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18760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ppt培训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行控制,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信息交流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

2、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理解要点: 管理者需提供的资源包括: 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 组织的基础设施; 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提供资源的目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职责权限控制要求:建立组织机构分配职责权限形成文件内部传达。,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职责包括: 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做为管理评审输入,以实现改进。 管理者代表来源:由最高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层任命; 管理者代表人数:不限。,4.4.2 能力、培

3、训和意识,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4.4

4、.2 能力、培训和意识,理解要点: 标准内容包括能力、培训和意识三大块 组织确定能力要求应由以下几方面入手:a)教育b)培训c)经历 有关满足能力要求的证据应保存。,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培训流程确定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是否满足培训需求;实施其它改进措施(必要时)。 培训目标提高能力;提升意识;,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接受培训的对象包括:公司内部人员;公司临时雇拥人员;其它可能影响环境体系运行的人员。 通过培训要达到的意识包括: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每个人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

5、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员工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编制培训程序时应考虑的问题 围绕培训、意识与能力应考虑的问题。 组织如何确定环境培训需求。 如何分析具体工作的培训需求。 培训计划是不是根据需要制定、评审和修改的。 如何记录和跟踪培训工作。 如何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意识与能力培训类型,4.4.3 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

6、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4.4.3 信息交流,理解要点: 组织对与环境因素与管理体系有关信息进行程序化管理,保证内部与外部信息能名畅通有效的交流。 内部交流要有横向和纵向的交流。 外部交流是体系特别强调的,反应出组织对环境的总体态度。 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应做到文件化的接收、处理与答复。 组织应以文件形式确定是否沟通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如沟通,则应明确沟通的方式,对象等。,4.4.3 信息交流,围绕信息交流就考虑的一些问题: 如何接受和答复员工的意见; 如何接受和考虑其他相关方的意见; 如何通报组织环境方针和环境绩效

7、; 如何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结果通报给组织内的所有有关人员; 如何对外界公开环境方针的; 内部交流对支持环境持续改进方面是否充分。,4.4.3 信息交流,组织可以多种方式交流环境信息: 对外:年度报告、法规要求呈交的报告、政府机构的记录、产业协会出版物、传媒和商业广告等形式。 设立开放日,公布投诉和咨询电话号码。 内部:张贴公告、内部报刊、会议和简报向上提交的报告、申请、总结等。,4.4.4 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

8、,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4.4.4 文件,理解要点:对管理体系的17个要素及相互作用进行描述。(手册的作用)管理体系文件可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记录表。为了便于管理和外部审核,各层次文件应指出查询途径。 以书面或电子的形式建立和保存。,4.4.5 文件控制,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规定: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9、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4.4.5 文件控制,理解要点: 文件控制的内容及流程: 文件编制审批 标识编号 发放 使用 修改 作废作废标识或 销毁 文件控制的范围:环境管理有关的文件,不包括记录 文件的形式:电子、书面、影象等,4.4.6 运行控制,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其通过下列方式在规

10、定的条件下进行: a)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4.4.6 运行控制,理解要点: 如何确认运行和活动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 制定相应的运行程序。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如厂界噪声限值要求:白天65dB,夜间55dB。 将涉及相关方的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程序通报相关方。通报相关方的可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编制的相关要求文件等。通报形式可包括:文件发放,警示牌,标语,标识等。

11、,4.4.6 运行控制,运行控制程序包括的程序: 项目建设(环评、三同时、建设工地的要求) 产品设计开发 采购 贮存运输 生产过程(油品、化学品) 设施维护 动力运行(锅炉、水、电、其它能源) 产品服务 废物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4.4.7 应急准

12、备和响应,理解要点: 确定可能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办法,或减少由此产生的环境影响。(强调预防) 一旦发生后分析原因,对应急程序评审和必要的修改。 可能要定期试验。 下列情况可制定应急计划: 火灾;爆炸;洪水;地震;有害物质泄露等。,4.5.1 监测和测量,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适用的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且应保存相关的记录。,4.5.1 监测和测量,理解要点: 监测要素要完成的主要内容是

13、: 对关键特性进行监测。 监测设备的校准(电度表、流量计等) 定期评审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监测的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组织职得的环境绩效:针对组织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有关结果和成效,反映组织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如节能降耗)。有关的运行控制的监测和测量(如废水中排放的某项污染物的监测)。 目标指标实现程度监控(可通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来监控),4.5.2 合规性评价,4.5.2.1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这可以

14、和4.5.2.1 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2 合规性评价,理解要点: 合规性评价的输入包括:三同时结果;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日常检查环境绩效汇总结果;各项污染物监测结果;外部抽检结果;内审报告;相关方投诉及处理; 合规性评价输出:合规性评价报告。,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

15、再度发生;,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 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理解要点: 根据不符合的程度,规定相应的职责与权力,分级分层次解决。 根据不符合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对发生过的问题和事后的处理结果给以详实的记录。,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于不符合的纠正采取下列三步: 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

16、因 采取措施 验证措施效果 不符合纠正的措施主要有: 维修或增加硬件设施; 补充修改管理办法; 进行必要的培训等等。,4.5.4 记录控制,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对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要求的符合,以及所实现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理解要点: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作用:追溯、证实和改进的依据 要求:制定程序文件 控制内容: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4.5.5 内部审核,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组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往的审核结果。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