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1)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7116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知识(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急救知识(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急救知识(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急救知识(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急救知识(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知识(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知识(1)ppt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知识培训,麻城市人民医院ICU 彭晓光,内容提要,徒手心肺复苏 外伤的急救 急救的诊治流程,心肺复苏的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 复苏后治疗,识别和启动CPR,识别和启动 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例如,临终喘息)以及婴儿或儿童无呼吸或仅喘息。 检查脉搏检查脉搏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成人,检查颈动脉;儿童,检查颈动脉和股动脉;婴儿,肱动脉)。如果没有脉搏:进行CPR(开始胸外按压,执行数个周期的30:2的CPR),直至获得AED。如果两名施救者,针对婴儿及儿童按压-通气之比为15:2。如果有脉搏:但是无呼吸,应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成人每5到6秒给予一次人

2、工呼吸,婴儿或儿童每3到5秒给予一次人工呼吸。)每两分钟重新检查一下脉搏。若供氧和通气充足的婴儿或儿童有脉搏,但心率低于60次。且伴有血流灌注不足的表现:开始胸外按压和通气,识别和启动CPR,CPR(C-A-B) C按压开始CPR,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如果有两名施救者对婴儿或儿童施救,可进行15次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胸外按压后,采用仰头提颏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B呼吸如果患者有呼吸或恢复有效呼吸,请将患者置于恢复体位。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行2次人工呼吸,完成后,立即行胸外按压。,2010心肺复苏方法,2010心肺复苏方法,2010心肺复苏方法,一手的鱼际处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

3、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 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除颤的步骤,打开除颤仪,选择合适的能量 导联选择开关选为电极伴 涂导电膏或选择自粘电极 放置电极板 向其他成员宣布:“给除颤仪充电” 充电 电充满后大声宣布:“数三下后开始电击”然后开始数数,“所有人离开”。在以上步骤前仍不间断按压。 电击 电击后立即开始5个周期的CPR,再检查心律。,AED,置于公共场所的AED,与2005主要变化,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早期识别与呼叫;(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

4、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

5、托品,与2005主要变化,与2005主要变化,与2005主要变化,(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指南推荐变

6、化的理由如下: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与2005主要变化,按ABC顺序,现场急救者开放气道、嘴对嘴呼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设备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通过改变顺序,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快,至胸外按压第一组完成(30次按压约18秒即完成),因通气延迟时间最少。 不足50的心脏骤停者能得到在场目击者所施CPR。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ABC的顺序,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救援者开始做最为困难。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者得到CPR,特别对不能或不愿予人工通

7、气者至少会实施胸外按压。 这对大多数骤停者采取急救最为合理。例如,如果单独的急救者看到有人突然倒地,他意识到此人因突发室颤致心脏骤停,一经证实,该人无反应,无呼吸或喘息,急救者应立即求救EMS(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获取和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予CPR。但对一个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在EMS到达前优先予施5组(约2分钟)常规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此外,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道病因,通常复苏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病因。,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早期开始4分钟内接受治疗。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部分能量

8、。若呼叫救助45分钟后急救医务人员才能到达,电击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率。若5分钟内开始除颤,则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若呼叫救助5分钟后救护车才能到达,先接受CPR患者的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22%对4%)。 复苏时应注意多按压、少通气。援救者一旦为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通气道,则应立即进行持续胸部按压,不应中断按压来进行通气。在基本生命支持(BLS)阶段,为减少因通气而中断按压的次数,胸部按压/通气比率应至少30:2。因为即使在最佳状况下,CPR产生的心输出量也小于正常值的20%,且每次正压通气时的心、脑血流量立即减少。此外,尽管每分钟通气量小于正常,但患者肺气体交换相对充分,这是由于患者

9、肺血流严重降低,而肺泡通气/血流比值相对正常所致。最近的动物实验证明,胸部按压/通气比率从15:2增至30:2,颈总动脉血流量增加1倍,心输出量增加25%,且不影响氧合和酸碱平衡。,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在进一步生命支持(ALS)阶段,建议不间断胸部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负责通气的援救者应提供的通气率为810次/分钟,但不应过度通气,且需经常轮换(每23分钟),以免过度疲劳使CPR质量降低。胸外按压:用力快速、持续勿中断。 当胸外按压时,由于胸内压升高(胸泵理论),在胸骨与脊柱间挤压心脏的机械效应(心泵理论)和心脏的瓣膜系统(使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形成血流。在CPR中胸外按压是

10、使患者生存的基本步骤,胸外按压时应该“用力快速”按压。足够的按压深度至少为5cm。 胸外按压率应为100次/分钟,因为按压率较低会减少向前流动的血流量。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足够的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例如,检查脉搏不应多于10秒。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均已证明,在CPR的最初数分钟,不间断的单纯胸部按压是常规CPR的替代方法,其优势在于促使不愿做口对口通气的非医务人员参与其中。 在电击前后即刻进行不间断的胸部按压非常重要。除颤前胸部按压1.53分钟,有助于将血液注入心脏泵内,从而增加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除颤后即刻胸部按压12分钟,有助于预防除颤电击后

11、常见的低血压和心搏停止。,减压:提高认识、充分减压,减压期的重要性被强调。减压期胸壁在弹性作用下回弹,在胸腔内形成负压,促使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从而增加下一次按压周期的前负荷。减压不充分(如通气过度)较常见,致使CPR时流入心脏和脑的血流量减少。救援者疲劳、无效技术和手放置不适当可使胸部回弹不充分。最近一项随机研究显示,由于很多救援者的不充分减压,导致舒张末期胸内压持续升高。胸壁回弹不完全会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升高右房压,从而降低冠脉灌注压,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循环和体循环灌注压明显下降。,外伤的急救,外伤按部位可分为:头颈外伤,胸外伤,腹部外伤,脊柱及脊髓外伤,四肢损伤 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

