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038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点拨解题思想第3讲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3 讲讲 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公式等多种形式描述生物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的考纲能力要求。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是把难以把握又存在复杂关系的问题,转变成直观的具体问题去思考,这种思想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化思想。 其中模型方法是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提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三大类。命题视角 1 概念模型 是指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描述、阐明。例如

2、光合作用示意图、中心法则图解、免疫过程图解、过敏反应机理图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等等。概念模型的特点是图示比较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关键词比较简明、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案例 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剖析 本题利用集合方法考查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RNA 包括 mRNA、tRNA 和 rRNA,三者是并列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遗传信息储存在

3、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中。答案 B备考指导构建概念模型除了上述集合方法外,还有以下方法:1知识链法:分清概念间的隶属关系,把相关的概念串联成知识链,如生物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性状,从而使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整合为知识链,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形成网络:如2比较法:就是对相近或相对的概念进行比较,明确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能够将它们科学有效地区分,使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更清晰,从而形成相近或相对概念的知识体系。3分析法:就是把一个概念分成几个点,通过点了解面,再从面掌握概念。也就是说,对教材概念进行逐词逐句挖掘,得到条理化的信息。

4、如减数分裂的概念,在读完之后,可从范围、时期、特点、结果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梳理。4图解法:是一种把事物所包含的内容或知识点,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其动态变化的过程、阶段(或时期)的特点的思维方法。起到化繁为简、重点突出、加深记忆的作用。例如,碳循环过程图解如下:生物学中概念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区分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命题视角 2 物理模型 就是根据相似原理,把真实事物按比例大小放大或缩小制成的模型,其状态变量和原事物基本相同,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细胞结构模式图

5、、减数分裂图解、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物理模型的特点是: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案例 如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示的生理过程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_过程。(2)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将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与 mRNA 上的遗传信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_。其分子中 G 和 C 的数目是否相等?_。(3)与该蛋白质合成相关的 RNA 有_种。有人认为“一个基因经多次转录分别形成三种 RNA” ,据图分析,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_F_。(4)A 基因与 a 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剖析 (1)

6、图示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 的过程为转录,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为翻译。(2)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 tRNA 作转运工具。tRNA 呈三叶草状,有双链配对区域,有单链区域,无法确定 G 与 C 的数目是否相等。(3)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以 mRNA 为模板、以 tRNA 作运载工具,以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为合成场所。由图示知,不同的 RNA 是由 DNA 的不同区段转录来的。从理论上分析,相同的 DNA 作模板,合成的 RNA 的碱基序列应相同。(4)A 基因与 a 基因的本质区别体现了基因的特异性,即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 (1

7、)转录和翻译 (2)tRNA 不一定 (3)3 不对 (4)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备考指导在教材中,物理模型主要体现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生命现象的模式图或示意图,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这类模型与教材相关插图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很少完全相同。在复习备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明确教材中各种物理模型中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其名称术语如何规范书写。(2)其次,要把各种物理模型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既要熟练掌握重要物理模型,又要注意细枝末节。除了清楚各物理模型在知识点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读懂它外,还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并要通过一些变式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

8、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命题视角 3 数学模型 就是用来定性或定量表述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如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影响的曲线,光合作用中随光照强度、温度、CO2等条件变化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 DNA 数量的变化规律,碱基与氨基酸对应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图表模型,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J”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增长曲线和公式 NtN0

9、t,能量金字塔等。案例 某动物体细胞内的核 DNA 含量为 2a,如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重要意义是能够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DNA 含量由 NO 减少了一半,其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C能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是 CD 段,E 时期的细胞叫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由 AC,DNA 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 DNA 复制;由 HI,DNA 的含量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受精作用剖析 减数分裂使子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子

10、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数目;DNA 含量由 NO 减少一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BC 段 DNA 含量加倍,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NA 复制,所以 CD 段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DE 段 DNA 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E 时期的细胞叫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答案 B备考指导1数学模型的特点是定性或定量描述各个变量之间的生物关系。其中,曲线图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柱形图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不连续的定量关系;饼形图通常利用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

11、;计算公式或函数式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用字母符号建立起的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2数学建模是对生物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抽象,要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数学符号、公式、图表、函数图像等数学语言表现出的生物学现象、本质特征和量变关系,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思维学习生物学理论知识,能很好地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发生正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复习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一些实际的解题应用过程中),又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现在高考的“以能力立意”的理念。3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应树立理科意识,注意应用理科思维,学会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生物学问题。比如: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来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子的基因组成;用数学上的概率相加、相乘原理来解决一些遗传病概率的计算问题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