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1049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长亭送别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筵席( ) 斜晖( ) 玉骢( ) 迍迍( ) 金钏( ) 笑靥( ) 揾泪( ) 余荫( ) 谂知( ) 罗帏( ) 口占( ) 谨赓( ) 痴情( ) 弃掷( ) 香衾( ) (2)给多音字注音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2辨形组词 (1)Error! (2)Error! (3)Error! (4)Error! 3词语释义 (1)胸臆:_(2)劳燕分飞:_(3)凄凄惶惶:_(4)蜗角虚名:_(5)蝇头微利:_(6)举案齐眉:_ 4名句填空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总是离人泪。 (2)恨

2、相见得迟,_。柳丝长玉骢难系,_。 (3)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_。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 _。 (4)“_,_” ,拆鸳鸯在两下里。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夕阳古道无人语,_。 (6)四围山色中,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整体感知 1实词 (1)通假字 阁泪汪汪不敢垂 通_, _归家若到罗帏里 通_, _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 通_, _ (4)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松了金钏:_年少呵轻远别:_弃掷今何在:_疏林不作美:_遍人间烦恼填胸臆:_ _ 2虚词 将Error!与Error! 3翻译下列句子 (1)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译文

3、:_ _ (2)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译文:_ _ (3)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译文:_ _ (4)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译文:_ _ 二、深层探究 4 长亭送别节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崔莺莺与书生张珙分别的情景。你 能根据内容的发展,分成几个环节,并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吗?5品味下列曲词,说说它们表现了崔莺莺什么样的感情,反映了她什么样的性格。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端正好 )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朝天子 ) (3)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

4、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五煞 ) (4)你休忧“文齐福不齐” ,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 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 二煞 )6. 端正好 一曲所写的环境起何作用? 一煞 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7 长亭送别的语言具有诗化的美,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三、技法迁移 善用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本文善用心理描写,表现“长亭送别”时矛盾复杂的心理,对爱人的依恋,对别离的 悲戚,对功名的怨恨,对未来的忧虑,揭示了主人公为美好的爱情理想而冲破封建婚姻桎梏、 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叛逆者的光辉形象。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

5、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 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能反映人物的性 格。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跟肖像、语言等描写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 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 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 种: 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

6、是倾吐衷肠、透露 “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 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 ,渗透了人物 的特定心情。 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 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 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 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

7、征,使心理描写 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 其次,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过于冗长繁 琐的心理描写,非但达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会令人生厌。只有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想象,刻画人物心理,配以适当的景物,写一段离别场景。(200 字左右)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基础梳理 1(1)yn hu cn zhn chun y wn yn shn wi zhn n ch zh qn (2)chui/chui/chui zhn/zhn j/ ji zi/zi s/xi/xi sh/sh 2(1)谂知/熟稔/捻子 (2)玉醅/一掊土/涪陵 (3)倩影/腈纶 (4)今宵/云霄 3(1)指心里的话或想法。(2)比喻人的离散(多用于夫妻)。 (3)形容忧伤而惶恐不安。(4) 微不足道的名声。(5)指微不足道的利益。(6)形容夫妻间相互尊敬。 4(1)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2)怨归去得疾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多半是相 思泪 恨塞满愁肠胃 (4)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5)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6) 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文本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