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22849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原理(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20,1,第十一章 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行管理,2018/10/20,2,第一节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分析,一、传统企业典型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 二、传统企业采用计算机管理后的“金字塔” 型组织结构,2018/10/20,3,一、传统企业典型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销售部,制造部,财务部,总经理,用户需求,订单落实,2018/10/20,4,传统企业所实行的按职能专业化处理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模式,可以追溯到2 0 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 专业化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效率,在于通过分工使劳动者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使处理某一问题的单位效率提高 但是在由人

2、组成的管理系统中,系统的总效率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效率的简单汇总。同时,为了便于控制,这种分工还具有权力平衡、制约作用。,2018/10/20,5,传统组织结构常见形式 回顾,1.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结构或称一元结构U型结构 U型结构是一种以权力集中于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又称为“功能型垂直结构”。特征是:有一个庞大的总部,在专业化分工下实行公司总部集权控制,按职能划分为若干职能部门,总部通过职能对下属经营单位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在所管理层次上都设有职能参谋机构,机构间职责分明。这种结构是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展起来的,后来U型结构在美国的制造业中居于统治地位。,2018/10/20,6,2018/10/

3、20,7,传统组织结构常见形式 回顾,2.控股公司结构H型结构 H型结构基本特征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部分股份或全部股份,下属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从事产业关联度不大,适于开展独立经营。H型结构较多地适用于通过并购而形成的企业集团,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也叫集团公司,集团的控制和协调是通过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若干个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来进行。美国的标准石油公司采用这种模式。,2018/10/20,8,传统组织结构常见形式 回顾,3.事业部制或称多分支单位结构M型结构 M型结构是一种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体制。它是在公司规模大型化、经营领域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化

4、的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以集团公司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分权为特征,各子公司是半自主的利润中心,这种结构最早出现在被美国杜邦公司接管的通用汽车。这种结构有别于上述两种垂直结构,但早期的M型结构还不是现在所提倡的扁平式的组织结构。,2018/10/20,9,2018/10/20,10,传统组织结构常见形式 回顾,4.企业集团以事业部为主导的扁平组织结构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出现了扁平化的趋势。于是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在原来事业部制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杰克韦尔奇领导下的GE公司,在1986年就坚决地取消了运行多年的事业部制,改为实行扁平

5、化的组织结构。,2018/10/20,11,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多职能部门、多层次、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最高管理者到最基层的员工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适合于稳定的环境、大规模的生产、在以产品为导向的时代,它以各部门的简单重复劳动来赢得整个部门的效率。但其代价是整个工作时间的延长 传统组织变革的侧重的是集权和分权的权重或是顾客、地区或产品之间的合作。,2018/10/20,12,二、传统企业采用计算机管理后的“金字塔” 型组织结构,销售部,制造部,财务部,总经理,用户需求,订单落实,: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部门,2018/10/20,13,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建立管理信

6、息系统( M a n a g e m e n t Information System, MIS),试图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但是, M I S在企业中应用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18/10/20,14,原因: 1、在于采用计算机技术后的管理系统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在原有的管理系统中加入了计算机管理的成分。这样的组织设计对业务流程没有产生根本性影响,因为它没有触及到业务流程的变化,只是传统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而已。 2、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没有释放其潜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总是沿着旧的或者业已存在的方式做事,而不是注重工作应该怎样合理地去做,然后考虑应用

7、信息技术来辅助完成它 办公自动化 客户服务 如果传统业务流程不改变,即使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也不会对工作有根本性的帮助,2018/10/20,15,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演变的主要外在动因,是因为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是组织为求得组织内部行为与外部环境变化间均衡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新经济环境的动态多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牵引着企业组织结构形态及业务流程的变革。,2018/10/20,16,2018/10/20,17,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2018/10/20,18,引言: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工作 本节通过企业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来解释供应链管理的组织体系,2

8、018/10/20,19,一、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组织形式的变化,(一) 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二) 简单功能集合的物流组织形式 (三) 物流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 (四) 一体化物流组织形式 (五) 从功能一体化向过程重构转移,2018/10/20,20,(一)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传统型物流管理组织结构,2018/10/20,21,按职能专业部门分工 特点: 部门划分主要表现为按专业分割。 各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缺乏跨组织的协调,导致重复浪费 没有独立的物流职能和独立的物流职能部门,2018/10/20,22,(二)简单功能集合的物流组织形式,2018/10/20,23,20世纪50年代后,

