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16644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18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工商银行(担保主体)工商银行(担保主体) 2015 2016 2017 资产总额(亿元) 222,097.80 241,372.65 260,870.43 净营业收入(亿元) 6,666.71 6,406.84 6,747.99 拨备前利润(亿元) 4,455.57 4,464.53 4,859.38 净利润(亿元) 2,777.20 2,791.06 2,874.51 资本充足率(%) 15.22 14.61 15.14 分析师分析师 项目负责人:

2、项目负责人:李俊彦李俊彦 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曾格凯茜曾格凯茜 电话:(010) 66428877 传真:(010) 66426100 2018 年年 6 月月 26 日日 4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18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声明 一、本次评级为发行人委托评级。除因本次评级事项使中诚信国际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中诚信国际与评级对象不存在任何其他影响本次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本次评级项目组成员及信用评审委员会人员与评级对象之间亦不存在任何其他影响本次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

3、关系。 二、本次评级依据评级对象提供或已经正式对外公布的信息,相关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由评级对象负责。中诚信国际按照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的原则对评级信息进行审慎分析,但对于评级对象提供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三、本次评级中,中诚信国际及项目人员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相关要求,按照中诚信国际的评级流程及评级标准,充分履行了勤勉尽责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本次评级遵循了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四、评级报告的评级结论是中诚信国际依据合理的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方法,遵循内部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未受评级对象和其他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五

4、、本信用评级报告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任何表述和判断仅作为相关决策参考之用,并不意味着中诚信国际实质性建议任何使用人据此报告采取投资、借贷等交易行为,也不能作为使用人购买、出售或持有相关金融产品的依据。 六、中诚信国际不对任何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使用本报告所表述的中诚信国际的分析结果而出现的任何损失负责,亦不对发行人使用本报告或将本报告提供给第三方所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 七、本次评级结果自本评级报告出具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债券存续期内,中诚信国际将按照跟踪评级安排 ,定期或不定期对评级对象进行跟踪评级,根据跟踪评级情况决定评级结果的维持、变更、暂停或中止,并及时对外公布

5、。 5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18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原因跟踪评级原因 根据国际惯例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中诚信国际将对存续期内债券进行定期跟踪评级或不定期跟踪评级。本次跟踪为定期跟踪评级。 基本分析基本分析 2017 年以来, 受工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持续高温天年以来, 受工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持续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有所提升,气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有所提升,受益于稳中向好的宏观经济和电能替代继续推进,受益于稳中向好的宏观经济和电能替代继续推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社

6、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水平较快的增长水平 2017 年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延续稳中向好,工业行业供需关系明显改善,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拉动工业用电回暖,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用电高速增长,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推广的电能替代逐步推进;另外,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偏高,7 月、9 月全国平均气温均创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拉动用电量较快增长。受此影响, 2017 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继续维持 2016年以来的增长态势,当期为 6.3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6%,增速同比提高 1.6 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 4,538 千瓦时,

7、人均生活用电量 625 千瓦时。 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中,2017 年,我国一、二、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 1.8%、70.4%、14.0%和 13.8%1;其中,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继续分别同比提高 0.5 和 0.2 个百分点, 是受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占比下拉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同比降低 0.7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2017 年,我国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 5.5%和 5.8%,增速为 2014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国家创新发展持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用电量持续快速增

8、长,具有代表性的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1 数据参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 2017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 一览表 。 量分别增长 10.3%、10.3%和 8.2%,增速均同比提高;传统产业中的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 4.0%,增速逐季回落。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 10.7%,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随着部分省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逐步建成和投运,信息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当期同比增长 14.6%;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13.3%,主要为电动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快速推广、电气化铁路运输快速增长以及电商零售业等新业态的高速增长等

9、因素所致。随着电能替代在居民生活领域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快速提升,当期增长 7.8%。 从用电增长动力看,2017 年以来,随着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回升,第二产业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提供了较高的贡献率;2017 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贡献率分别为 60.0%、21.8%和 16.1%;其中重工业和轻工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5.9%和 12.5%。 图图 1:2012 年以来中国分产业电力消费增速年以来中国分产业电力消费增速 (单位:(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诚信国际整理 中诚信国际认为,2017 年以来,受