12、的损伤称复合伤,一个器官两处以上的损伤称多发伤 脊柱损伤严重而复杂,评估伤势 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初步检查ABC 处理出血及休克 找出受伤原因 检查及处理其它严重创伤 检查伤处形状、位置及外观 检查手指和脚趾的活动、感觉及血液循环,急救目标 稳定受伤部位 减少并发症 安排送院,听到骨骼断裂声音 剧痛、触痛、不能正常活动 肿胀、变形或缩短、瘀伤 有骨辗轧音 (骨折断端互相摩擦) 可能出现休克征状 复杂骨折:- 伤肢末端可能极痛 皮肤苍白 指甲发绀 麻痹或针刺感觉 不能随意活动手指、脚趾 - 脉搏可能消失,征状,处理方法 稳定及承托伤处 在空隙间放软垫 用绷带固定伤肢 垫高伤肢,减轻肿胀 如伤肢扭曲

13、,用牵引法拉直 检查伤肢末端的感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 送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戴上胶手套 处理方法与无创骨折相同 先要按有异物的方法处理出血 切勿让伤者饮食 请旁人帮助固定肢体,处理有创骨折注意事项,头颅骨折 引致脑内出血 颅内血块,头部骨折,导致脑受压,颅底骨折 脑脊髓液由耳或鼻外流,增加脑部受感染机会,征状 面部可能变形 口、鼻流血 脸上出现肿胀及瘀伤 气道可能受阻,面部骨折,包括鼻骨、颧骨及上下颚骨 脑部、颅骨及颈骨可能同时受伤,处理方法 清理及保持气道畅通 以复原卧式躺下(无受伤一侧向下) 给伤者一块厚敷料,吸收口鼻流出的血或唾液 冷敷伤处 检查头及颈部 每10分钟复检RABC 送

14、院,面部骨折,征状 说话困难,感到痛楚 口部不能闭合或张大 口部可能流出带血涎沫 下颚变形、触痛及瘀伤 口腔内可能有创伤 牙齿不齐或脱落,下颚的骨折及脱位,可能会影响喉部功能 ?造成哽塞,构成生命危险,处理方法,让清醒伤者坐起,头向下垂 切勿固定下颚 用一块软垫承托下颚 切勿将脱位的下颚复位 送院,下颚的骨折及脱位,锁骨骨折,征状 一般骨折征状 痛楚,活动时更厉害 手臂无力 肿胀、触痛和变形 用未受伤一边的手托住肘部 头倾向受伤一边,上肢骨折,处理方法 让伤者坐下 检查受伤一侧手指感觉、活动和血液循环 送院,锁骨骨折,上臂、前臂及手腕骨折 (肘部可以屈曲),征状 一般骨折征状 痛楚、活动时更厉

15、害 手臂无力 肿胀、触痛,渐出现瘀伤 伤处变形,处理方法 让伤者坐下 检查伤肢手部感觉、活动和血液循环 送院,上臂、前臂及手腕骨折,征状 一般骨折征状 肘部僵硬,不能伸直或屈曲 剧痛、肿胀、手指可能麻痹 腕部脉搏可能消失 肘部变形,上臂骨折,肘骨脱位,上臂、前臂骨骨折 (肘部不能屈曲),处理方法 不可强行屈曲或拉直手肘 让伤者仰卧,伤肢放于躯干旁 检查伤肢感觉、活动和血液循环 送院,上臂、前臂骨骨折 (肘部不能屈曲),处理方法 让伤者坐下 检查伤肢感觉、活动和血液循环 送院,手掌及手指骨折,征状 一般骨折征状 肿胀、有瘀伤、活动困难,复杂性肋骨折 让伤者半坐卧,侧向受伤一方 送院,肋骨骨折,处

16、理方法,非复杂性肋骨折 用臂悬带承托伤侧手臂 送院,让伤者半坐卧,侧向受伤一方 送院,如伤者人事不省或 呼吸困难 ?置复原卧式,胸部陷伤,处理方法,常见成因 高处坠下 浅水地方跳水 汽车突然变速 背部被重物撞击,脊柱受伤,可能伤及脊髓神经 ? 造成瘫痪或永久损伤,头部受重击 交通意外 脊柱曾受伤,急救目标 保存生命 防止脊柱进一步受损 紧急送院,脊柱受伤,征状 颈部或背部伤处痛楚 脊柱扭曲或凹陷,触痛 肢体出现异常感觉 (灼热、刺痛、麻痹、无感觉) 肢体不能活动自如 大小便失禁 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处理方法 检查RABC (可用创伤推颚法畅通气道) 如伤者清醒,嘱伤者不要动 稳定及支持头颈于身体正中位置 俯卧伤者,如胸腹严重出血, 可使用徒手滚动方法转动 用对象支持伤者颈及肩 可戴上颈箍加强稳定性 送院(继续用手支持头颈),脊柱受伤,徒手滚动 6人一起进行 保持头、躯干及下肢成一直线 1人发号司令 如滚木头般将伤者转动,脊柱受伤,征状 可能无法站立或走动 臀部、腹股沟或腰背感到痛楚 触痛,活动时痛楚加剧 尿道出血 有尿意,排尿时感困难或痛楚 可能有内出血及休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