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18663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8-9(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蜜蜂的寓言,在一个古老的蜜蜂王国,蜜蜂们一方面辛勤劳作,生产了大量蜂蜜;另一方面追求豪华的生活,浪费成性,消耗掉了所有的产品。 有一位大臣提出,应该节俭消费,把节俭下来的产品积累起来,会使国家更富裕,更繁荣。国王采纳了他的建议。 但是,事情并没有象那位大臣所设想的那样,社会日趋衰落,最终被另一个蜂群所消灭。,3,第一节 均衡产出

2、,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三、均衡条件:投资等于储蓄,4,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投资水平不变。 各种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供给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价格不变。(凯恩斯定律)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这样,GDP=NDP=NI=PI,5,二、均衡产出的概念,根据假设,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用公式表示为:y=c+i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均衡收入)。,6,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y=E+IU(Unintended investment)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中,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计划支出,y=E,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7,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y,E,O,8,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45,o,E,IUE, IU0 ,企业会削减生产; 当yE, IU0 ,企业会扩大生产; 当y=E, IU=0 ,生产稳定下来,实现均衡产出。,10,三、均衡条件: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收入 总需求 E = c +i , 总收入 y = c + s 令E = y, 则 c + i = c + s 得 : i = s,11,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

4、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12,一、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13,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14,中国改革开放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改革开放政策使居

5、民的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随着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发生了显著变化。在1988年中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还在90%以上,此后,平均消费倾向开始明显下降,1995年比1988年平均消费倾向降低了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边际消费倾向也明显下降,到1994年,边际消费倾向降到64%。,15,中国改革开放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从城市居民消费倾向来看,平均消费倾向由1982年的91%下降到1995年的64%,降了27个百分点,边际消费倾向也呈下降趋势;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从1982年的95%下降到了1995年74%,降了21个百分点。,16,0.89 0.85 0.75 0.64 0.59 0.

6、53,1.01 1.00 0.98 0.97 0.94 0.92 0.89,890 850 750 640 590 530,2、消费表,17,3、消费倾向的性质,1)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且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等于1或小于1。 01 2)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且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零而小于1。 0MPC,18,4、消费曲线,45,o,y,c,消费曲线,19,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20,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若一个社会20%的富人拥有占社会5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2;80%的穷人拥有占社会50%的收入,边际消

7、费倾向为0.7。求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若一个社会20%的富人拥有占社会8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2,80%的穷人拥有占社会2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7,求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若贫富差距缩小,则全社会平均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提高。 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 收入是否稳定、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差距。,21,二、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其公式:,s=s(y),22,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8、 to save):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23,110 150 250 360 410 470,0.11 0.15 0.25 0.36 0.41 0.47,-0.01 0.00 0.01 0.03 0.06 0.08 0.11,-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24,3、储蓄函数的性质,平均储蓄倾向递增,且平均储蓄倾向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0APSAPS,25,4、储蓄曲线,o,y,s,26,如果储蓄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9、, 因为 s = y - c , 且 c = + y , 所以: s = y - ( + y)= - + (1 )y,27,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C+S=y 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MPC APS 。 MPC+MPS=1; APC+APS=1。,28,29,30,c, s,y,o,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45,31,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还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的分配; 政府税收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32,3

10、3,减税主要是“增加出口退税和减免固定资产调节税”。这类措施具有更为明显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向和效果,但与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减税措施也有所不同。 5次较大取消收费措施,共取消了几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收费项目。这些措施本质上属于体制改革举措,然而长期政策在某个时点引入会发生短期效果(减轻居民和企业负担,降低政府收入)。 免除农业税。 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近年我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34,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2005年第十届人大讨论通过了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的议案。将扣除标准由现行的每月元提高到每月6元,在减少多亿元财政收入的同时,

11、一般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得到减轻,如月收入元者每月可减轻元纳税负担。而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和监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将得到保护,高收入者的收入将被有效调节。,35,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2006年全国已有个省份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至月底,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由去年底的个增加到个。 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万人,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已由最高年份的近万人下降到月底的万人;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已将.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下拨到各省,比去年增加了亿元,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

12、续提高。,36,你认为消费多好还是少好? 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刺激消费?,37,第三节 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38,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所提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按他的看法, 消费与所得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率, 故长期消费函数系出自零点的直线, 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39,杜森贝利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

13、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另一方面内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示范效应”。,相对收入消费理论,40,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O,C,Y,Yt1,Y1,Y2,CS1,Ct1,C1,CS2,C2,CL=y,41,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 凯恩斯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联系的; 弗朗科.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

14、费的最佳配置。,42,假定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计划到60岁退休,预期在80岁时去世,这样,工作的时期(WL)为40年,生活年数(NL)为60年,若每年工作收入(YL)为24000元,则终身收入=YLWL=2400040=960000(元)。 他每年的消费将是:,43,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之加权平均数计得。,44,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从区别上看:前者偏重对储蓄

15、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理论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 从联系上看: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45,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近于1。 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的共同点,46,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47,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y = c + i c = + y 得: y = + y + i,例:c=1000+0.8y, i=600(单位亿美元)则均衡收入:,一、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8,单位:亿美元,c=1000+0.8y, i=600,3400 4200 5000 5800 6600 7400 8200 9000,-4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49,(亿美元),y(亿美元),消费加投资曲线与45线相交决定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