10、工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持续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有所提升。而受益于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及电能替代继续推进等因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水平。 2017 年以来,煤电去产能不断推进,火电装机增速年以来,煤电去产能不断推进,火电装机增速持续放缓,煤电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中诚信持续放缓,煤电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中诚信国际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对煤电国际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对煤电6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2018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企业运营的

11、影响企业运营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全国用电量增速趋缓,电力供需总体宽松,煤电行业面临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 规划建设规模较电力需求偏大等问题。为引导地方及发电企业有序推进煤电项目规划建设,2016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6565号,以下简称“565 号文” ) 、 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61698号,以下简称“1698 号文” ) 、 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 2019 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 (国能电力201642 号)和关于进一步 调控煤电 规划建设 的通知 (国能

12、电力2016275 号,以下简称“275 号文” )等文件,根据上述文件,国家建立了煤电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将定期对外发布分省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要求各地方政府及各大电力集团等要进一步加大风险预警等级为红色省份自用煤电项目(不含民生热电)规划建设的调控力度, “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 。2017 年 1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火电项目核准建设工作的通知 ,要求2016 年开工建设的自用煤电项目停止建设, 同时各地按风险预警等级水平恢复建设。2017 年 8 月,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 ,重申“十三五”去产能目标, “十三五”

13、期间,全国停建和缓建煤电产能1.5 亿千瓦,淘汰落后产能 0.2 亿千瓦以上,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 4.2 亿千瓦、节能改造 3.4 亿千瓦、灵活性改造 2.2 亿千瓦,到 2020 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 11 亿千瓦以内; 并提出依法依规淘汰关停不符合要求的 30 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 (含燃煤自备机组) ;对未核先建、违规核准、批建不符、开工手续不全等违规煤电项目一律停工、停产,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分类处理;预警等级为红色和橙色的省份,不再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2020 年底前已纳入规划基地外送项目的投产规模原则上减半。2017 年 9 月, 国家能源局关于 2017 年煤电行业淘汰

14、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第一批)提出在 2017 年 12月底前, 对不具备供热改造条件的单机 10 万千瓦级及以下的纯凝煤电机组和单机 20 万千瓦级及以下设计寿命期满的纯凝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要求的机组,以及设计寿命期满且具备关停条件的现役 30 万千瓦级纯凝煤电机组 (含燃煤自备机组)进行关停,根据首批名单,2017 年底以前合计淘汰落后煤电产能 472 万千瓦。随着 2016年以来相关政策的落实,煤电投资有所放缓,截至2017 年末,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火电厂装机容量为 11.06 亿千瓦时, 占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 62.24%,比上年同期下降 1.98 个百分点。

15、在目前经济逐步回暖,用电增速有所回升的情况下,煤电去产能政策的落地或将有利于煤电机组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煤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此外,在增量调控政策的助推下,电力供需矛盾凸显区域新增装机受到严控,煤电布局将得到优化,同时,在政策疏导下,存量项目趋于优质,低能耗、高参数机组占比将有所提升。 总的来看, 2017 年以来, 煤电去产能不断推进,火电装机增速持续放缓,但煤电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优化。中诚信国际将持续关注去产能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对煤电企业运营的影响。 2017 年以来, 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虽年以来, 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虽有所回升,但整体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煤炭价

16、有所回升,但整体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及市场化交易电量提升等因素,对煤电格快速上涨及市场化交易电量提升等因素,对煤电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中诚信国际将对此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中诚信国际将对此保持关注保持关注 在国内用电需求低速增长的背景下,非化石能源装机及其发电量占比的提升将不断挤压火电发电空间;同时各省内的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受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电源装机结构影响,区域分化较为严重,整体来看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保持较低水平。 2017 年以来, 全国来水整体偏枯,水电释放一定发电空间,火电利用效率同比有所提升。 上网电价方面,2013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下调上网电价,2015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7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