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967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时作业:第九讲 消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第九讲 硝酸硝酸(两课时)一、考试说明:一、考试说明: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 HNO3的有关计算 二、感悟高考:二、感悟高考: 1、 (09 全国卷6) 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2、 (09 上海卷 20)对于常温下 pH 为 1 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 lmL 稀释至 100mL 后,pH 等于 3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为 13 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

2、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 H与水电离出的+(H )c之比值为-1210。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是 pH 为 3 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的 100 倍 感悟高考:感悟高考: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 (一)(一) 、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 色、有 气味的 体,不纯硝酸是 色。浓硝酸是一种挥发性的酸, 溶解性 于水。浓度为 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产生“ ”现象。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1)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常常呈现出黄色原因是什么?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 强酸性: A:与指示剂作用; B:与盐的作用: Na2CO3+HNO3 C:

3、与碱的作用与碱性氧化物作用等 HNO3+Ca(OH)2 Fe2O3+HNO3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HNO3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2)硝酸该如何保存? 下列试剂需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_ FeSO4AgNO3氯水AgBrHNO3NaHCO3 3、强氧化性: A:与金属的反应:完成下列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Cu+ HNO3(浓) Cu+ HNO3(稀)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3)这两个反应的现象分别是什么?硝酸显示什么性质?例题例题 1 1:在如图所示的管中加入 2g 薄铜片和 10mL6molL-1的稀硝酸,从反应开始,到反 应结束,下列关于预期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的描

4、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无色气体的速度开始缓慢,后逐渐加快 B.试管上部空间由无色变为浅红棕色,又变为无色 C.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反应结束时,铜片全部反应完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可以与几乎所有的金属反应产生硝酸盐( 除外,另外 常温下钝化) ,本身被还原成低价态的氮的化合物,无特殊说明浓硝酸还 原产物产物是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 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4)完成下列方程式: Ag+ HNO3(稀) Ag+ HNO3(浓) Fe+ HNO3(稀,过量) B:与非金属的反应: HNO3(浓) + C HNO3(浓)+ S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5、:浓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与浓硫酸类似,产物是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 到底产生哪一种物质要看酸的稳定性。 C: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如 (经常用在离子共存问题中); 例题例题 2 2:在浅绿色的 Fe(NO3)2溶液中存在变化:Fe2+2H2OFe(OH) 2+2H+,向其中加入 盐酸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例题例题 3:某溶夜可以与铝反应放出氢气,下列离子组一定可以共存的是( )AHCO3- Na+ ClO- NH4+ BCa2+ Al3+ Cl- Na+ CCl NO3- Ba2+ Na DK+ Na+ SO42- Cl- 4、与

6、其他物质的反应:如与有机物反应。三、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三、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1、 电子守恒2、 元素守恒3、 电荷守恒例题例题 4:0.8mol 锌跟稀硝酸反应,消耗 2molHNO3,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NO B、NO2 C、N2O D、NH4NO3 例题例题 5:一定量的铁与一定量的浓 HNO3反应,得到硝酸铁溶液和 NO2 、N2O4 、NO 的混合气 体,这些气体与 3.3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 酸。若向所得硝酸铁溶液中加入 2 molL-1 的 NaOH 溶液至 Fe3+恰好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A300 mL

7、 B150 mL C 120 mL D90 Ml 四、硝酸的制法与用途四、硝酸的制法与用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九讲第九讲 硝酸(课时作业)硝酸(课时作业)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等第等第 1下列试剂 浓氨水 氯水 硝酸银 浓硝酸 浓盐酸 溴化银,其中必须用棕色瓶装的是 A全部 B C D 2将硫化氢通入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3H2S + 2HNO3 = 3S+ 2NO+ 4H2O H2S + 2HNO3 = S+ 2NO2+ 2H2O 4H2S + 2HNO3 = 4S+ NH4NO3 + 3H2O 5H2S + 2HNO3 = 5S+ N2+ 6H2O结合所学有关硝酸

8、的知识,判断硝酸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3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上,然后按顺序滴加 65%的 HNO3、98.3%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 A白、红、白 B红、黑、红 C红、红、红 D白、黑、白 42001 年 1 月,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某盐的含量比国家容许标准高 800 倍,该盐可能是 ANaCl BNaNO2 CNaNO3 DBaSO4 5NO 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而其奇妙作用也使其成为“明星分子” 。如制 HNO3肥 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其工业

9、主要来源可能是 ACu+HNO3BN2+O2CNH3+O2DNO2+H2O 6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硝酸能与 Na2CO3反应,但不生成 CO2C硝酸与 Na2S 反应制得 H2S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 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7下列各组微粒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 AH+、Na+、OH、Cl BNO3、SO32、Na+、K+CNO3、SO32、H+、NH4+ DPO43、S2、Na+、K+ 8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FeO + HNO3 BC + HNO3 CCu + HNO3 DCuO + HNO3 9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

1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为:NH4NO3HNO3N2H2O,在反 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 3:5 B.5:4 C.1:1 D. 5:3 10酸根 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 NO3的电子数多 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N 的电子层数多 1BRO3中 R 的化合价与 NO3中的 N 的化合价相等CRO3和 NO3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DR 和 N 为同族元素 11将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11、前者多,后者少12 A、B、C、D、E 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 A 在常温下为气态单质,则 A 为_;B 为_;C 为_;D 为_;E 为_;由 BC 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 (2)若 A 在常温下为固态单质。则 BC 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 13以铜、硝酸、硝酸银、水、空气为原料,可用多种方法制取硝 酸铜。1234567891011(1)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硝酸铜的四种方法 ; (2)从“绿色化学”角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考虑,量制取硝酸铜最 适宜的方法是 ABC D 14现用 U 型管(用硬质玻璃管弯制) 、干燥管、酒精灯、胶塞和玻璃导 管等仪器设计右图装置来证实稀硝

12、酸与铜反应生成 NO。 (1)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 打开活塞 A,从 U 型长管一端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为止。关闭活塞 A,用酒精灯在 U 型管短管一侧加热,当观察到_现象时,立 即停止加热。 (2)记录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可在 U 型管短管上方处观察到_色气体产生。若铜丝和稀硝酸均未完全反应, 在_时反应也可自行停止。 反应自行停止后,如果慢慢打开活塞 A,可立即观察到_。 以上现象说明_。 15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 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