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45237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6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第三章常见病1(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这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治标与治本 1急则治标 2缓则治本 3标本兼治,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高频考点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2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 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主要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二、扶正与祛邪 疾病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一

2、)扶正祛邪的含义 所谓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 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之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法亦不一样。,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扶正祛邪的运用 先祛邪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 先扶正后祛邪:如某些虫积病人,因正气太虚弱,不宜驱虫,应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之时,然后再驱虫消积。,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三、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的含义和临床应用 对于阴阳偏盛,即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的病证,临床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治之。 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

3、即用“热者寒之”; 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2补其不足 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 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 “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单选题 阴病治阳适用于治疗: A假寒证 B实寒证 C实热证 D虚寒证 E虚热证 答案:D,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

4、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 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等。 此即古人常说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法; 虽患病相同,但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用药有别。 如外感风寒证, 西

5、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重,常用桂; 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多用荆防。,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而制订治疗的措施。 老年人生机减退,治疗虚证直补;有实邪者攻邪要慎重,用药量应比青壮年轻。 小儿生机旺盛,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 体质: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 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 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第一节 治则与法治,本节考点总结: 1、治病求本的运用 2、扶正与祛邪的运用 3、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 4、三因制宜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6、 治则与法治,感冒 咳嗽 喘证 不寐 胃痛 泄泻 便秘 头痛 眩晕 淋证 阳痿 郁证 虚劳 痹证(关节痹痛),中暑 疮疖 乳癖 瘾疹 痔疮 跌打损伤 积滞 厌食 鼻渊 口疮 咽喉肿痛,月经不调 痛经 带下病,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一、感冒 1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葱豉汤(葱白、豆豉)或荆防败毒散,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2风热感冒 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宣肺解表。

7、 方药银翘散,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3时疫感冒 症状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不退,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 治法清热解毒解表。 方药清瘟解毒丸,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4体虚感冒 症状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多选题 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有 A发热 B恶寒 C鼻流清涕 D无汗头痛 E肢体酸痛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感冒的内容。 抓关键字,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单选题 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出,头胀痛,鼻

8、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咳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其病机为 A燥热袭表,肺失清润 B风热袭表,肺失清肃 C风寒袭表,肺失宣降 D痰热袭肺,肺失肃降 E阴虚感邪,肺失宣降 答案:B,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本节考点总结: 感冒各个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二、咳嗽 1风寒犯肺 症状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宣肺解表。 方药杏苏散,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气粗,痰黏,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

9、热。 方药桑菊饮,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3燥邪伤肺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辛凉清润。 方药桑杏汤。,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4痰热壅肺 症状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方药清金化痰汤,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5肺肾阴虚 症状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恶心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百合固金汤,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单选题 咳嗽,痰中带血,午后发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 A痰热壅肺 B肝火犯肺 C肺肾阴虚 D

10、风热犯肺 E燥邪伤肺 答案:C,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三、喘证 1风寒闭肺 症状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2痰热郁肺 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3肾虚作喘 症状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唇青紫,或有跗肿。舌淡苔

11、薄,脉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蛤蚧、人参)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多选题 肾虚作喘可见下列哪些症状 A喘促日久 B动则加重 C呼多吸少 D神疲畏寒 E汗出肢冷 答案:A,B,C,D,E 解析:一派虚象,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多选题 喘证的临床表现为 A气息急促 B呼吸困难 C鼻翼煽动 D关节疼痛 E难以平卧 答案:ABCE,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四、不寐 1心火炽盛 症状心烦不寐,烦躁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或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宁心安神。

12、 方药朱砂安神丸,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2肝气郁结 症状不寐,情志变化则加重,平时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嗳气时作,或胸闷喜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成药:解郁安神颗粒,逍遥丸,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3阴血亏虚 症状 不寐,健忘,心悸怔忡,虚烦不安,甚则盗汗,梦遗等,舌偏淡,苔薄少,脉细 或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4心脾两虚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单选题

13、 患者朱某,女,28岁。症见入寐困难,胸闷胁胀,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口苦,纳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本病治疗方剂宜选用 A泻心汤 B滋水清肝饮 C礞石滚痰丸 D当归龙荟丸 E龙胆泻肝汤 答案:E,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多选题 不寐患者常伴有 A头痛头昏 B神疲乏力 C心悸健忘 D视物不清 E多梦 答案:ABCE,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胃痛 1寒凝气滞 症状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和不渴或吐清水。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良附丸或良附汤,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2饮食停滞 症状胃痛,脘腹胀满,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

14、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治法导滞和胃。 方药保和丸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3肝胃不和 症状胃脘胀痛,痛连胁肋,暖气后疼痛可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多弦或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5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

15、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单选题:胃脘胀满疼痛,嗳气酸腐,不欲食,证属( ) A胃寒 B气滞 C食积 D肝胃郁热 E血瘀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胃痛的症状及病机。 由于饮食停积于胃脘不能下行,所以胃脘部胀痛,饮食停积而腐败故嗳气酸腐,胃气不降所以不能食。,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泄泻 1食伤肠胃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2湿热内蕴 症状:泄泻腹痛, 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3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手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厚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4肾阳虚衰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五更泻,第二节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