9、对企业的职能进行了合并和集合的尝试,但只集中于少数核心业务上。 市场营销:客户服务 制造领域:原材料及零部件采购 对少数核心业务进行了功能整合,但大多数的部门并未改变,组织层次也未做大的改变,因此其功能整合的效果有限。,2018/10/20,24,(三)物流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2018/10/20,25,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物流管理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 随着市场需求量逐渐加大,企业为了更快地、成本更低地做出反应,纷纷建立面向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受到了进一步重视,物资配送和物料管理的功能独立出来,地位也相应提高,2018/10/20,26

10、,(四)一体化物流组织形式,2018/10/20,27,20世纪80年代初期,物流一体化组织雏形形成,在高层经理的领导下,设立物流经理统一物流功能和运作 计划功能关注长期战略定位,并对物流系统质量改进和组织重组负责 物流控制集中在成本和客户服务绩效的测量上 将厂商定位在可以处理采购、制造和物资配送之间的利益协调上,从整体把握全局 这已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形态,2018/10/20,28,(五)从功能一体化向过程重构转移,自从B P R提出后,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变化逐渐从过去的注重功能集合转向注重过程(或称流程)的重构上来。 传统组织改变的只是集权和分权的权重或是顾客、地区或产品之间的合作,

11、而未对基本工作流程进行任何重大的重新设计。,2018/10/20,29,当前方向,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调查表明,在物流组织上有领先优势的公司有以下特征:正规的物流组织高层次的主管人员物流组织采用“不固定”方式以及鼓励在适当的时候重组。强调物流的中央控制。管理范围超过传统的物流直线型和参谋型活动。着眼于客户满意度和创造物流价值。,2018/10/20,30,组织定位,物流组织的建立可以有以下三种选择方式: 1、基于流程这种结构强调对增值链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将物流视为一个整合的体系,从而实现高效性。,2018/10/20,31,组织定位,2、基于市场其优势包括:(1)代表不同的业务部门或产品

12、组将运送到客户的产品予以联接。(2)使用单一发票协调销售与物流,从而实现高效性。,2018/10/20,32,组织定位,3、基于渠道强调对客户、配送商和供应商的联结进行有效管理。采用这一方式的公司通常对上下游的库存均感兴趣。,2018/10/20,33, 物流组织发展过程(一般架构),物流组织的发展总结,2018/10/20,34,流程的概念,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对输入的处理可能是转变、转换或仅仅是原样输出,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2018/10/20,35,工作任务如何

13、在组织中得以完成,一是面向顾客,包括组织外部的和组织内部的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边界,2018/10/20,36,业务流程,以达成特殊业务成果为目标的一系列有逻辑相关性的任务。 一系列将组织运作和顾客需求连接起来的活动。 理解组织业务如何开展的一种方式。,2018/10/20,37,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1、BPR的提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默(Hammer) 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 提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 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2

14、018/10/20,38,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BPR)?,“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进行战略性重构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建立面向顾客的业务流程,-Hammer & Champy,2018/10/20,39,2、其他定义,企业流程创新,BPI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一种革命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创新,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成本、质量等指标,企业流程再

15、设计,BPR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通过检查和简化企业关键流程中的活动和信息流,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大柔性的目的,核心流程再设计,CPR Core Process Redesign,对企业运营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对其工作流程、决策、组织和信息系统同时以集成的方式进行再设计,组织再造,OR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以组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以达到组织业绩的巨大提高,企业流程变化管理,BPCM Business Process Change Management,一是一种战略驱动的组织变革,是对企业流程的改善和重新设计,通过改变管理、信息、技术、组织结构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在质量、响应速度、成本、柔性、顾客满意度、股票价值以及其他重要流程业绩方面取得优势,2018/10/20,40,3、BPR的本质,BPR的核心 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BPR是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的作业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BPR 面向顾客和信息技术,BPR是围绕顾客的意愿开展的 在BPR由思想到现实的转变中,IT起了一种良好的催化剂的作用,2018/10/20,41,4、理解BPR,为在反映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对企业整个活动过程所进行的根本性重新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