盆栽的石榴吐着火红的花,直映着日光,更叫人觉得暑热。一晃便是两年,大小姐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