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3059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崇仁县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仁二中崇仁二中 2015201520162016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初二语文初二语文(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12 分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缄默(jin) 咫尺(zh) 不可思意 一视同仁B. 蓬蒿( go) 庇护( b) 慷慨大方 浑浑厄厄C. 媲美( b) 戈壁(g ) 目空一切 不容质疑D. 哂笑(shn) 挑衅(xn) 胸有成竹 众目睽睽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

2、是相形见绌。B. “还有一个问题, ”我刻不容缓地打断了他的话, “如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那么它们不是早该断子绝孙了吗?”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长大了自然会注意。D.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和无奈。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B. 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以防有人不跌落下去。C. 1958 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 780 万亩,现在已减少到 420 万亩。D. 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

3、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职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 B. C. D.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2 分)妈妈非常生气的对他说:“跟老

4、师顶嘴,太不像话了,难道你不知道老师对你的良苦用心吗?”A. 你不知道老师对你的良苦用心吗? B. 你怎会知道老师对你的良苦用心?C. 你知道老师对你是用心良苦的。 D. 你不知道老师对你是用心良苦的吗?6、下列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京华时报讯 12 月 7 日,由市教委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北京市中学生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在北京四中举行。本次比赛是北京发布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后,首个语文开放性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学习新的方向。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改进意见的实施,学习语文不只是在课堂上学文章,而是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引入名家进

5、校园等多种形式进行开放式、立体的学习。今后,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中,特别是文史政学科中,都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经典教育。A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学生诵读红色经典比赛 B北京市中学生诵读经典在四中礼堂举行C本市学生参与诵读红色经典的热情高涨D全市中学生举行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22 分)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7-8 题。题。 (4 分)分)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7下列对词的内

6、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C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8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题。 (10 分)分)送天台陈庭学序送天台陈庭

7、学序( (节选节选) ) ( (明明) )宋濂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11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12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

8、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13【注释】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剑阁栈道:栈道名,栈道:在山势险峻无路可行的地方凿石架木所构成的通道。瞿塘、滟滪:长江上的两个著名的险滩。虞:忧虑。篁竹:竹丛,竹林。巅际:峰顶。杳:深邃朦胧的样子。悼栗:颤抖。糜碎:粉碎。恨:遗憾。掾:音 yun,古代属官的通称。照磨:指挥司的属官,主管文书。1112侈:多。13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陆有剑阁栈道之/险 B 陆有剑阁栈道/之险C陆有剑阁/栈道之险 D 陆/有剑阁栈道之险10解释下列

9、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辄糜碎土沉( ) 嗜奇之士恨焉(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分) 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12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阐述了“嗜奇之士恨焉”的客观原因。 (2 分)13宋濂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2 分)(三)古诗文积累。 (8 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 1 分)(1)山气日夕佳, 。 (2) ,坐看云起时。(3)怀旧空吟闻笛赋, 。 (4) ,铜雀春深锁二乔。(5)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句子是 , 。(6)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

10、句自勉: ,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030 分)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815-18 题。题。 (1616 分)分) 娘心向北 刘建忠 娘决定从大老远的北方来到这大老远的南方,是在秋忙完了的时候。我知道,对 娘 来说,也只有这个时候才得闲。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寻找报答娘的机会,但每每不 是娘以忙的理由“拒绝”了我,就是我工作缠身无暇顾及而忽略了娘。 这次知道娘真的要来,我便特意请假从部队赶回 3000 多公里之外的老家去接娘。 娘老了,老了的娘终于第一次迈出自己的家门,跟着儿子走得这么远。来到中国大西南这 个叫昭通的并不繁华的城市里,娘真的像

