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1741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古代的城市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依山傍水而建,铸造沟渠城墙,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社会阶级分化对立在城市布局中反应明显,如贵族与贫民社区的分离,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央集权制便于集中建设,影响城市规模城市中心:宫殿官府(中),教堂(欧),三 城市的发展,A、 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若干居住聚落(邑),居民多为奴隶主和部分自由民; B、 曹魏邺城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为两部分: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南半部为一般居住区。C、 隋唐长安城,中间靠北为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其南为集中设置中央办公机构及驻卫军的皇城,均有城墙与其他东南西三面的一般居住坊里严格分开。坊里有坊墙坊门,早启

2、晚闭实行宵禁,以便于管制。D、埃及于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Kahun)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A、 中国的封建社会,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实际郡县制后,直至清王朝,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有几个朝代还在新王朝建立之际,即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B、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小,直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伦敦、巴黎、柏林

3、才有较大的发展。 C、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而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A、 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地主可通过其代理人向农民征收实物或货币地租,地主阶级尤其是大中地主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而封建统治的官僚阶级本身即是地主阶级或他们的代表人物。B、欧洲是封建领主制,封建主大多住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的庄园中。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商路交通要地、河流交汇点形成了商业都会(

4、内地沿江河运河市)欧美:沿海港口城市成为商业中心。,早期的城市雏形 古埃及卡洪城 美素布达米亚乌尔、巴比伦等 中国: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古商城,远古定居点乌克兰,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古埃及 2000年,卡洪城,乌尔市区平面图及两个不同时期的了望塔,拉洪(El Lahun)居民区代尔梅迪纳(Deir-el-Medina)居民区,城市选址中的“风水”思想,巴比伦市中心平面图及城堡、神庙,米列城及市中心,雅典的发展,伯里克利斯时期(公元前495-429)的雅典,雅典卫城平面图,帝国时期的罗马,庞培城平面图,13世纪初的佛罗伦萨,古罗马提姆加得城,提姆加德(Timgad)平面图,我国古代城市发展 春秋战国

5、时期的城:齐临淄 燕下都 赵邯郸秦汉时期的城市: 汉长安 隋唐时期的城市 : 唐长安 日本(平城京、平安城)宋时期的城市: 北宋东京(开封) 宋平江府(苏州) 元大都(北京) 明清时期的城市 : 明清北京,国外古代城市的发展a.古希腊、古罗马 巴比伦城 米列都城 雅典卫城 罗马营寨 庞贝城 b.中世纪的城市 佛罗伦萨 提姆加得 威尼斯 锡耶纳 巴黎 古代城市发展的方式a.有机生长方式b.规划建设方式,2、近代城市的发展 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工

6、业化带来的居住、仓储、商贸、道路系统 用地等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工业和生活污染对环境的负效应 聚集效应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城市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中心和文化中心,圣马可广场: 175m x 9056m 1.28公顷,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鸟瞰,锡耶纳的坎波广场,锡耶纳的坎波广场,波波罗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圣彼得大教堂,纳伏那广场,中世纪的巴黎,旺道姆广场,巴黎,卢浮宫与协和广场,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更大 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生产关系的变革带

7、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伦敦城市自发发展图,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战后的城市恢复重建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 绿地与自然空间缺乏对外交通发展与城市结构布局变化 航空、汽车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的出现, 城市中心地区的衰退与郊区化城市发展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 -城市内部空间改造 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外延拓展由单个城市到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提出 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各民族及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信息化对城市发展形态与模式的影响,吉林省长春市近60年来的城市扩展情况,经济技术 开发区,1949年以前,

8、19782002,19491977,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公司,中心城区,4、当代城市,原因: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人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可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一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产生后至产业革命的5000年中,城市人口大约只占10%左右产业命后的约300年中,城市人口已发展到50%以

9、上,其中经济发达国家以达到7090%。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比重有上升时期,或也有停滞和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是经济发达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表现,二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三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与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速度较缓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中期:城市化速度因经济实力的增强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60%或以上。 后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工 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使一部分制造业工人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的国

10、家和地区差异,国家差异: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已进入了中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差异,地区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各省区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左2003;右2005), 中国的城市化历程目前正进入加速期 中国的城市化模式,四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30%, 地方推动型:地方乡镇企业,如苏南地区 市场推动型:私营企业和民间市场,温州 外资促进型:外资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问题,1、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 资本对利润的片面追求 资本家对劳

11、动者生活的忽视 城市对急剧膨胀的准备不足 缺乏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 城市环境极端恶劣,工业区、生活区混杂 城市用地性质、规模不合理 劳动者生活环境极端恶劣 道路狭窄曲折,交通堵塞,2、现代城市问题 产生于20世纪中叶之后 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 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 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 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 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 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 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 城市环境污染 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 居住环境不好 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 交通状况堪忧 堵塞、停车、事故 城市灾害严重 地震、火灾、洪

12、水 社会问题很多 就业、刑事犯罪,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 城市问题的综合性。既有工程技术问题,也有历史、艺术问题,还有社会经济问题。并不限于城市的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层面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发展经济会带来城市污染发展汽车会带来交通堵塞解决交通问题会带来噪音问题解决住宅问题会带来生态问题生活环境舒适会使城市土地增加,课堂练习题,1、度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城镇数量 城镇分布情况 城镇人口 城镇规模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推动城市化 互无关系 相互推进 、城市化进程在社会发展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家庭结构的变化 生活状况的变化 社会各项指标

13、的变化 就业状况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对立 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一、规划及城市规划的定义 二、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三、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四、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新形势,一、规划及城市规划的定义 1、规划的内涵 ()规划的定义 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 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三节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P. Hall:“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先目标得以实现”。Sociedad Interamericana de Planification:“规划是将人类知识合理地运用至达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

14、动的基础”。,(2)规划的特征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规划目标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未来不确定性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城市规划的定义,政府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文化、游憩活动高度聚集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镇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依法确定的城市规划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

15、排和实施管理。”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 城市空间的组合;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城市规划的内涵1、理想主义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以未来为取向的基本准则2、实践思想 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 城市规划作用的体现,3、理性思想 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合理性的所在 4、系统思想 城市规划的基本思维方法 5、生态思想 城市系统及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质量 6、权威主义思想 保证规划实践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城市规划的作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架构。,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特点a.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b.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c. 严格有序的等级制度2. 周礼考工记3.商君书,二、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欧洲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 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城市a.古希腊:希波丹姆式米列都城b.古罗马:建筑十书营寨城2.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三、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历史背景 (2)主要体现 空想社会主义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 城市美化 公司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