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8056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教案 请你相信我请你相信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 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课时划分

2、:3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 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 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

3、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 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 填一填 :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 名我信任他的原因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 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 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 才能取信于人的

4、道理。 五、总结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 我信得过他的是: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 题当朋友失信时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 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 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让大家感受由于一

5、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 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 (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 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 理压力。 )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其余 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 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 话”

6、,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 “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课外阅读四、课外阅读 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 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 的体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揭示主题一、揭示主题 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 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 二、启发想象二、启发想象 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 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 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

7、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 脸 (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 三、小组交流讨论三、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四、反思行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 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 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 五、制作诚信卡五、制作诚信卡 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 ,并根据自己的情 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 ,在上面写上自己的

8、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 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诚信是金诚信是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 ,理 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

9、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 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 3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 ,什么是“信” ,今天我们将继 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 是什么

10、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 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 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人无信不立”的含义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这些公司为什么 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 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11、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 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 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 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假如失去诚信, 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谁呢?让我们在生活中调查,用事实来说话。 二、二、 “假如没有诚信假如没有诚信”交流会交流会 1、孩子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调查到的事例

12、。 2、师补充一些视频新闻资料:安徽省阜阳市不合格奶粉带来的危害 3、引导学生看书中第 10 页和 11 页的插图,结合交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 法或感受。 三、分组讨论、思考三、分组讨论、思考 1、当社会失去诚信时,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们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假货充 斥市场时,那些诚实守信做生意的商家会受到什么影响?当人们之间失去了最 基本的信任,那么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2、欣赏小品:失去诚信之后 3、学生谈感受。 四、总结、升华四、总结、升华 和孩子们所担心的一样,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 造成了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人与人失去了最起码的 信任,我

13、们呼唤诚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行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品质,他像金子一样宝贵,不,他比金子更宝贵,所以人们常说(板书 课题:诚信是金) ,生齐读。 五、作业五、作业 收集古近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顾历史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曾 子杀猪就是其中之一。 二、欣赏故事,讨论明理二、欣赏故事,讨论明理 1、课件出示曾子杀猪的故事。 2、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 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

14、高兴,可是妈妈回来 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 他,不会真的杀猪。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 解丈夫的举动。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4、小结过度 三、阅读瞭望台、畅所欲言三、阅读瞭望台、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第 13 页“瞭望台”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假如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 (2)假如你是社会中的一员,你是支持这位老师

15、的做法,还是反对或不支 持? (3)你认为这件事曝光,是不是小题大作? 3、思考:这个女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人们拿出这个问题来讨论的理由。 四、结合事例分析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四、结合事例分析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 1、课件出示两个事例(图片加配音): (1)身患重病的妈妈为了让远方的女儿能安心工作,告诉女儿自己很健康。(2)医生和家人为了让一个意志比较脆弱的病人能坚强的活下去,对她隐 瞒病情。 2、讨论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真确理解诚信的含义。 五、总结五、总结 社会呼唤诚信社会呼唤诚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 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 2、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 每事以诚为本。 3、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 的社会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 期待。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 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加入 WTO 后,遵守相关规则的必然要求。 3、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 法律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学生访问、观察、查找社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