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6734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同步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百分数(一)复习授课时间(第 1 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田军教学目标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应用题 本课时 重、难点百分数应用题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练习本教学过程1、导入:分数应用题的复习2、新授:1.百分数的意义2.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共 4 类)3.百分数应用题归类讲解3、课堂练习(见 ppt)4、小结:知识点归纳5、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大部分学生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掌握不太好,本节课快速复习,效果不太明显课程名称百分数(二)授课时间(第 2 周)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田军教学目标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意义,解决相关的

2、问题本课时 重、难点理解成数和折扣的意义,解决 相关的问题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练习本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2、新授:1.什么是成数2.什么是折扣3.生活中相关的问题3、课堂练习:(见 ppt)4、小结:5、作业:小卷两张课后反思本节课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成数、折扣结合地讲,效果还可以课程名称百分数(二)授课时间(第 3 周)课时第三课时授课教师田军教学目标 了解纳税和储蓄的含义,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纳税和储蓄的问题本课时 重、难点解决有关纳税和储蓄的问题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练习本教学

3、过程一、导入: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新授:1.纳税的含义2.储蓄的含义3.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纳税和储蓄的问题三、课堂练习:(见 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多数学生只会死套公式,缺乏灵活应用课程名称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2017 年 3 月 25、26 日课时(第 4 周)授课教师考试内容 考察分数、百分数相关知识本课时 重、难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 学 准 备考试卷草稿纸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课程名称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授课时间(第 5 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田军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

4、征,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本课时 重、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练习本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二、新授: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特征,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2.教学圆柱侧面的展开图。3.分析、比较、概括出: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4.几种常见的表面积计算(如切割问题、压路机问题)三、课堂练习:ppt4、小结:5、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课程名称圆柱的体积授课时间(第 6 周)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田军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

5、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时 重、难点圆柱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二、新授:1.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2.计算圆柱的体积 3.容积的计算4.等积变形的计算方法三、课堂练习:四、小结:ppt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学生对等积变形相关题型理解有困难,下节课准备一些形象直观的课件课程名称圆锥认识和体积授课时间(第 7 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田军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6、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本课时 重、难点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圆柱的体积二、新授:1.圆锥各部分的名称2.测量圆锥高的方法。3.计算圆锥的体积。4.圆柱和圆锥难题汇总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学生掌握较好,需进一步强化练习课程名称第二次月考考试时间2017 年 4 月 22/23 日课时(第 8 周)授课教师考试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本课时 重、难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 学 准 备考试卷草稿纸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课程名称比的

7、意义、基本性质授课时间第九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课时 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性质,掌握关 于比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二、新授:1.联系与区别2.比的实际应用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课程名称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授课时间第十周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性质。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本课时 重、难点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 运用和计算。教师学生

8、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比的意义二、新授:1.联系与区别2.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相等的等式,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3.比的实际应用: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上 上 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对比例尺的逆运算需要继续强化训练课程名称正比例和反比例授课时间第十一周课时第三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理解

9、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使学 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本课时 重、难点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比和比例二、新授:1.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2.如果用字母 y 和 x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3.如

10、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部分学生对定义掌握不透,不会判断正反比例xyk课程名称第三次月考考试时间2017 年 5 月 28/29 日课时(第 12 周)授课教师考试内容 比和比例相关知识本课时 重、难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 学 准 备考试卷草稿纸试卷分析课后反思课程名称小升初总复习授课时间第 14 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本课时 重、难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二

11、、新授:(一)数的运算:1.整数和小数2.分数和整数3.小数和分数4.数的整除(二)方程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好课程名称小升初总复习授课时间第十四周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本课时 重、难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1.应用题2.量的计算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继续训练课程名称小升初总复习授课时间第十五周课时第三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本课时 重、难点

12、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 学 准 备课后作业小卷,ppt笔记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1.几何的初步认识2.简单的统计三、课堂练习:ppt四、小结:五、作业:(作业小卷一张)课后反思阴影部分的面积拓展题需要训练课程名称期末模拟考试授课时间第十六周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对六年级下册所学内容进行模拟考试本课时 重、难点模拟考试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 学 准 备期末模拟试卷草稿纸教学过程1、对本学期所学内容作总结2、对本次模拟考试和即将到来的学校期末考试进行考前动员3、对本次模拟考试试卷简单说明并考试课后反思需要讲考试需要注意的问题课程名称期末模拟试卷分析授课时间第十七周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

13、标 对本次和一学期的作业、考试卷错题进行归纳讲解本课时 重、难点试卷分析和改错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 学 准 备试卷分析报告笔记本教学过程1、分析本次考试共性的错题类型。2、个体分析并给出建议3、对本次考试共性的错题类型详细讲解并拓展练习4、总复习(对一学期的作业、考试卷错题进行归纳讲解)课后反思家长会和试卷分析(深入分析错题)课程名称期末家长会授课时间第十八周课时授课教师教学目标 期末家长会和总复习本课时 重、难点家长会和续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 学 准 备ppt 和演讲材料练习本教学过程1、对本学期 18 次课进行总结2、分析本班学生学校情况1.上课状态(听课、思考、回答问题)。2.完成作业情况(按时、质量、改错)。3.经老师提醒教育后改进状态。3、对待考试的态度和考试后的分析改错4、家长意见和建议5、总复习(对一学期的作业、考试卷错题进行归纳讲解)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