11、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住进 儿子在部队的单元房,娘听不见乡下柴草院子里鸡鸣犬吠的嘈杂,省却土灶台前一日三餐 烟熏火燎的麻烦,娘说城里人的日子真清洁、真宁静、真舒坦。我说那您就长久住吧,也 享享福。娘苍老的额际飘荡出欣慰,但透过娘的眼睛,我分明看到了隐含在她内心深处的 那种与城市难以搭界的不适感。 住进城里的娘不必操心吃穿,却依然心事重重。离开那片生长着茂盛庄稼的土地,城市的高楼阻住了娘远眺的目光,却挡不住她的心飞越几千里山水,在家乡的土地上停留。 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娘总是引导话题在春耕夏锄秋忙冬藏中展开。冬日的昭通很温 暖,娘同样企盼北方的气候也会变暖,天暖了,土地才会复

12、苏,庄稼才好生长。于是娘又 把一家人关心的焦点转移到乡下的各种农作物上。有天下班,见娘蹲在楼前的树下抠土, 心生纳闷,便投去不解的询问,娘说:“看看地是不是在解冻了!”这一刻,我猛然觉得 眼里温热,不敢再看娘因田间劳作而粗糙不堪的双手,不敢再看她扑向泥土的一往情深和 血肉相连的牵挂。其实,北方不比南方,腊月的南方,土地很少有封冻的时候,而北方则 不同。但我实在不忍让娘失望,就安慰她说:“娘,你放心,北方的土地也在解冻了,过 几天就该春耕了!”听到这儿,娘起身望了望我,然后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挺满足地 笑了。是啊!家乡的那片土地养育了娘,也养育了她的儿女,娘怎能忘怀呢? 然而,我还是劝娘少些关

13、于庄稼的心事,辛苦大半辈子的人了,该轻轻松松度晚 年。 娘听后一脸愠怒:“娃娃呀,啥时候也不能不种庄稼,那是人的本,谁能不吃粮食?”说 着这话,娘伸伸手臂,那样子就像要去抚摸土地宽厚的胸膛。 “过了正月十五,娘该回去帮 你爹种地了!” 望着娘驼下的脊背和弯曲的双腿,我突然理解了她对土地的那份眷恋。家乡的黑 土 地中,一茬茬的庄稼融进娘的青春,娘的血汗,娘的欢乐源于斯,娘的困苦生于斯。娘的 生命之根深深埋进了这生生不息的田畦地垄。走得再远,娘永远都无法忘记风雨沧桑中的 那间破屋,那方水土。然而长大的我们却像翅膀硬了的鸟儿从娘的身边一个个“呼呼”地 飞走了,飞得那么高,那么远。丢下娘和爹伴着他们的

14、三间泥坯破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地打发着那寂寞无尽的岁月,直至生命尽头。 娘在昭通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暖冬后,终于被小弟接走了,娘又回到她眷恋着的土 地 上开始忙碌。送娘到车站的那天早晨,我竟觉得有好多话要跟娘说,可直到汽车开了的时 候也未说出口。隔着车窗,我看见娘的嘴唇老在不停地翕动,眼眶里满是泪水 娘走了,我知道走了的娘,来昭通是第一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了。其实城里人的 生 活再怎么闲适好过,可娘的心却永远在生长着山药和莜麦的北方,永远在炊烟缭绕、鸡鸣 狗吠的乡下。 (选自红河日报 )15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娘心向北”的理解。 (2 分)16文章第段开头说写到“住进城里的娘不必操心吃穿,

15、却依然心事重重” ,请简要概括列举出娘心事重重的具体表现。 (3 分)17品析下面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8 分)娘苍老的额际飘荡出欣慰,但透过娘的眼睛,我分明看到了隐含在她内心深处的那种与城市难以搭界的不适感。 (娘因什么而“欣慰” ,又为何会有“不适感”呢?) (4 分) A.“娃娃呀,啥时候也不能不种庄稼,那是人的本,谁能不吃粮食?” B.“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是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A、B 两句中的“本”的含义有何异同之处?)(4 分)18.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 (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319-23 题。题。 (1414 分)分) 蒲公英的腾飞 张艺俨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 而是将前往何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